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5b82f0649649b6649d74716

论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魏鸿榕

摘要: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良好的师德师风是高挍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是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也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本质需要,师德师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关键词:师德师风、新形势、工作内容,建设

众所周知,近些年耒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规模快速发展,在挍生人数己达二千多万,办学层次、办学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但师资队伍数量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这无疑会增大教师的工作量,另外由于我国现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对教师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这就使一些教师一定程度上放松和忽视理论学习、政治观念不强、敬业精神不够,育人意识淡泊、学术风气不正、追求名利等等。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分析当前形势下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不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势在必行。 一、当前高校教师在师德师风上存在的问题

1.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一些教师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强,把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缺乏奉献精神。由于高校有的教师每周上课学时不多,往往就把过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兼职或商业性服务活动,因而对教学的精力投入减少,对教学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课前无准备,课堂上照本宣科,一份教案、试卷沿用几年,无心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学习情况,问题疑问更是关心不够,甚至采取回避的态度,使学生失去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只注重教书本知识,轻视学生素质培养。

一些教师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往往不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认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培养是学校领导、专职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事,与己无关。“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在一部分专业课教师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更有甚者,个别教师忽视自身的师德修养,致使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有失偏颇,在与学生交流时过分渲染社会的阴暗面,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学生宣传一些不科学的、不正确的东西,误导学生,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3.对学生缺乏爱心,工作作风生硬。

学生是教师工作、服务的对象,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少数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漠不关心,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更是一无所知,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遇到学生出了点问题或学习成绩不好,便不分青红皂白指责埋怨学生;把责任都推给学生。还有一些教师不能公平地看待学生,不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总是以传统的师道尊严面目对待学生,缺乏与学生的沟通,讥讽或歧视学习不佳或表现较差的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4.思想认识跟不上形势,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现在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条件和生源都在变化,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有些教师不去研究新形势下的教学规律,仍安于现状,套用旧的思维模式,不重视学科研究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学术风气不正,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学术腐败,在社会上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师德师风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发育尚不完善,许多制度尚不健全,存在一些负面现象。这些负面现象也影响到高校。个别教师受社会上不良思想意识的影响,忽视师德

修养,理想情操失落,道德观念下降,过分讲实惠、讲自我,一切向钱看。一些教师重技术业务,轻政治理论学习,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松懈,要求不严,服务意识淡薄,育人观念欠缺。

2.教师负担过重的影响。

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扩大较快,专任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教师的教学、教研科研任务普遍过重,许多教师处在超负荷工作的状态,精力比较分散,以致少数教师忽视了师德的修养。

3.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导向的影响。

学校在职称评定中虽然对师德也有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偏于看重参评者的科研成果及论文著作等“硬件”,对其师德师风表现和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情况往往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不违法、不犯大错就行了。所以也使一些教师 放松了师德修养。

4.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执行机制不够完善。

一些学校还没有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到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没有建立和实施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制度,比如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培训制度、师德师风建设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等,因而不能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刻不容缓。 1.提高对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作为人民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首先,必须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所谓“师德”,简单来说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师风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这些都说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是当前高校工作重中之重,具有战略意义。为此,学校应该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保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学校要从对教师关入怀手,从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入手,注重与教师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制定出各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具有人性化的实施方案。各有关职能部门抓落实、抓督促、抓效果,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职员工主动参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要加大师德师风的宣传和引导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形成人人关注师德、宣传师德的共识,大力宣传人民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造就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作为学校,要在学报、校

报、宣传栏上开设“名师”专栏,建立师德师风教育网站,扩大师德师风宣传网络的覆盖,每年利用教师节组织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师德师风报告会、师生座谈会,集中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活动,通过“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评选活动,在全校积极宣传和推广师德先进典型,营造出良好的崇尚师德的环境。 2.必须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

