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猪场远程视频诊断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大型猪场远程视频诊断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752b22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b

是每个养猪户(场)的饲养规模愈来愈大,中大型规模化猪场愈来愈多,集约化、现代化程度愈来愈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畜禽养殖业已经进入成熟期,行业规模每年保持6%-8%的增长率。近两年,随着农业合作组织的出现,农户开始建立合作组织规模化饲养,统一管理,节约成本。有实力的企业和农户也逐渐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规模化饲养方式。整个养殖方式由散养主导向规模化养殖转变。据农业部统计,2007年全国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专业户和商品猪场共224.4万家,出栏生猪占全国出栏总量的比例约48%,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有1,800多个;2008年全国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专业户和商品猪场出栏生猪占全国出栏总量的比例达62%。根据农业部的数据,2009年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了5个百分点,全国规模养殖步伐加快推进。农业部今年拟创建1500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 。从今年开始,农业部启动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今年计划在全国启动创建1500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涉及生猪、奶牛、蛋鸡、肉鸡、肉牛和肉羊等6个主要畜禽品种,力争到2015年,全国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15个百分点,其中达到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场占规模养殖场总量的50%。

湖北现有出栏万头以上猪场450家,湖北猪场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步伐加快。未来5年,生猪养殖市场的竞争格局预计将有一定改变,目前已经实现生猪规模养殖的大型企业将在未来的行业扩张中占据先发优势,在竞争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

6

图:2008年中国生猪养殖规模结构

2.1.2农业信息化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因素,大型猪场信息化符合国家政策方向,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业信息化新型体制和机制正在不断完善。

新世纪以来,以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注重农业信息服务为特征,标志着我国农业信息化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农业部启动了《“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2007年出台了《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2007-2015)》,全面部署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成为全面快速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全国超过3/4的地级和近一半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服务网站。通过多年的努力,覆盖省地县乡的农业信息化网络已

7

经初具规模。我国农村网民正在扩大,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1月底,我国的域名总量达到1626万多个,其中CN域名注册量达1296万,位居国家域名世界第一。我国的网民规模已达到3.6亿,比上年增长20.8%,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首次突破1亿户。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1.9%,互联网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基础电信企业的互联网用户进一步趋向宽带化。全国已初步建成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网络已不再是都市的专属品,农民面对的已经不只是黄土和农具,也包括了鼠标和键盘,农民已经开始自觉地利用网络指导农业生产、发家致富。已经有不少地区通过发展电子农务解决了供求信息不通畅、销售难的问题,一些农业技术上的难题也可以通过一些涉农网络得到解决。

为切实提升信息化服务“三农”水平,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农业部决定从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启用“12316”短信息服务专用代码,并以“12316”代码为纽带,统筹规划语音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全力打造“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树立农业系统信息服务的统一品牌和形象,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

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

8

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十七大报告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强调指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

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政府处于主导和引导的地位。近年来,农业部不断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引导、规划制定,积极探索各种信息服务方式。各相关涉农部门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如中央组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科技部、中国气象局等有关部委相继启动或实施了不少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同时,科研教育机构、协会学会、农业农村合作组织、工商企业、电信运营商、IT企业等利用自身优势,提供了很多或公益性的或商业化的服务。同时,多元力量协同作战的局面初步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业信息化新型体制和机制正在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转型期的临界点,农业生产方式正在从庭院式的生产方式向现代适度规模的专业化生产方式转型。农民在转型时期的教育问题、农村能在多大程度上和范围内进行生产方式的改革、创新与重组,这些都呼唤着信息化手段作为辅助。

加快大型猪场信息化是推动畜牧规模化发展的的突破口。以推进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为中心,强化资源共享,健全应用系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