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病句专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5高考病句专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4843fa84b73f242326c5f7c

错因分析:此处属关联词语位置不当。此句中关联词语“虽然/但”所引导的两个分句的主语分别是“我们”“其(病媒)”,当关联词与引导的分句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之前,因此,此句中的“虽然”应放在“我们”的前面。

方法归纳: 抓住分句主语,确定关联词语位置

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位置是否恰当,与分句的主语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解答此类试题时,应注意分析分句的主语:复句中连个分句的主语一致时,关联词语在主语的后面,如例2中“不仅/也”的主语都是“电子商务”,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之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前,如例1中“不仅/还”的主语不一致,故关联词语“不仅”应放在“公民”前;例3中“虽然/但”的主语分别是“我们”与“其(病媒)”,故关联词语“虽然”应放在主语“我们”之前。

重点2 搭配不当的常见易考类型

类型1 动宾搭配不当

例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错因分析:此处属动宾搭配不当。此句中“充满着”与“辩证法”不搭配,可将“辩证法”改为“思辨色彩”,或在“辩证法”之后加上“的精神”。

例2、(2014山东卷)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大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错因分析:此处属动宾搭配不当。此句中动词“担任”与宾语中心语“岗位”不搭配,可将“岗位”改为“职务”或“工作”。

例3、春节前夕,政府部门要提高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宣传力度和农民工通过正常法律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

错因分析:此处属动宾搭配不当。此句中动词“提高”之后的宾语有两个,即“力度”和“能力”,“提高”能与“能力”搭配,却不能与“力度”搭配,故可将“提高”改为“加强”。

方法归纳: 简化修饰语,保留中心词

1、简化修饰语,去掉定语或状语,保留中心词,看句子的主干结构是否搭配。如例1“充满着”前有一个介词结构作状语,去掉后,则句子变为“他充满着辩证法”,显然动宾不搭配。

2、当连词“和”连接两个宾语成分时,应该注意前后动宾是否搭配恰当。如例3,“提高”之后有两个宾语“力度”和“能力”,通过分析可知,“提高”与“力度”不搭配。

类型2 主谓搭配不当

例1、(2014天津卷)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错因分析:此处属主谓搭配不当。此句中“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一句的主语省略,致使本句的主语是承接前一分句的主语“荷兰”,导致主谓搭配不当。可在“铸制”后加上助词“的”。

例2、《舌尖上的中国2》摄制组历时半年,走访拍摄近100个地点,遍访各地美食,足迹踏遍全国各个省份以及部分海外城市。

5

错因分析:此处属主谓搭配不当。此句中“足迹”与“踏遍”搭配不当,可将“踏遍”改为“遍布”。

例3、虽然精彩绝伦的CAB总决赛已落下帷幕,但那跌宕起伏的过程、充满血性的身影、顽强拼搏的精神依然闪现在人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错因分析:此处属主谓搭配不当。此句中“那跌宕起伏的过程、充满血性的身影、顽强拼搏的精神”共用一个谓语动词“闪现”,但“顽强拼搏的精神”与“闪现”不搭配。

方法归纳:凭借语感,重视语法分析

1、凭借语感,判断句子是否顺畅。有些句子合不合语法,词语使用是否搭配,通过阅读句子,凭借语感就能判断出来。

2、重视语法分析,找出主语与谓语,分析其是否搭配。如例2中,通过语法分析发现,“足迹”是主语,“踏遍”是谓语,二者不搭配。

3、注意多个主语与单个谓语间是否因顾此失彼而搭配不当。如例3中,单个谓语“闪现”对应多个主语,注意查看其是否与其中某一主语搭配不当。

4、主与句子是否暗中更换主语。如例1中,“流入”的主语应该是“马剑银币”,而由于句子一般承前或蒙后省略主语,故而本句“流入”的主语是承前一分句的主语“荷兰”,这样就造成了主谓不搭配。

类型3 主宾搭配不当

例1(2014湖北卷)自 1993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据统计,我市 60 周岁以上的老龄化人口已达到 145.6 万,占总人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错因分析:此处属主宾搭配不当。此句中“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宾不搭配,原因是主语“老龄人口”与宾语中心语“水平”不搭配。可在“老龄人口”与“高于”之间加上“的比例”。

例2、松材线虫堪称林业第一杀手,松材线虫病已经成为目前为止我国松林经济损失排名第一的有害生物。

错因分析:此处属主宾搭配不当。此句中主语“松材线虫病”与宾语中心语“有害生物”不搭配,可改为“松材线虫病已经成为??的森林疫病”。

方法归纳: 抓住判断词,辨主宾搭配

判断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主要看主语与宾语是否属于同一范畴的事物。在解答此类试题时,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1、抓住句中的判断词和比较性动词。当看到句子中有“是”“变成”“成为”“成了”等表判断的动词或出现“高于”“低于”等具有比较性的动词时,就要注意查看句子的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如例1的句子中出现了比较性动词“高于”,这就需要划分出句子的主语与宾语,分析其搭配是否恰当。

2、分析句子主语与宾语的概念范畴是否一致。当句子中具有“是”“变成”等表判断的动词或“高于”“低于”等表比较的动词时,句子的主语与宾语应该属于同一范畴,如果不属于同一范畴,则主语与宾语不搭配。如例2中,主语是“松材线虫病”,宾语是“有害生物”,二者显然不属于同一范畴,故可断定此处主宾搭配不当。

