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a00caeb5ef7ba0d4a733b92

山西省宁武县县城生活垃圾110t/d处理工程环境影响监测方案

要污染源,它仍将持续产生10~15年。针对以上污染物排放情况,工程都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2.3.1 建设施工期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建设施工期的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垃圾专用道路建设;管理区建构筑物建设;地基平整、压实;边沟开挖、调节池及垃圾坝的建设等,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噪声、施工粉尘、施工期固体废弃物、施工期生活废水等影响。

(1)施工噪声

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主要有铲平机、压路机、搅拌机、推土机、挖土机、打桩机,以及各类运输车辆等。对施工期噪声影响的控制,主要针对可能受到影响的保护目标,最近的居民点为施工工地东南方向600m处的李家庄,由于施工现场与李家庄相距超过500m,影响相对较小。减少对居民点声环境干扰的措施主要是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施工机械夜间作业。施工期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但由于本项目所经过的公路基本上处于城市建成区外,道路两旁基本没有集中居住区,影响相对较小。

(2)施工期粉尘

施工期间的粉尘来自于原料堆存、土地平整,汽车运输、场地清理等挖方和堆土过程产生的二次扬尘。施工组织安排和挖、填、运、存的方式的不同造成的扬尘影响大小也不同。因而,施工期粉尘的影响大小关键在于施工组织和施工方式。这就要求组织施工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工程进度、每日施工时间、机械使用和挖、填、运、存等方式可能对扬尘大小的影响,精心安排、合理组织、并适度控制。基本原则为:推进式开挖,不宜整个沟全面开工;合理安排挖、填工程,尽量做到挖、填平衡;进出场外的运输过程要严格采取封闭措施,场内运输也尽可能遮盖;合理规划堆土场,施工过程减少场内倒运量;活动频繁的场所采取洒水降尘措施。

(3)施工期固体废物

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很小,施工建筑类垃圾可就地利用填坑垫底;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每天产生量约60-300kg。施工单位针对生活垃圾制定场地生活垃圾管理、收集、暂存和外运的规程,与当地环卫部门联系,及时清除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

(4)施工废水

XX大学 8 国环评证乙字第1313号

山西省宁武县县城生活垃圾110t/d处理工程环境影响监测方案

施工期间的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盥洗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就地泼洒的方式排放,不会对外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3.2 运营期污染源排放情况及防治措施

1、主要水污染源排放情况及防治措施 (1)垃圾渗滤液 ①渗滤液产生量

渗滤液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直接降水、地表迳流、地下水、垃圾中的水份、覆盖材料中的水份、垃圾中有机物降解所产生的水份,其中大气降水是最主要的。影响渗滤液产生量的因素有填埋场构造、蒸发量、垃圾的性质、水文地质、表面覆土等。图2-3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来源情况示意图。

降雨I 蒸发E 地表径流 垃圾自身水分W

地下水侵入 渗滤液Q

图2-3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示意图

本填埋场由于采用了HDPE土工膜防渗,填埋场内渗滤液的产生量主要取决于降雨情况。因降雨渗入垃圾层而产生的渗滤液,可按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作为计算依据。填埋场的渗滤液产生量采用模型进行预测,其计算公式为:

填埋场的渗滤液产生量可按下列经验公式估算:

Q?C1?I?A11000+C2?I?A2 1000式中 Q——渗滤液产生量,m3/a;

C1——封场后渗出系数,本设计采用C =0.15; C2——作业面渗出系数,本设计采用C =0.3; I——降雨量(mm);

A1——封场后区域汇水面积,即第一填埋区面积,为6.9万 m2;

XX大学 9 国环评证乙字第1313号

山西省宁武县县城生活垃圾110t/d处理工程环境影响监测方案

A2——填埋区域汇水面积,即第二填埋区面积,为6万 m2; 因此, Q=(0.15×69000+0.3×60000)/1000×I=28.35×I=25627.2 m3

