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6)万有引力定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6)万有引力定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45678a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b

万有引力定律

1、“嫦娥七号”探测器预计在2019年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后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带回约2kg月球样品。某同学从网上得到一些信息,如表格中的数据所示,则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为 ( )

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 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A.

4 6 23 B. C. 4 32D. 6

2、据报道,2020年我国首颗“人造月亮”将完成从发射、入轨、展开到照明的整体系统演示验证。“人造月亮”是一种携带大型空间反射镜的人造空间照明卫星,将部署在距离地球500km以内的低地球轨道上,其亮度是月球亮度的8倍,可为城市提供夜间照明。假设“人造月亮”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造月亮”的线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B.“人造月亮”的角速度大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 C.“人造月亮”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D.“人造月亮”的公转周期大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

3、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自转,向心力大小为F1,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1,线速度大小为

v1,角速度大小为?1; 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向心力大

小为F2,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2,线速度大小为v2,角速度大小为?2; 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力大小为F3,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3,线速度大小为v3,角速度大小为?3。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第一宇宙速度为v,假设物体、人造卫星、同步卫星三者质量相等,则( ) A.F1?F2?F3 B. a1?a2?g?a3 C. v1?v2?v?v3 D. c?1??3??2 4、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线度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如图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设质量分别用m1、m2表示,且m1:m2?5:2.则可知( )

A. m1、m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2:5 B. m1、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5:2 2C. m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

7L3D. 两颗恒星的公转周期相等,且可表示为2π G(m1?m2)5、2018年4月2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坠入大气层焚毁。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其主要目的在于和神舟飞船(称“追踪飞行器”)配合完成交会对接飞行测试,为建设空间站积累经验。其在轨工作1630天,失联759天,在地球引力下轨道高度不断衰减,最终于4月2日早晨8点15分坠入大气层焚毁。据报道,该次坠落没有造成任何危险。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发射升空,设计寿命两年,轨道平均高度约为350km。作为中国空间站的前身,在役期间,天宫一号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配合完成六次交会对接任务,共计接待6名航天员,完成多项科学实验。设“天宫一号”飞行器的轨道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周期为T,对于“天宫一号”在服役运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π2r3A.根据题中数据,可求出地球的质量 ,地球质量也可表达为M?

GT2B.“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时,“神州八号”飞船需要从低轨道加速 C.“天宫一号”飞行器运动的周期是T0?2πr ggR3 r3TD.天宫一号的航天员在一天内可以看到日出的次数是N?2π6、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会随纬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已知地球表面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0,在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北极受到的重力大小为mg B.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赤道上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为mg0

(g0?g)T2C.地球的半径为

4π23πg0D.地球的密度为2

gt(g0?g)7、如图所示为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绕地球E运动的椭圆轨道,地球E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轨道上标记了“墨子号”卫星经过相等时间间隔(?t?T/14,T为运行周期)的位置。如果作用在卫星上的力只有地球E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影部分面积S1?S2

B.卫星在A点的速度小于在B点的速度 C.T?Ca,其中C为常量,a为椭圆半长轴 D.T?C?b,,其中C?为常量,b为椭圆半短轴

8、2018年7月27日将发生火星冲日能量,那时火星、地球和太阳几乎排列成一线,地球位于太阳与火星之间,已知地球和火星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火星公转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的1.5倍,若将火星和地球的公转轨迹近似看成圆, 取6?2.45,则相邻两次火星冲日的时间间隔约为( ) A.0.8年

B.1.6年

C.2.2年

D.3.2年

23239、如图所示,设地球半径为R,假设某地球卫星在距地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为T,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地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近地轨道Ⅲ绕地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其他星球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π2(R?h)3A.地球的质量可表示为

GT2B.该卫星在轨道Ⅲ上B点的速率大于在轨道Ⅱ上A点的速率

C.卫星在圆轨道Ⅰ和圆轨道Ⅲ上做圆周运动时,轨道Ⅰ上动能小,引力势能大,机械能小 D.卫星从远地点A向近地点B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变小

10、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为了全人类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实施软着陆的探测器。为了减小凹凸不平的月面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嫦娥四号”采取了近乎垂直的着陆方式。已知:月球半径为R,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减小与地面的撞击力,“嫦娥四号”着陆前的一小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 B. “嫦娥四号”着陆前近月环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 “嫦娥四号”着陆前近月环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T?2?3g 4?RGR gD. 月球的密度为??11、在星球M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轻放在弹簧上端,P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与弹簧的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在另一星球N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改用物体Q完成同样的过程,其a–x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星球M的半径是星球N的3倍,则( )

A.M与N的密度相等 B.Q的质量是P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