类型4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1、在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领导干部,也必须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6

错因分析:此处属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此句中“无论”表条件关系,后面常跟“都”搭配,故此句中应将“无论??也”改为“无论??都”。

例2、不管天气极其炎热,环卫工人们仍然坚持在工作第一线,为我们营造一个舒适而干净的生活环境。

错因分析:此处属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此句中“不管”与“仍然”显然搭配不当,可将“不管”改为“尽管”。

方法归纳: 找准句中关联词,注重搭配习惯

关联词语常常成对使用,若不符合其搭配习惯,句子将出现语病。解答此类试题时,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1、找出句子中的关联词语,看其是单用还是双用。如例1中的“无论/也”应为“无论/都”,是成对使用的。

2、思考关联词语的搭配习惯,检查其搭配是否恰当。如例2中,“不管”一般与“都”“总”搭配成对使用,明确了这一点就可以断定“不管”与“仍然”不搭配。

3、注意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有些可以分开单用,如“所以”“而且”“但是”等。这些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分开单用时一般出现在后一句。

重点3 成分残缺或赘余的常见易考类型

类型1、主语残缺

例1(2014山东卷)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错因分析:此处属主语残缺。此句中滥用介词“随着”,使句子主语缺失,故可删去“随着”。

例2、老人跌倒该不该扶?当这个简单的问题都要作为一个话题来讨论的时候,表明了我们的道德素质和精神文明急需提高。

错因分析:此处属主语残缺。此句中滥用介词结构“当??的时候”,使主语残缺,可以删去“当??的时候”,并且此句中“文明”与“提高”不搭配。

例3、(2014江西卷)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错因分析:此处属偷换主语造成的分句主语残缺。此句中“要求具有”的主语若承前一分句的主语“中心思想”,则与后面的宾语“分析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搭配,故应在“要求具有”前加上“中心思想的提炼”。

方法归纳: 防止滥用介词,注意偷换主语

主语残缺是高考病句考查的常见类型。解答此类试题时,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1、看到介词,检查是否滥用介词致使主语残缺。如例1中滥用介词“随着”,例2中滥用介词结构“当??的时候”,致使句子缺少主语。

2、检查句子是否滥用省略造成主语残缺。如例3中,“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句,顺着前文来看,其主语是前面分句的主语“中心思想”,但是,这样此句就形成了“中心思想要求具有??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结构,这样显然主宾搭配不当,犯了“偷换主语”的错误,造成了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残缺。

类型2 谓语残缺

7

例1、(2014大纲卷)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错因分析:此处属谓语残缺。此句中“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一句缺少谓语动词,可在“不少旅行社正”之后加上谓语动词“经历”。

例2传统的教学认为只有学会了才能去做,因此教师一般先教授所要学的概念和知识点,而后让学生做练习,再尝试相关问题。

错因分析:此处属谓语残缺。此句中“再尝试相关问题”一句缺少谓语动词,可在“相关问题”前加上“解答”或“解决”。

例3、爱和善良是联系在一起的,爱包含着善良的因素,拥有爱心的人,对人对事往往是温和的、善良的。这种温和善良的爱心拒绝残暴,维护美好,它能化干戈为玉帛,使邪恶的人感化。

错因分析:此处属谓语残缺。此句中“使邪恶的人感化”一句缺少谓语动词,可在“感化”前加上“受到”。

方法归纳: 明确常考类型,判定谓语残缺

谓语残缺的病因常常是误将介宾短语或宾语中的动词作为谓语,造成谓语残缺。主要类型有:

1、误将介宾短语作为谓语。如例1“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一句,就误将介宾短语“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作为了句子的谓语,造成谓语残缺。

2、误将宾语中的动词作为谓语。如例3,“感化”一词作宾语,此句中却误将其当成了句子的谓语。

类型3 宾语中心语残缺

例1、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错因分析:此处属宾语中心语残缺。介词“对”引导的对象缺失,应在“音像制品”之后加上“对”引导的宾语中心语“的人或单位”。

例2、省公安厅要求各级公安局长着力解决刑讯逼供、滥用警械、滥用强制措施、超期羁押、随意扣押财物、巧立名目收取办案费。

错因分析:此处属宾语中心语残缺。此句中“解决”后面缺少与之相应的宾语中心语,其后一般跟“的问题”,故此句应在句末加上“的问题”。

例3、日前,全国网络主管部门、公安机关等联合开展了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谣言,查处了一批网络造谣典型案件,抓捕了一批恶意造谣的“网络大V”。

错因分析:此处属宾语中心语残缺。此句中“开展了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谣言”一句中缺少与“开展”相应的宾语中心语,可在“有组织制造谣言”后加上“的专项活动”。

方法归纳:注意宾语修饰语,避免误将定语作宾语

宾语中心语残缺是指因谓语动词所带的宾语是一个复杂的短语,所以在表述时,往往只写了宾语的修饰语而没有写宾语中心语。解答此类试题时,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1、理清句子结构,注意谓语动词的搭配对象。如例3“开展了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谣言”一句中,谓语动词“开展”与“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谣言”不搭配,此处缺少了“开展”的宾语中心语“的专项活动”。

2、理清复杂短语的结构关系,注意宾语修饰语。若宾语的修饰成分复杂,结构关系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