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考《工作分析》复习资料 - 任正臣2012年版(0609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江苏自考《工作分析》复习资料 - 任正臣2012年版(0609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5ae54182b160b4e777fcf42

(1)工作分析是以岗位为基本出发点的。

(2)工作分析是一个系统的调查、分析、评价的过程。 (3)工作分析要求企业全员参与. (4)工作分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应用:工作分析的原则: (1)科学原则。 (2)系统原则。 (3)动态原则。 (4)目的原则。 (5)参与原则。 (6)经济原则。 (7)岗位原则。 (8)应用原则。

五、工作分析的主要程序

1、识记:工作分析的时机选择:第一,当新组织建立或企业规模扩大而产生新工作时需要对工作进行分析和界定,以便确定各项工作内容和条件。第二,当组织中缺乏明确可行的工作说明书,员工对岗位职责和要求不清楚,组织中经常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现象时,有必要重新进行工作分析,并完善工作说明书。第三,由于组织结构调整或工作流程重组等变革,组织产生了新的工作或原有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发生重大变化时,应该进行工作分析。第四,企业招聘、选拔、培训、绩效、薪酬等方面由于对工作认识不清而难以进行相关决策时,应根据不同目的进行针对性的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的实施步骤:工作分析流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工作分析的准备阶段、工作分析的调查阶段、工作分析的分析描述阶段、工作分析的运用阶段。 六、对工作分析的认识误区

应用:工作分析过程中容易陷入的主要误区: 1、过于重视工作分析的技术,轻视工作分析过程中的管理理念。 2、单纯重视工作分析的结果,轻视工作分析的过程。 3、无视企业的具体特点和个性要求,生搬硬套。 4、只重形式不重应用。

5、只注重对企业现状的描述而忽略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调整。

第三章 工作分析的主要方法

一、工作分析的基础性方法 1、识记:(1)访谈法的概念: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

(2)问卷调查法的概念:是以书面的形式,通过工作任职者或其他相关人员单方面信息传递来实现的工作信息收集方式。

(3)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信息应注意的操作要点:a、问卷设计。b、问卷测试。c、样本选择。d、问卷发放及回收。e、问卷处理及运用。

(4)资料分析法的概念:是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收集,借助资料分析工具,直接提炼有用的工作分析信息的一种方法。

(5)观察法的概念及适用范围:所谓观察法,又名观察分析法,一般是由有经验的人,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记录某一时期内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有关的工作因素,达到分析目的的一种方法。

一般说来,观察法适用于短时期的外显行为特征的分析,适合于比较简单、不断重复,又容易观察的工作分析。

(6)工作日志法的概念:工作日志法是为了了解员工实际工作的内容、责任、权利、人际关系及工作负荷,而要求每个员工都要将自己所从事的每一项活动按照时间顺序以日志的形式进行记录,以实现工作分析目的的一种工作分析法。

2、领会:(1)访谈法的应用原则: A、与主管人员密切合作。

B、必须尽快地与被访谈者建立起融洽的关系。 C、访谈时尽力避免谈论“人”。

D、设计一份具有指导性的问卷或提纲。

E、在进行群体访谈时必须有直接主管人员在场。 F、对没有规律的工作方式的内容进行一一列举。 G、在访谈完成后,要对资料进行核查和核对。 (2)访谈法的优缺点:优点 A、易于控制多方面的信息。

B、可获得完全的工作资料以免去员工填写工作说明书的麻烦。 C、可以进一步使员工和管理者沟通观念,以获取谅解和信任。

D、可以不拘于形式,问题内容较有弹性,又可随时补充和反问,这是填写问卷法办不到的。

E、收集方式简单,易于操作,适用于对文字理解有困难的人。 缺点:

A、一旦被访谈者对访谈者的动机持怀疑态度,则回答问题时就会有所保留,或工作分析者访谈技巧不佳等因素而造成信息的扭曲。 B、分析项目繁杂时,费时又费钱。

C、工作分析者的观点影响到对工作信息正确的判断。 D、占用员工工作时间,妨碍生产。

E、面谈者容易从自身利益考虑而导致信息失真。 (3)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 优点:

