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改版:世界当代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新修改版:世界当代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85a4640e45c3b3567ec8b45

C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D扶植家庭副业经济 2.不属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措施的是( )

A. 变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为收购制 B. 扩大农庄的自主权 C. 推行集约化战略,成立各种联合公司 D.扶植家庭副业经济 3.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大国的苏联解体的原因不包括( ) A. 斯大林体制长期占统治地位 B.民族分离主义思潮泛滥 C.二战对苏联的巨大破坏 D.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4.戈尔巴乔夫宣扬的“民主社会主义”,实质是 ( )

A.完善社会主义 B.修正社会主义 C.背离社会主义 D.发展社会主义 5.导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共同原因有 ( )

①苏联模式的严重弊端 ②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不大 ③西方势力的影响 ④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下列国家政权改变方式显著不同的是 ( ) A.波兰 B.民主德国 C.罗马尼亚 D.苏联 7.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得逞的根本原因是 ( ) A.苏联模式的弊端 B.社会主义没有优越性 C.西方国家策略得当 D.西方经济实力雄厚 8.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

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外交领域 D.思想领域 9.导致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的直接原因是( ) A.苏联政治危机加剧 B.国际形势日趋紧张 C.加盟共和国的分离 D.经济改革陷入困境 10.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最根本的错误在于( )

A.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 B.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C.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 D.实行多党制,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13

11.戈尔巴乔夫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造成的严重后果是( ) A.引起苏联人民思想混乱 B.党内斗争日趋尖锐 C.苏联经济大滑坡 D.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12.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相比( )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13.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存在了( ) A.83年 B.84年 C.69年 D.67年 14.苏联解体过程中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八·一九”事件②实行多党制③独联体成立④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 ③①②④ 15.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A.体制上、政策上的弊端和错误的积累 B.民族矛盾尖锐

C. 戈尔巴乔夫推行错误的路线方针政策 D.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16.苏联解体的“催化剂”是(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C.“八·一九”事件 D.独联体的成立 17.苏联“八·一九”事件反映的是( )

A.民族矛盾 B.阶级矛盾 C.党内矛盾 D.加盟共和国间的矛盾 18.1991年12月成立的“独联体” ( )

A.是原苏联的别称 B.是一个原苏联所有加盟共和国参加的国际组织 C.是一个主权国家联合组织 D.继承原苏联的主权国家 19.苏联解体表明( )

A.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B.苏联模式的失败

14

C.列宁主义的失败 D.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

20.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 A、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B、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C、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D、斯大林的逝世

21、赫鲁晓夫的政治改革中最具深远意义的是( ) A、平反冤假错案 B、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 C、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D、精简机构 22、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主要有( ) ①推广小组包工奖励制 ②实行按劳分配制

③大规模开垦荒地 ④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这些调整主要是指( ①加强集体领导原则 ②扩大党内外民主 ③恢复部门管理体制 ④扩大企业自主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经济发展日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 A、过高估计苏联社会的实际发展水平 B、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D、对市场机制的排斥 25、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A、不注重农业问题 B、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斯大林模式 D、没有加大农业改革

26、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最大的不同点( )A、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B、对价格、信贷、税收等体制进行改革 C、对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 D、与外国合资建企业 27、苏共二十八大关于党的政策中影响最大的是( )

A、以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目标 B、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地位 C、党要起议会党的作用 D、放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8、戈尔巴乔夫宣扬“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化”、“公开性”的直接后果是( ) 15

A、引起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 B、社会斗争日趋激烈 C、民族主义势力泛滥 D、反对党派不断涌现

二、列举题

1列举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 2列举出南斯拉夫自治制度的三大支柱 3列举出社会主义阵营分化的主要表

三、名词解释题 1.经济互助委员会 2.三和路线

3.勃列日涅夫 4.斯大林体制

四、材料分析题

1. 阅读材料:1989年5月13日,布什在德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发表了他的第一次对苏政策讲话,提出美国根据苏联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要实施“超越遏制”战略,以取代战后美国推行40多年的遏制战略。其基本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⑴明确肯定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公开性方针符合美国和西方的利益,“西方的政策必须鼓励苏联朝着开放社会演进”;⑵在坚持足够的军事实力……同苏联继续对话与合作;⑶在以往遏制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文化、书刊和思想自由交流等途径,“努力谋求把苏联融和到国际社会来”。——齐涛、曹胜强著《世界通史教程》 请回答:

① 布什所说的“开放社会、国际社会”指什么?“超越遏制”的实质是什么? ② 根据材料归纳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正在修建中的柏林墙 柏林墙的倒塌

材料二 : 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然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 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国本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的“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