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建章立制,完善体系,实行长效管理。

国家要科学制定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和教师的评定标准,要真正体现德育为首的地位。要强化政策的导向作用,使高校在盖大楼、引大师,教师在讲课、搞科研、写文章的同时,关注师德师风建没,关注教师自身思想品德的提升。

学校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教师岗前、岗位一体化的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机制,坚持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师德师风教育制度。岗前培训主要对新教师进行培训,严格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岗位培训主要针对年轻教师,除专业进修外,请名师作重点培养;严格教师岗位的聘任与考核,加强教师的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考核机制。对教师的考核应突出教书育人的实绩,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和育人效果。学校要制定可操作的师德师风考核测评标准和测评方法,建立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和组织评价的师德师风考评机制。把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奖惩、进修、聘任、辞退、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方面应当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应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应撤销其教师资格。

学校要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督导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监督网络。学校通过校园网络、师德师风意见箱和校领导接待日、学校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师互评制度以及学生评教制度等途径,广泛听取师生群众对师德师风情况和学校师德师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支持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对师德建设进行监督和评议。 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魏鸿榕

2009年9月3日篇二: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野洞河乡中心小学 杨海涛

为什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恐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我认为: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环节,他的事业从表面看来虽然平凡,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这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这句话充分指出了教师职业的重要作用。人们还经常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燃烧的蜡烛,吐丝的春蚕,铺路的人桥”来赞美教师职业的崇高与伟大。教师,这普普通通的两个字,掂在手里却沉甸甸的。虽然社会给予教师的荣誉很多,但教师的责任也很重大。江泽民总书记说:“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也就是说,教师要想培育出一个个合格的“产品”,就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即师德,因为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师德师风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的师德是履行自己崇高的社会职责的重要保证,很难设想一个不安心教育工作,看见学生就心烦的人,会教出怎样的学生。所以,加强教师献身于教育的理想的培养,有助于其正确对待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这是一个方面。师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可以这么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决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如果师生之间的感情没有融洽地交流,即教师没有把自己的爱全心全意地贯注给学生,那么整个教育活动就会死气腾腾,没有生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调动不起来,教育的质量肯定也不容乐观。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毫无保留地为学生奉献自己的爱心,学生在这种洋溢着互相尊重和友爱的教育氛围下,就很容易“亲其师,信其道”,并且积极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使教师能够根据其展现的特点因才施教,

从而使教育达到了目的。

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个人师德师风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师风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李岚清副总理最近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地;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 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因此,为人师表是当好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在实际的教育中,师德师风对学生的影响力主要是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的。我们所提倡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主要表现,又是教师自身良好人格的体现。古人云:“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反之,“其身虽存则其教已废”。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人样儿”,给人以学习的模范。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无所不知的,是他们崇拜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就成为他们争相模仿的对象。高尚而富于魅力的教师人格是学生模仿学习的生动榜样,性格懦弱的孩子能从教师身上学会勇敢坚韧;脾气急躁的孩子能从教师身上学会忍耐自制;自由散漫的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学会执著敬业;孤僻封闭的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学会乐观开朗? 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学校乱收费、’’吃’’学生、拿学生,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一度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可见师德师风问题是与行风紧密相关的,而行风又与世风相伴相随。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殊说,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所以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很重要的。篇三: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教育崛起教师为基 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作者单位:清丰县柳格镇骆家小学 作者姓名:孔珂俭 作者职务:教师 小一 联系电话:15139392567 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学习雷锋好榜样,终于革命终于党??。”这首饱含深情的歌曲又在我的耳畔响起,这么多年来,我们不光嘴里唱着这首歌,并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着为祖国服务的事情,在我们的校园里就出现了许多这样的老师和学生。我觉得我们教师的师德就如同“阳光”和“榜样”,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一样的跟随,教师是路标,学生会顺着我们的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我们的教师起不到路标的作用,其理论再高,教育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好比是无根之木。不会常立久安,就像一个水泡,光辉转瞬即逝,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情一态,都在影响着学生,通过学生的视网膜,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是一个无声的路标。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应该善待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我记得刚开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