宁武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68.1mm,经计算本填埋场每年产生渗滤液量约为13270.6 m3,平均每天渗滤液产生量为36.36m3。加上管理区生活污水和洗车废水,产生量约6.89m3/d,共计43.25m3/d,出于安全考虑最终确定本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量为45m3/d。

按照上面的公式,应该说在整个填埋场分的区越多,渗沥液产生的量就越少,但因分的区多了在铺设渗沥液收集管和封场时的难度也越大,工程上的可行性不大,因此本项目采用分两区的方案。

②渗滤液收集系统

为了减少垃圾填埋场内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在填埋场应设置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包括水平、垂直导排系统。

③渗滤液调节池

在填埋场下游设置一个渗滤液调节池,其主要功能:一方面可调蓄渗滤液水量,确保渗滤液回灌处理时间上的稳定;另一方面因渗滤液在调蓄池内停留时间长,具有水解酸化的厌氧降解作用,其CODcr、BOD5值均有所降低,调整渗滤液水质。

④渗滤液回灌系统

渗滤液回灌,就是用适当的方法将在填埋场底部收集到的渗滤液重新喷入填埋场。由于填埋场垃圾成分和性质多变等因素,与其他污水相比,渗滤液一个重要特点是水质水量波动大。回灌法作为渗滤液土地处理的一种,主要是利用填埋场垃圾层这个“生物滤床”净化渗滤液。与物化及生物法相比,回灌法具有以下优点:①能较好地适应渗滤液水量、水质的变化;②投资省,运行费用低;③能加速填埋场稳定化进程,缩短其维护期,减少维护费用。

回灌的渗沥液的去处主要有以下三种:①垃圾及覆盖土吸收;②垃圾生化反应利用的;③垃圾表面蒸发的。其中蒸发的部分是主要的。因本区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所以采用回灌法完全可处理垃圾渗沥液。

渗滤液回灌可以分为表面灌溉、竖井式、水平式、喷灌和针注等五种方法。本项目采用表面喷洒的方式进行处理。喷洒后应立即进行表面覆土,以免臭气散发。为了更好地保

XX大学 10 国环评证乙字第1313号

山西省宁武县县城生活垃圾110t/d处理工程环境影响监测方案

护场区周边环境,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应进行生态建设,可以种植具有吸污、驱蝇、除臭特性的树种作为填埋区的防污林带。

渗滤液处理区主要包括渗滤液调节池、渗滤液回灌设施等。在应用回灌法处理渗滤液时,在雨季不回灌或少回灌,在干旱季节多回灌,以利于填埋垃圾的降解,利于场地填埋封场后及早利用。垃圾渗滤液反复循环回灌,直到场底没有渗滤液。环评认为该方法可行。

(2)其他污水

包括管理区生活污水和洗车废水,产生量很少。

生活污水和洗车废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由管道输送进入渗滤液调节池,和渗滤液一并回灌到垃圾表面。

2、主要大气污染源排放情况及防治措施 (1)填埋气

填埋场废气是指填埋的生活垃圾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气体。填埋气产量和组成与被分解物的量及微生物种类有关。好氧分解产生CO2和NH3等废气,厌氧条件下的分解产物是CH4、CO2、H2S等气体。由于CH4是易燃易爆气体,当聚集在场内引起燃烧时,会点着垃圾中的可燃物而引起污染;NH3、H2S不仅是有害物质,而且又是恶臭物质,故填埋废气是卫生填埋场应加强管理和严格控制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

填埋气的产生量是随时间变化的,其产气的持续时间,目前还没有准确数字,估计在20-100年之间。有资料记载,填埋气体的成份由生物过程决定,在填埋初期两周内,氮和氧的含量比较高,填埋近两个月后,CO2达到最高值。随着垃圾被土覆盖并与空气隔离后,垃圾层内的空气逐渐被耗尽,酸化和产甲烷等菌种开始活跃,废气量增加,从填埋两个月起甲烷慢慢产生,在两年内其值上升到50%(体积),可维持十多年的时间。填埋气成分与填埋时间的关系见图2-4。

XX大学 11 国环评证乙字第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