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尔雅影视鉴赏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5尔雅影视鉴赏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42832e058fafab069dc02c1

八九十年代三分法:艺术电影特点:晦涩、看不懂 主旋律电影:歌颂党,政府出钱 商业电影

九十年代后界限模糊《建国大业、十月围城、集结号(悲壮)》 后现代“后假定”美学的崛起

反传统、反文化、滑稽模仿、颠覆与解构、开放的结尾、自相矛盾、“摇滚化”、消费性、娱乐化、非真实性、反现实主义。 贾占岢的小武就是平民性的

张艺谋的大众文化转向

张艺谋几乎是凭着自己的出众的直觉走向后新时期,他是第五代导演中最为与时俱进的一位。他同样走的是商业化/主旋律,大众化/高雅艺术混合的道路,但张艺谋却做得很巧,几乎是四面讨好八面玲珑。

张艺谋的主要创作历程分为大致几个阶段 《一个和八个》 1984 《黄土地》 1985 摄影师 《大阅兵》 1987 《老井》 1987

《红高粱》孤偏盖全唐,准商业思维、直觉式商业思维,引领一个新的文化时尚。 红高粱之后:《代号美洲豹》1990、《古今大战秦俑情》1991、找不到北的迷茫 《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93年《秋菊打官司》伪写实电影 《活着》触动了禁忌,表现大跃进、文革,所以不能放

《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差)》《英雄、十面埋伏、三枪、金陵十三衩》

每一部电影都在向大众文化靠拢 第三十三集

冯小刚——中国特色、初具类型特点 《甲方乙方、非诚勿扰1 2》 四、电影的商业文化性 1、电影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2、梅里爱、格里菲斯、奥逊 威尔斯的沉浮。

3、好莱坞的崛起及其秘密武器:工业化和商业化(类型片):西部片、歌舞片、强盗片、爱情片、科幻片 类型电影的本质:有且只有一个故事,真正值得你细细品味。

4、几个惊人的数字: 《侏罗纪公园》:7500万美元VS8亿美元 《泰坦尼克号》:2亿VS20亿 (大量的后续文化产品纸媒介:从影像到文字、纪念品、玩具)

5、中国第五、六代导演的沉浮:世俗化、从‘地下’到‘地上’ 商业文化性在制约或控制着电影的生产 张艺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个都不能少》、《幸福时光》《英雄》

陈凯歌:《风月》、《霸王别姬》、《温柔地死去》、《与你在一起》 王小帅《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

张元《北京杂种》--《过年回家》、《我爱你》、《江姐》、〈绿茶〉 张扬《爱情麻辣烫》、《昨天》、《洗澡》 陆川《寻枪》、《可可西里》

冯小刚:冯氏贺岁片。具有中国特色的,初具类型特点的类型性电影 五、电影的民族文化性与世界文化性 1、电影史与民族的文化形象史和心灵成长史

“民族文化精神的表象” “大众的梦” “大众情人” “认识你自己”与“国族认同” :“认同”(identity)实际上是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及回答和解决“我是谁”的问题。

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是:我曾经是谁?我想成为谁?人们将指认我为谁?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正是人的认同决定了他的生存感。“在人类生存的社会丛林中,没有同一感也就没有了生存感”。 美国电影: 《淘金记》、《乱世佳人》、《阿甘正传》 《漂亮女人》、《公民凯恩》

第三十四集

日本镜头很多也是中长景镜头,一家人等 《功夫熊猫》文化杂糅 《封神天下》 中国电影美学传统:写意性或表现性

西洋绘画,自觉讲求艺术与科学的一致。画家兢兢于研究透视法、解剖学,以建立合理的真实的空间表现和人体风骨的写实。所以西洋透视法在平面上幻出逼真的空间构造。 而中国画“运用笔法墨气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内表人格心灵”,“提神太虚,从世外鸟瞰的立场观照全整的律动的大自然,他的空间立场是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周览,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诗境” ——宗白华

写意性或表现性:

神/形,虚/实,抒情/叙事,表现/再现,主观性/客观性

常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早春二月》

常规风格:空镜头象征(比兴)、移步换景、缓慢、沉稳的移动镜头,凝重、抒情的风格、“我”的主观化视觉、乡村自然风光取景

2、王家卫电影的‘写意性’与传统的现代转化 后现代的

王家卫:《旺角卡门》、《春光乍泄》、《重庆森林》、《堕落天使》、《春光乍泄》、《东邪西毒》 《花样年华》、《2046》 特点:

