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9-2020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9f54cc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97

2019-2020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xx年6月18日~24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图1)。据此完成1~3题。

图1

1. 北京时间6月18日14:14“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第一次交会对接成功。此时,位于西三区的测控站的区时是( )

A. 6月18日1:14 B. 6月18日3:14 C. 6月19日1:14 D. 6月19日3:14 2. 两次交会对接期间( )

A.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B. 我国各地昼长先增大后减小

C. 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D.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 3. 最有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 太阳辐射 B. 太阳活动 C. 月球引力 D. 流星现象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图2

4.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与图中所示因素有关的是( )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增强

5. 拉萨有“日光城”之称,与成都相比拉萨日照强的原因是( )

A. ①减弱 B. ②减弱 C. ③增强 D. ④增强

图3

图3是亚洲东部xx年12月6日14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天气图。读图完成6~8题。

6. 下列城市中,风向为东北风的是( ) A. 首尔 B. 东京 C. 上海 D. 台北

7. 此时,上海的天气状况为( ) A. 风雪交加 B. 炎热干燥 C. 低温阴雨 D. 晴朗微风

8. 导致甲地雨雪的天气系统是( )

读图4“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据此完成9~10题。

图4

9. 从图中看出这里的岩石呈层状分布,按成因类型划分最可能属于( ) A. 岩浆岩 B. 沉积岩 C. 变质岩 D. 喷出岩

10. 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 ) A. 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B.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图5

C. 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D. 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读图5“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 在图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导致洪涝灾害的环节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2. 水循环( )

A. 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B. 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图6

C. 使地球表面总体趋于起伏不平 D. 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图6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 甲洋流属于( ) A. 北半球中低纬环流 B. 北半球中高纬环流 C. 南半球中低纬环流 D. 南半球中高纬环流

14. 该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 促进同纬度间热量的交换 B. 导致沿岸地区沙漠广布 C. 减小污染范围,加重污染程度 D. 增加沿岸地区的降水量

图7为我国东北地区高山林线海拔高度变化示意图(单位:m),据此完成15~16题。

图7

15. 该地区高山林线的海拔高度变化呈现( ) A. 垂直分异规律 B. 地方性分异规律

C.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16. 影响该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热量 C. 水分 D. 光照 读图8,回答17~18题。

图8

17. 在甲处优先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A. 种植业 B. 林果业 C. 渔业 D. 牧业

18. 暴雨天气,在甲处最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 地震 B. 泥石流 C. 洪灾 D. 滑坡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19~20题。

19. 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A. 科技水平 B. 人均物质消费量 C. 资源总量 D. 人均粮食消费量 20. 下列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 A. 青藏高原 B. 珠江三角洲 C. 塔里木盆地 D. 东北平原 读图9“中原城市群示意图”,完成21~22题。

图9

21. 下列关于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区、县级市的数量最多 B. 漯河市的服务范围最小

C. 开封市的服务范围比郑州市小

D. 焦作市和新乡市的服务范围互不重叠

22. 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群,工业化发展迅猛,这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 A. 提高环境质量 B. 减少能源消耗 C. 促进资源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