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考化学二月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考化学二月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49cfa2803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5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业上使Mg2+沉淀,试剂①应选用NaOH B.将MgCl2溶液直接蒸干得到无水MgCl2 C.电解MgCl2溶液在阴极得到金属Mg

D.要使MgSO4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①的应过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工业上使Mg2+沉淀,应选用廉价的石灰乳,可利用海边大量存在的贝壳煅烧成石灰制得,故A错误; B. 氯化镁是强酸弱碱盐,加热时,氯化镁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盐酸,升高温度促进盐酸挥发,所以小心蒸干氯化镁溶液最终得到氢氧化镁而不是氯化镁,故B错误;

C. 电解熔融MgCl2在阴极得到金属Mg,电解MgCl2溶液在阴极得到H2,故C错误; D. 为了使镁离子完全转化,加入试剂①的量应过量,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B.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症较多的地区,人们如果外出归家,应立即向外套以及房间喷洒大量的酒精 C.港珠澳大桥使用高性能富锌底漆防腐,依据的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华为继麒麟 980 之后自主研发的 7m 芯片问世,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煤的气化是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H2、CO等气体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 酒精喷雾易燃易爆炸,不应向外套以及房间喷洒大量的酒精,房间内大面积喷洒,酒精浓度高于70%时,酒精的挥发使室内空气中可燃性气体增加,遇到丁点火星极易燃烧,故B错误;

C. 在海水、土壤等环境中,锌比钢铁材料更活泼,更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因此锌作原电池的负极,而铁作正极,被保护,该方法依据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C错误; D. 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煤的气化是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H2、CO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H2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的过程。二者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这是常考点,也是学生们的易错点。

3.S为-2价)与100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矿石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一定量的某磁黄铁矿(主要成分FexS,反应),生成3.2g硫单质、0.4molFeCl2和一定量H2S气体,且溶液中无Fe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1

B.该磁黄铁矿FexS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生成的H2S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8.96L D.该磁黄铁矿中FexS的x=0.85 【答案】C 【解析】 【分析】

n(S)=3.2g÷32g/mol=0.1mol,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n(Fe3+)=

0.1mol??2?0?3?2=0.2mol,则

n(Fe2+)=0.4mol-0.2mol=0.2mol,所以n(Fe2+):n(Fe3+)=0.2mol:0.2mol=1:1,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盐酸恰好反应生成FeCl2 的物质的量为0.4mol,根据Cl原子守恒可得c(HCl)=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磁黄铁矿FexS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n(Fe2+):n(Fe3+)=1:1,B错误; C.根据氢原子、氯原子守恒得n(H2S)=

2?0.4mol=8.0mol/L,A

0.1L1n(HCl)=n(FeCl2)=0.4mol,V(H2S)=0.4mol×22.4L/mol=8.96 L,C正确; 2D.FexS中n(S)=0.1mol+0.4mol=0.5mol,n(Fe)=0.4mol,所以n(Fe):n(S)=0.4mol:0.5mol=0.8,所以x=0.8,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实验中,先将两者溶于乙醚配成浓度接近的溶液,再投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观察、比较实验现象

B.可以用新制Cu(OH)2浊液检验乙醛、甘油、葡萄糖、鸡蛋白四种物质的溶液(必要时可加热) C.牛油与NaOH浓溶液、乙醇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冷饱和食盐水以促进固体沉淀析出

D.分离氨基酸混合液可采用控制pH法、分离乙醇和溴乙烷的混合物可用萃取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因为苯酚是固体,将其溶于乙醚形成溶液时,可以和金属钠反应,二者配制成接近浓度,可以从反应产生气体的快慢进行比较,故正确;

B.四种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没有明显现象的为乙醛,出现沉淀的为鸡蛋白溶液,另外两个出现绛蓝色溶液,将两溶液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的为葡萄糖,剩余一个为甘油,故能区别;

C.牛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的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应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进行盐析,故错误;

D.不同的氨基酸的pH不同,可以通过控制pH法进行分离,乙醇能与水任意比互溶,但溴乙烷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水进行萃取分离,故正确。 故选C。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2的透明溶液:K+、SO42-、Na+、MnO4- 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Na+、Mg2+、Cl-、NO3- C.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NH4+、K+、NO3-、SO42- D.c(NO3-)=1.0mol?L-1的溶液:H+、Fe2+、Cl-、SO42-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pH=2是酸性溶液,K+、SO42-、Na+、MnO4-均能共存,A正确;

B.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Mg2+与OH-反应生成Mg(OH)2的白色沉淀,不能共存,B错误; C. 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是可酸可碱,NH4+与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不能共存,C错误;

D. 在酸性溶液中,NO3-会显强氧化性,将Fe2+氧化生成Fe3+,所以H+、NO3-、Fe2+不能共存,D错误; 故答案选A。 【点睛】

在酸性环境中,NO3-、ClO-、MnO7-、Cr2O72-会显强氧化性,氧化低价态的Fe2+、S2-、SO32-、I-、有机物等,所以不能共存。

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A B C D A.A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 稀硫酸 浓硫酸 浓硝酸 浓氨水 ② Na2CO3 蔗糖 Fe 生石灰 B.B

③ Na2SiO3溶液 溴水 NaOH溶液 酚酞 C.C

实验结论 非金属性:S>C>Si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说明铁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2 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D.D

A、稀硫酸滴入碳酸钠中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说明顺酸性:H2SO4>H2CO3>H2SiO3,非金属性:S>C>Si,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不选A;

B、浓硫酸能使蔗糖脱水碳化,反应放热,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能得出实验结论,不选B;

C、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钝化,不能得出实验结论,选C;

D、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的氨气使酚酞变红,证明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能得出实验结论,不选D; 答案选C。

7.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 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0.1 mol·L-1乙溶液中c(H+)>0.1 mol·L-1;

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含有Ba2+ C.丙溶液含有Cl﹣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②中的信息可知乙是二元酸,故乙是H2SO4;根据③中现象,可以推知丙中含有Cl-;再结合①中提供信息,甲与其它三种物质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出甲是Ba(OH)2,乙是H2SO4,丙是MgCl2,丁是NH4HCO3,故选D。 【点睛】

B.乙溶液含有SO42- D.丁溶液含有M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