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s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s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63767d376eeaeaad1f330cf

结构与化学名 发现 1940s 合成的二苄亚胺化合物之一 动物试验 --作镇静的临床试验 临床观察,发现对抑郁症病人有效 以后被用作抗抑郁药 稳定性 本品固体及水溶液稳定 加速试验中发生降解 代谢途径 在肝脏代谢 生成活性代谢物去甲丙咪嗪(地西帕明) Imipramine和Desipramine均可进入血脑屏障 二、氟西汀 Fluoxetine(5min) 结构与化学名 立体结构和代谢 含手性碳原子 用外消旋体, S体的活性较强 本品在胃肠道吸收,在肝脏代谢成活性的去甲氟西汀,在肾脏消除 在体内S体的代谢消除较慢 作用与机制 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SSRI) 提高5-羟色胺在突触间隙中的浓度,从而改善病人的情绪 用于抗抑郁,选择性强 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比 疗效相当 较少抗M受体的副作用和较少心脏毒性 同类药物(1min) 结构差异较大,似无共同的结构 但作用机制相似,临床用途和氟西汀类似 尚未见该类药物构效关系的研究 三、SNRI类抗抑郁药(5min) 对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均有抑制的药物 抑制5-HT和NA的重摄取 文拉法辛(venlafaxine),P41 小结:(3min) 第五节 镇痛药 疼痛介绍(2min) 作用于身体的伤害性刺激在脑内的反映,保护性警觉机能。 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 镇痛药(3min) 对痛觉中枢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使疼痛减轻或消除的药物 不影响意识,不干扰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影响触觉及听觉等 作用靶点:中枢神经系统内不同型的阿片受体 麻醉性镇痛药:麻醉作用及成瘾性,列为管制药物 毒品(吗啡、可卡因、大麻) 作用分类(2min) 阿片受体激动剂;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混合型), 阿片受体拮抗剂 来源分类(3min) 吗啡类镇痛药(天然) 半合成镇痛药 合成镇痛药 内源性镇痛物质 一、吗啡 Morphine(15min) 结构特点 部分氢化菲核 五个环组成的刚性分子 整个分子呈T型 天然存在的Morphine为左旋体。 C-5、6、9、13、14 五个手性碳 B/C环呈顺式。C/D环呈反式,C/E环呈顺式 来源 罂粟科(papaveraccae)植物罂 阿片中至少含有25种生物碱,而Morphine含量最高,可达20%左右,是主要镇痛成分。 理化性质 1,酸碱性?? Morphine为两性物质 2,还原性?? 易被氧化 3,脱水及分子重排?? 生成? 阿朴吗啡 4,鉴别反应 吸收与代谢 作用 二、半合成镇痛药(15min) 官能团的改变 取代基的改变 三、全合成镇痛药 1、盐酸哌替啶 (10min) 结构和命名 合成 理化性质 酸碱性 水解性(酯),在酸催化下容易水解。 鉴别反应 作用特点 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常用于分娩疼痛,对新生儿呼吸抑制作用影响较小。 哌替啶不仅具有镇痛作用,而且具有解痉作用, 口服效果较Morphine好, 2、盐酸美沙酮(10min) 结构和命名 结构特点:开链化合物,旋光性 理化性质: 1)稳定性 2)鉴别反应 无羰基特征反应(位阻) 不能生成缩氨脲或腙 生物碱试剂,能生成沉淀,析出游离碱 作用特点: 毒性较大,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安全度小, 成瘾性较小,临床上主要用于海洛因成瘾的戒除治疗(脱瘾疗法) 四、内源性镇痛性物质(10min) 脑啡肽 内啡肽(Endorphins) 五、阿片受体模型(15min) 镇痛药的构象: 平坦的芳环。 碱性中心,碱性中心和平坦结构在同一平面上 有哌啶或类似于哌啶的空间结构。而烃基突出于平面的前方 镇痛药研究方向 1.寻找专属性的κ受体激动 2. 提高对m受体亚型的选择性 3. 外周阿片受体研究 4. 阻断突出后受体 小结:(5min) 思考题 1、吗啡的结构中有五个环、三个氧原子、一个氮原子。试描述其立体构型。并就官能团讨论其具有的性质。 2、对吗啡的结构进行了哪些修饰,研制了可待因、阿扑吗啡、纳洛酮? 3、试述吗啡和合成镇痛药的化学结构的共有特点。 4、比较吗啡和可待因的呈色反应。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怎样从可待因中检查残存的微量吗啡? 5、抄写哌替啶的化学名,再按化学名画出其结构式。 6、抗抑郁药主要分为那几类?各举出一例药物。 讲授内容 第四章 抗抑郁药 (一)抗抑郁药分类: 按作用机理可分为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1.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也常被称为三环类抗抑郁药) (1)二苯并氮杂类抗抑郁药: 丙米嗪(Imipramine),地昔帕明(Desipramine)为丙米嗪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以及氯米帕明(Chlomipramine)、曲米帕明(Trimipramine)等。 (2)二苯并环庚二烯类抗抑郁药:例如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和去甲替林(Nortriptyline)、多塞平(Doxepin,多虑平)等。 受硫杂蒽类发现过程的启发,将上述二苯并氮杂链相连,形成二苯并环庚二烯类抗抑郁药。 盐酸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Hydrochloride) 类母核中的氮原子以碳原子取代,并通过双键与侧 化学名:3-[10,11-二氢-5H-二苯并[a,d]环庚烯-5-亚基]-N,N-二甲基丙胺盐酸盐 性质:具双苯并稠环共轭体系并且侧链含有脂肪第三胺结构。对日光较敏感,易被氧化,故需避光保存。 用途:抗抑郁药。疗效优于丙米嗪。 2.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 氟西汀(Fluoxetine)及其代谢产物去甲氟西汀(Demethyl fluoxetine)、氯伏沙明(Clovoxamine)和氟伏沙明(Fluvoxamine)都强烈抑制5-羟色胺的再吸收,而对中枢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摄取无影响,为较强的抗抑郁药。此类药物选择性强,副作用明显小于三环类药物。 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在治疗肺结核的过程中,发现异烟肼(Isoniazid)有提高情绪的作用,这是由于其强烈抑制单胺氧化酶所致,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抑郁药。例如苯乙肼(Phenelzine)、异卡波肼(Isocarboxazid)、反苯环丙胺(Tranylcypromine)。这类药物副作用较多,毒性较大,使其应用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