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教学设计 - 9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教学设计 - 9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6636e6725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5

《行万里路 读万里路》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让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

2、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逐步养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1、课前调查学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情况。 2、搜集有关莫高窟、故宫、等名胜古迹的资料。 3、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从一年级起,我们每学期都要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完成作业,坚持写日记、读书做笔记、多种渠道学语文等。) 2.导入。

今天来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出示课本插图。

板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思考,回答。 二、看插图,明道理。 1.指导学生看插图。

课本上有四幅插图,这些图上都有哪些人,在干什么呢? 出示活动一,指名读活动要求。

(1)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插图,看看图上有那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看图后小组内交流观察所得,通过交流、讨论,补充自己的观点,全班交流。

学生按活动一要求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教师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写下看图收获。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汇报交流。

第一二两幅图是同学们在天文台参观天文展览馆和古代天文仪器。 第三幅图是游客到莫高窟游览。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我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结合五年级所学课文《莫高窟》让学生介绍自己对莫高窟的了解。

第四幅图是北京故宫的全景图。北京故宫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有机会大家要去故宫去看一看。

3.课本上的四幅图放在一起,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交流。师相机引导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结合读万卷书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了哪些书,有哪些收获。讨论行万里路的道

理。

4.教师小结: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可以从书本上学习,还可以走出课堂,走出书本,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去观察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领略大自然的各色景观,这样的学习更鲜活更生动。 三、联系生活,明白道理。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学们自己有没有行万里路的感受呢? 2.出示课前收集的学生出行照片,指名汇报,分享旅游感受。引导学生说出旅游时的见闻和感受。 3.榜样引领。

古今中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榜样很多,明代就有李时珍和徐霞客,英国有达尔文。

师生交流,李时珍、徐霞客、达尔文等人的故事,认识他们在“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基础上成就了自己的事业。相机提出我们今后该怎么做? 四、结合实际,制定计划

1.出示活动二,指名读活动要求。

根据插图和同学们的交流,参考下面的提示,写写在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上有什么打算。

我们“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可以(作用)

针对“读万卷书”我打算(读什么)

对于“行万里路”我想(怎么做)

学生写出自己的打算,师巡视指导。 指名读自己的计划。 2.创设情境,练习表演。

创设情境分组练习,表演,师生点评。 五、布置作业,总结。 1.布置作业。

(1)回家后把自己“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计划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课外阅读《徐霞客游记》、《科学巨人的故事:达尔文》。 2.总结。

这节课我明白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行动计划,但这只是第一步,离养成习惯还有一段距离,请同学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