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320170915325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课后习题中图版必修32017091532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8cf962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17

。 。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一)教材第15页活动

四川盆地和吐鲁番盆地地理环境的差异列表比较如下: 比较项目 位置 面积 气候 四川盆地 亚热带季风区的西部 约20万平方千米 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暖湿 周围高山和高原环绕,东部为平行山岭地形 和谷地,西北部为成都平原,中间分布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灌溉方式 农作物 人工河渠、自流灌溉 水稻、蚕桑 吐鲁番盆地 西北干旱区 约5万平方千米 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干燥,夏季酷热 周围山岭环绕,海拔差别大,中部有东西向的低山 坎儿井 长绒棉、葡萄 (二)教材第15页复习题 1.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包含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许多要素,各要素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外部形态特征也相似。区域差异指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2.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人类活动存在差异,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东部季风区广泛而深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没有东部季风区广泛而深刻,青藏高寒区微弱;东部地区的交通比西部地区发达;东部地区的教育和文化比西部地区发达;东部地区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基础比西部地区深厚,改革开放比西部地区早。

3.在东部季风区内部,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北方地区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耕地以旱地为主,是中国小麦、棉花、杂粮的主要产区,盛产苹果、梨、桃、杏等温带水果;南方地区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耕地以水田为主,是中国稻谷、茶叶、蚕丝的主要产区,盛产柑橘、香蕉、龙眼、菠萝等亚热带和热带水果。

(2)对民居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外在形态上,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甚至为平顶屋;南方民居屋顶坡度陡。

(3)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方式和通达性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交通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

1

主,但东南地区的内河运输也是一种普遍方式。

(4)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南、北方形成了各自的风土人情。

(5)矿产资源的南北分布差异使北方以重工业为主,而南方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4.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的差异。

(1)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东部最高,西部最低,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2)经济发展速度不同。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慢。

A级 抓基础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青岛市 A.①②③ C.①⑥

B.③④⑤ D.①⑤⑥

解析:行政区一般有明确边界,自然区或自然地理单元因边界具有过渡性而没有明确边界。

答案:C

2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类活动的差异,据此回答5~7题。

2.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植被 C.气候

B.土壤 D.地形

3.我国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形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降水 C.土壤

B.地形 D.热量

4.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和当地民居搭配不相符的是( ) A.西双版纳——竹楼 C.陕北延安——窑洞

B.江南地区——尖顶屋 D.云贵高原——蒙古包

解析:第5题,广东人经常喝凉茶是因为广东气候炎热,喝凉茶解暑降温;四川人喜欢吃麻辣是因为四川盆地气候潮湿,吃麻辣可以预防潮湿对身体产生的不利影响。第6题,不同的地方选择发展水田、旱地农业还是畜牧业主要依据当地降水的多少。第7题,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的民居。

答案:2.C 3.A 4.D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简图,据此回答5~7题。

5.图中A区与C区的分界线是( ) A.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B.3 000 m等高线 C.400 mm年等降水量线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 6.下列地形单元不在C区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

3

7.关于三大自然区的人类活动,叙述错误的是( ) A.B区域人口和城市集中于河谷地带 B.A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只能发展畜牧业 C.B区域地势高,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烈 D.C区域气候湿润,平原面积大

解析:我国依据地形和气候要素划分三大自然区,图中A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B为青藏高寒区,C为东部季风区。A区由于气候干旱,牧草生长良好,以畜牧业为主;在水源充足的地方也发展了灌溉农业。

答案:5.C 6.A 7.B

B级 提能力

读下表,表中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据此回答8~10题。 分区 地形 气候 植被 甲 高原、高山 ② 森林、草甸、荒漠 乙 ① 季风气候 森林、森 林草原 种植业 丙 高原、盆地、山地 大陆性气候 草原、荒漠 ③ 农业 畜牧业为主,河谷农业 8.表中的①表示( ) A.盆地、丘陵 C.高原、盆地

9.②表示的气候主要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B.平原、丘陵、高原 D.高原、盆地、山地

B.温带季风气候 D.高山气候

10.有关表中③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场和山地牧场分布区,畜牧业发达

②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 ③借助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是我国高品质果、棉生产基地 ④由于干旱严重,作物种植区的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问题突出

A.①② C.①③④

B.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根据表中提供材料判断:甲区为青藏高寒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山气候。乙区为东部季风区,①指东部的地形,以三大平原、三大丘陵、两大高原为主。由表中特征可判断出丙区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干旱特征突出,水源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内蒙古高原有优良的草原牧场,新疆以山地牧场为主,新疆也是我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