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946065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d5

A.m1=1.5kg

B.碰撞过程m2对m1的冲量为3N?s C.两小球碰撞过程损失的动能为1.5J D.碰后两小球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实验题(共1小题,12分)

13.(1)热敏电阻常用于温度控制或过热保护装置中。图甲为某种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这种热敏电阻在温度上升时导电能力 增强 (选填“增强”或“减弱”);相对金属热电阻而言,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更敏感。 (2)利用传感器可以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等。图乙所示为某同学用传感器做实验得到的小灯泡的U﹣I关系图线。

(a)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滑动变阻器A(阻值范围0~10Ω)、滑动变阻器B(阻值范围0~100Ω)、电动势为6V的电源(不计内阻)、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该同学做实验时,滑动变阻器选用的是 A (选填“A”或“B”);请在图丙的方框中完成该实验的电路图。

(b)将该小灯泡接入如图丁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流传感器的示数为0.3A,电源电动势为3V.则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 0.69 W,电源的内阻为 2.3 Ω.(各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共3小题,40分)

14.(10分)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我们知道光子的能量E=hv,动量p=

,其中γ为光的频率,h为普朗克常量,λ为光的波长。由于光子具有动量,当光

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对物体表面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这种压力会对物体表面产生压强,这就是“光压”,用I表示。一台发光功率为p0的激光器发出一束频率为γ0的激光,光束的横截面积为S.当该激光束垂直照射到某物体表面时,假设光全部被吸收(即光子的末动量变为0)。求:

a.该激光器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子数N; b.该激光作用在物体表面时产生的光压I。

15.(15分)为了减少因火电站中煤的燃烧对大气的污染而大力发展水电站.三峡水利工程中某水电站发电机组设计为:水以v1=3m/s速度流入水轮机后以v2=1m/s的速度流出.流出水位比流入水位低10m,水流量为Q=10m3/s.水轮机效率为75%,发电效率为80%.发电站通过升压变压器、输电线和降压变压器把电能输送给生产和照明组成的用户.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是500V,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1:10,输电线上功率损失为5%,用户需要电压为220V,则: (1)画出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 (2)该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是多少? (3)输电线的电阻为多少? (4)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多少?

(5)若有60kW分配给生产用电,其余电能用来照明,那么,可装25W的电灯多少盏? 16.(15分)如图所示,长为L=1m、质量为M=1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平台上,质量为m=0.5kg的小物块放在长木板上表面(水平)的左端,在平台右侧边缘固定一个定滑轮,绕过定滑轮的细线一端系在物块上,细线保持水平,另一端用大小为F=5N的拉力向下拉,使物块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运动。已知物块由静止开始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g=10m/s2,长木板右端离定滑轮距离足够远,平台离地面足够高,求:

(1)物块在长木板上运动的时间;

(2)若不用拉力,而在细线上悬挂一个重为G=5N的物块,释放物块,则物块滑离长木板时,长木板运动的距离为多少;

(3)若(2)问中物块运动到长木板正中间时,细线断开,试判断此后物块能否滑离长木板。

答案解析

1.【解答】解:A、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是由外界条件无规律的不断变化引起的,因此它说明了液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故A正确;

B、布朗微粒运动是微粒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反映,不是微粒内部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反应。故B错误;

C、布朗运动是由于悬浮微粒受周边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性引起的,故C错误; D、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悬浮颗粒越小,温度越高,颗粒的受力越不均衡,布朗运动就越明显。故D错误。 故选:A。

2.【解答】解:稀薄气体向真空扩散没有做功,W=0;

绝热容器内的稀薄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Q=0,W=0,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知内能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解答】解:A、由图知,在同一速率区间内,温度低的分子所占比例一定比温度高的分子所占比例不一定大,故A错误;

B、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比例变低,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故B错误;

C、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的最大值向右偏移,故C正确;

D、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减少。故D错误; 故选:C。

4.【解答】解:根据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距离关系可知,当r=r0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由此可知B正确。 故选:B。

5.【解答】解:A、根据

=6知,大量处于第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可能辐

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A错误;

B、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3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光子的能量为:△E=﹣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