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及答案90458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及答案90458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4bc1330f3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0

A、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要确立从高到低的标准

C、认清选择所要达到的社会目的 D、要培养和提高自身的选择能力 5、高校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自由表现为两种形式:( ) A、社会自由 B、个体自由 C、意志自由 D、他人自由 6、高校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表现为( )。

A、教师的认识能力 B、教师的责任心 C、教师的选择能力 D、教师的决定能力 7、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不确定性表现在( ):

A、标准的确定依赖于教师的认识 B、标准的作用取决于它在道德体系中的地位 C、标准的作用在具体的选择中得以实现。D 、行为的选择具有主观性。 8、如何培养高校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能力?( )

A、要全面理解和掌握道德知识 B、要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C、要认真对待本职工作 D、要在社会实践中锻炼道德行为选择能力。 9、教师在实践教师职业公正这一道德要求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 A、自觉进行人身修养 B、提高教育素养

C、正确对待惩罚的公正 D、做到公正与仁慈的结合。 10、我们应该从如下方面培养和增强教师的职业良心:( )

A、要注重培养和增强教师道德意识的自觉性 B、要注重培养和增强教师道德意识的主动性 C、要注重培养高尚的师德品质 D、要重视教师职业良心自觉性、客观性的培养。 三、判断题(对或错,每题1.5分,共30分)

1、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对象不是主观臆想的,而是客观的,由社会产生的。( ) 2、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方式要受到社会政治、法律和道德的限制。( ) 3、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中发展起来的。( ) 4、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是抽象的自由。( )

5、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是从主观进入客观,又从必然进入应然的过程。( ) 6、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标准不是主观随意制定的,而是纯粹的客观规定。( ) 7、自主、自决、自控等是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规定性。( )

8、高校道德行为选择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对道德行为选择客体作用的能力和选择的能力。 9、动机论和效果论都有机地结合了动机和效果的辩证关系。( ) 10、在道德行为总体上,动机和效果的善恶是相互贯通或一致的。( ) 11、考察行为善恶不需要注重效果。( )

12、在行为的动机和效果的善恶都已明确的情况下,对某一行为的判断,应注意其动机。( ) 13、凡是维护道德标准评价主体集团或者阶级的利益的行为就是善行,否则就是恶行。( )

14、凡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行为就是善行,而阻碍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行为就是恶行。( ) 15、高校教师行为道德评价的形式只有社会的道德评价。( )

16、校内外舆论和教育传统习俗是被评价的行为者内部的手段和形式。( ) 17、教师内心信念是被评价的行为者外部的手段和形式。( )

18、教师的职业公正和职业良心是高校教师行为道德评价的主要机制。( ) 19、建立和完善高校师德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归旨。( ) 20、道德行为的选择不仅取决于社会生活,而且取决于社会制度。( ) 四、案例分析题:(注:本题型为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0分)

1、一位教师在监考时发现一个学生抄袭了一道一分的题目。事后,老师在这个学生的试卷上打分为:“100-1”。这位学生接到试卷后非常惭愧,立即找到老师,承认错误,要求老师将100分改回99。老师听后,在他的试卷上批了一个“99+1”,并对他说:“知错就改就行,以后要特别注意,这一分是对你能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奖励”。根据这段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材料反映的是高校教师道德评价中的哪方面的内容( )

A、道德评价依据 B、道德评价机制 C、道德评价标准 D、道德评价手段 (2)这段材料体现了教师的( )

A、教师内心信念 B、教师职业良心 C、教师职业公正 D、教师道德追求 (3)这段材料体现了( )的重要性?

33

A、自觉进行人身修养 B、提高教育素养

C、正确对待惩罚的公正 D、做到公正与仁慈的结合。

(4)你认为我们要实现教师职业公正应该注意那些?( ) A、自觉进行人身修养 B、提高教育素养

C、正确对待惩罚的公正 D、做到公正与仁慈的结合。

2、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1)这段材料体现了道德行为选择的什么特点?( ) A、利益性 B、功利性 C、价值性 D、超功利性 (2)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标准是( )

A、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B、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C、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的统一 D、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3)教师道德行为选择归根到底是( )的选择。 A、功利 B、善 C、利益 D、价值

(4) 你认为如何培养高校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能力?( ) A、要全面理解和掌握道德知识 B、要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C、要认真对待本职工作 D、要在社会实践中锻炼道德行为选择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D 2、A 3、B 4、C 5、A 6、C 7、B 8、D 9、B 10、C 11、A 12、C 13、D 14、A 15、C 16、B 17、D 18、A 19、B 20、A

二、多项选择题:(注:本题型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0题,;

1、ABD 2、ABC 3、BCD 4、BCD 5、BC 6、ACD 7、ABC 8、ABD 9、ABCD 10、ABCD 三、判断题(对或错,每题1.5分,共30分)

1、对 2、对 3、对 4、错 5、对 6、错 7、对 8、对 9、错 10、对 11、错 12、对 13、对 14、对 15、错 16、错 17、错 18、对 19、错 20、对