A、利用问卷调查表采集信息,采集的信息准确、全面。 B、信息采集快速、简便、经济。 C、员工比较容易接受。

D、它弥补了工作分析者水平不一的弱点。

E、通过员工自己填写本岗位的工作分析调查表,可对本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工作流程、任职资格等进行一次梳理,进一步增强对本岗位工作的认识和责任感。 F问卷调查法的信度和效度比较高。 缺点:

A、 问卷设计质量不高时,会严重影响分析的结果。 B、 员工缺乏表达能力的情况下,这种方法也不理想。

C、 某些员工出于种种原因在填写问卷时可能会夸大其词,这时所得到的答案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D、 员工对工作分析技术不太清楚,在填写问卷调查表时不知如何填写,往往需要多次

反复填写与修订才能达到要求。 (4)资料分析法的优缺点: 优点:

A、成本较低。 B、工作效率较高。

C、能为进一步工作分析提供基础资料和信息。 缺点:

A、 缺乏灵活性。

B、 一般收集到的信息不够全面,尤其是小型企业或管理落后的企业,往往无法收集到

有效、及时的信息。 (5)观察法应用的要求:

A、注意所观察的工作应具有代表性。

B、观察人员在观察时尽量不要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

C、观察前应确定观察计划,观察计划中应含有观察提纲、观察内容、观察时刻、观察位臵等。

D、观察时思考的问题应结构简单,并反映工作有关内容,避免机械记录。

E、在使用观察法时,应用适当的方式将工作分析人员介绍给员工,使之能够被员工接受。

(6)观察法工作分析的程序:

A观察的准备阶段。B进行观察。C进行面谈。D合并工作信息。E核实工作描述。 (7)观察法的优缺点:

优点:a全面性。B手段多样,效率较高。

缺点:A、干扰工作正常行为或工作者的心智活动。

B、无法感受或观察到特殊事故,如果工作本质上偏重心理活动,则观察的成效有限 C、要求观察者有足够的实际操作经验。

D、不能得到有关任职者资格要求的信息。E不适用于工作循环周期长,脑力劳动工作。 (8)运用工作日志法的注意事项:

A、对于组织中的核心关键岗位,其职责或是重大,或是稳定性差,则工作日志法不宜作为主导方法。

B、工作日志所获得的信息十分繁杂,后期信息整理工作量极大。因此,在工作日志填写表格设计阶段要设计结构优化程度较高的填写表格,以控制任职者填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不规范之处,减少后期分析的难度。

C、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职位分析人员应采取措施加强与填写者的沟通交流,削弱信息交流的单向性,如事前培训、过程指导、中期辅导等。避免造成信息缺失、理解误差等系统性或操作性错误。

D、在工作日志填写过程中,职位分析人员应积极为任职者提供专业帮助与支持,同时也可以组织中期讲解、职位分析研讨会等形式跟踪填写全过程,力图在日志填写阶段减少填写偏差。

3、应用:访谈的技巧:

(1)事先清晰地说明访谈的目标和方法。

(2)在访谈前,确认访谈是不是得到所要信息的最合适工具。

(3)选择适当的回答者以满足所寻求信息的性质、资料收集的方式和研究的其他要求。(4)为达到访谈的目的需要取得回答者的支持。 (5)控制访谈、使访谈指向一定的目标。(A帮助回答者根据问题的逻辑顺序去思考和交谈。B给回答者足够的时间回答问题。C从一个问题转向另一个问题前,使回答者注意具体而又全面的信息。D提供已经完成的阶段性总结,这样的总结有利于保持谈话主题,如果回答者离题了还能使其返回主题。)

(6)控制个人举止、行为等其他会影响结果的因素。(a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谈。B不要与回答者发生争辩。C在所讨论的问题上不要显示任何偏好。D在整个访谈过程中要有礼貌和谦恭。E不要高人一等地对待回答者。F访谈时不受个人影响而又不失对话题的兴趣。G不要让你自己受个人爱好和观点的影响。)

(7)记下意外的重要信息,尤其是正式访谈计划中没有想到的或新的信息。 工作日志法的操作流程: (1)、准备阶段(a对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确定收集信息的对象,包括职位和相应的工作人员。B工作分析人员设计出一份详细的工作日志表。C工作日志填写辅导。D确定填写的时间跨度和每日时间间隔。) (2)、工作日志的填写阶段。 (3)信息的分析整理阶段。(a提炼工作活动。B工作职责描述。C工作任务性质描述。D工作联系。E工作地点描述。F工作时间描述。)

工作日志法的优缺点: 优点:(1)信息可靠性高,适于确定有关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关系、劳动强度等方面信息。

(2)所需费用较少,对分析高水平与复杂的工作,显得比较经济、有效。 (3)适用于管理或其他随意性较大、内容较复杂的岗位分析。 缺点:(1)将注意力集中于活动过程,而不是结果,且容易干扰员工工作。

(2)使用这种方法必须做到,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对此项工作的情况与要求最清楚。 (3)使用范围较小,只适用于工作循环周期较短,工作状态稳定、无大起伏的职位。(4)整理信息的工作量大,归纳工作繁琐。

(5)员工可能会夸大或隐藏某些活动,填写者因不认真可能会漏填某些内容,可能带有主观色彩,从而影响工作分析的结果。另外在一定程度上填写日志会影响正常工作。 二、工作分析的系统方法

1、识记:职位分析问卷法:职位分析问卷法(PAQ),是19世纪50年代末期为分析一系列广泛的职位而开发出的工作分析系统。职位分析问卷是1972年美国普度大学教授麦考密克(E.J.Mc Cormick)、詹纳雷特(P.R.Jeanneret)和米查姆(R.C.Mecham)等人用了10年时间开发出来的。

管理职位问卷描述法:所谓管理职位问卷描述法(MPDQ)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的工作分析方法。管理职位描述问卷是一种结构化的、工作导向的问卷,分析对象是管理职位和督导职位,由任职人员自己完成。 管理职位描述问卷的管理工作维度: (1)、管理工作因子(管理工作因子是一组描述工作内容的因素,根据不同的职位工作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区分管理工作因子,可以使工作描述更容易。管理工作因子通常被薪酬管理和招聘人员所使用。)

(2)管理绩效因子(管理绩效因子是指为了评价管理工作的绩效而选取的工作要素,也就是说,从这些要素对管理工作的绩效进行评价有助于发展和提高管理业绩。) (3)工作评价因子。(工作评价因子是用来评价管理类工作相对价值的维度,即用来衡量某一管理工作(职位)相对其他工作(职位)而言对组织的贡献有多大。) 职能工作分析法:职能工作分析法(FJA),其主要分析方向集中于工作本身,是一种以工作为导向的工作分析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培训与职业服务中心的职位分类系统。 2、领会:职位分析问卷法的优缺点。 优点: (1)PAQ法可以直接用于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工作,使得比较各组织见的工作更加容易,也使得工作分析更加准确与合理。

(2)PAQ得出的每一种(或每一类)工作的技能数值与等级还可以用来进行工作评估和人员甄选。 (3)同时考虑员工和工作两个变量因素,并将各种工作所需的基础技能与基础行为以标准化的方式罗列出来,为人事调查、薪酬标准制定提供了依据。 缺点:

(1)通用化或标准化的格式导致了工作特征的抽象化,所以不能描述实际工作中特定的、具体的任务活动。

(2)由于保证收集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和通用性的要求,需要很高的时间成本。同时需要问卷的填写人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人员,由他们对任职者和直接主管进行工作内容的访谈,然后再填写PAQ问卷。 职能工作分析法的框架: (1)、完成什么与做什么。

(2)工作者的职能——事、数据、人。 (3)完整意义上的工作者。 (4)工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