四、案例分析题:(注:本题型为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0分) 1、(1)B (2)C (3)B (4)ABCD 2、(1)D (2)ABC (3)C (4)ABD

34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提高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应该把握的主要环节

A、全面性 B、过程性 C 、深刻性 D、长期性

2、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A、依法执教 B、教书育人 C 、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 3、人文关怀是一个平等互动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关怀的 A、实体 B、客体 C 、美体 D、文体 4、争取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

A、共感 B、共情 C 、共和 D、平等 5、教师面对利害道德主体应该作到的事情就是 A、权利 B、权力 C 、利益 D、义务

6、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 A、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 B、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

C、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D、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7、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是

A、朱熹的观点 B、王阳明的观点 C 、程颐的观点 D、孟子的观点 8、良心可以以直觉、顿悟、预感等方式起作用,这是良心的

A、瞬时作用 B、长期作用 C 、直觉作用 D、理智作用 9、“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

A、并列的 B、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C 、递进的 D、互补的 10、制度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

A、确定作用 B、支持作用 C 、互助作用 D、协作作用 11、教师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资格,这是

A、社会学上的人格 B、伦理学上的人格 C 、心理学上的人格 D、法律意义上的人格 12、高校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A、爱工作 B、爱学生 C 、爱学校 D、爱教育事业

13、教师犹如露珠,滋润着吐艳的花朵,犹如泥土,无私地奉献养分。这形象地说明了为人师表所具有 A、表率性 B、律己性 C、真实性 D、平凡性和精神的高尚性 14、以下不属于教师个性品质健康性的提法是 A、仪表大方 B、兴趣广泛 C、意志坚强 D、情绪健康

15、教师依靠发自内心的信念对自己教育行为的选择和调节。指的是 A、他律 B、自律 C、内省 D、慎独

16、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说明了为人师表

A、蕴含着真 B、饱含着善 C、体现着美 D、蕴含着人道性

17、体现了教师追求真理、探索真理、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的优秀品质是 A、团结协作 B、爱岗敬业 C、为人师范表 D、严谨治学 18、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

A、廉洁从教B、依法执教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

19、指教师要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勤奋地进行工作。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原则 A、人格示范 B、乐教勤业 C、教书育人 D、以上答案都正确

20、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这说明了道德具有 A、相对独立性 B、阶级性 C、历史继承性 D、共含性 二、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道德义务与非道德义务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 A 、 道德义务的精神性 B、道德义务的自觉性 C 、道德义务的意志特征 D 、道德义务的阶级性 2、对学生爱之深、恨之切,说明教育爱缺乏

35

A、人道性 B、广泛性 C、纯洁性 D、理智性 3、下面有关教育的论述,正确的是

A 、 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 B 、教育就是学校教育

C 、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 D、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4、教师仁慈的意义大体上可以概括为

A、 职业自由感 B、 动机作用 C 、 榜样效应 D 、 心理健康功能 5、教师仁慈的特点包括

A 、 教师仁慈无处不在 B 、 教师仁慈的教育性 C 、 教师仁慈的理性色彩 D、 教师仁慈的方法特性

6、下列哪些是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义务

A 、 按时获得薪水和报酬 B、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C 、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D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7、决定义务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

A 、 先验理性 B 、道德认知 C、 客观世界 D、客观存在 8、从心理结构上说,良心有三种主要的构成成份,即 A、 激励 B 、 认知 C 、情感 D 、 意向 9、良心的三大主要特质是

A 、 内隐性 B、神圣性 C 、基本性 D 、上层社会性

10、教师在批评做错事的学生时,训斥、谩骂、挖苦、歧视等行为属于教育中非人道性现象 A、心罚 B、体罚 C、变相体罚 D、经济惩罚 三、判断题(对或错):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认识基础上,在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

2、在干部队伍建设中,高校要求有忠心、谋心、雄心和放心等“四心”领导干部()

3、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同样可以说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像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工人同样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 4、所谓师表美就是教师的外在形象之美() 5、依法治教的主体就是各级行政机关()

6、由于职业的规定性,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有显著的不同()

7、教师可以在\教书\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的方针和政策() 8、伦理学与心理学对人格的解释是一样的()

9、教师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就是唯书、唯上,多读少思( )

10、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11、师德行为的选择仅仅受外部条件的制约()

12、教师职业良心同教师权利相联系,并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劳动中表现出来() 13、教师对优生的偏爱是自然的,无可非议的()

14、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15、教师可以在\教书\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的方针和政策() 16、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生产力发展来实现()

17、从理论上讲,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在新时期教师职业还远没有达到“受人羡慕和尊重”() 18、加强师德建设,必须注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19、每个人既可以是人文关怀的主体,也可以成为关怀的实体()

20、高校教师应具备社会代言人、知识传播者和学生成才引路人的三大角色() 四、案例分析题:2大题,每题设4小题,每小题2.5分,共20分

1、您的学生常常会因故而迟到,学生的叙述中也会包含许多信息,下面的案例中就因为自行车弄坏了,有四种不同的表述方式,请您运用倾听技术逐一分析,便具有针对性进行教育。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