(1)视觉感官印象化和感性抒情:色彩的大写意,运动性构图、华丽浓烈的音响 (2)画面的扭曲夸张变形:广角镜头

(3)回旋往复的结构和多视角散点透视的运动镜头:

(4)人物写意化:符号化、夸张变形、倾诉的诗意:具有“内德”的残缺人、饶舌的画 外音

(5)艺术表现的“乐”、“舞”的趋向:视听感俱佳的抒情性段落

(6)寓言化的现实与意蕴的含混性:“过期意识”、九七感受、来自现实又超越于现实 第三十五集

新世纪中国国家形象问题:几幅重要的”面孔“如:《集结号、建国大业、孔子》 《人间正道是沧桑、历史的天空》

《孔子》传统文化到当下,弘扬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博洋:《丑陋的中国人》有现实批判精神 ”权“

传统文化到大众文化转换过程中会发生变形和折扣 第三十六集

法国理论家 布封:风格即人 中国:文如其人 ”作者电影“

”电影作者论“来源于法国、欧洲艺术电影;与《电影手册》、巴赞、特吕弗有关。 主要内容:电影创作中最重要的角色是导演。

”电影作者“在一系列作品中一贯追求相近的主题和风格。

”作者电影“充分的体现出导演的个性化特征。呈现出主题的连续性,相关性,形成个人清晰可辨的风格特征。 ”体制内的作者“好莱坞

巴赞:电影的价值来自于作者,信赖导演比信赖主演可靠得多。 阿斯德吕克1948:摄影机如自来水笔

《电影手册》创刊号的主题是”导演及作者“1951

《文本》杂志创刊,以伯格曼、费里尼等实例,提出”导演中心论“暨”电影作者论“。 科波拉:体制内导演 希区柯克:体制内作者

安得鲁萨里斯(1928-2012)美国著名的影评人 作者论的坚定支持者 萨里斯:好莱坞像丛林,其中具有特殊个性的导演是一棵树。 新的导演伦

波布克,美国电影理论家 《电影的元素》: 1题材的选择(人) 2剧本结构

3画面(构图 照明 和摄影机的移动) 4演员表演 5剪辑

6辅助元素(音乐、音响效果、光学效果)

中国第四代导演:谢飞、郑洞天、张暖忻 ——题材都是善良的小人物 《巴山夜雨、城南旧事、黑骏马》

第五代电影:八十年代中期崛起。《黄土地、一个与八个、猎场札撒、盗马贼》 西北、边疆、非汉族,弘扬少数民族生命力,黄土地——文化反思和批判

第六代导演:贾占岢、张元、王小帅——小知识分子,吸毒,文艺青年《小武》,强调个体权利,个体意识精神 《小武》纪实风格

第三十七集

《赛德克巴莱》的音乐表现在无形中有反省的作用,矛盾,杀戮中的柔情 低度风格性或作者性

最具作者性导演当代:姜文《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 四种风格的电影美学 纪实性电影美学 戏剧化电影美学 现代主义电影美学 后现代主义电影美学

(一:纪实性电影美学-新现实主义-伊朗新电影-中国第六代导演 卢米埃尔兄弟:《水浇园丁》、《火车进站》

中国:《小武》《妈妈》《广场》《儿子》《安阳婴儿》新纪录运动(吴文光等)《流浪北京》《江湖》《疯狂英语》《北京的风很大》“纪实的补课”

二、戏剧化电影美学-苏联蒙太奇学派-好莱坞电影-中国五六十年代电影-“样板戏” 三、现代主义电影美学: 先锋电影-表现主义电影-法国新浪潮-欧洲艺术电影(意大利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瑞典伯格曼)-中国的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 《广岛之恋》《四百下》《第七封印》《筋疲力尽》《八部半》《红色沙漠》 ‘

风格化、表现主观性、自我意识、幻觉和潜意识/个体生存的危机、异化、存在主义/《冬春的日子》《苏州河》《悬恋》《巫山云雨》

四、后现代主义电影美学:新好莱坞-后现代电影 《邦妮和克莱德》《飞越疯人院》《不准掉头U形拐弯》《天生杀人狂》《低俗小说》《疾走罗拉》《猜火车》/《三毛从军记》《寻枪》《北京杂种》 )

一、纪实电影源头与奠基:

卢米埃尔兄弟:《火车进站》、《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风光影片”; 英国布赖顿学派

纪录电影:维尔托夫“电影眼睛派”、 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

格里尔逊“英国纪录电影学派”(剧情片、纪录片、实验片三大类的划分) 《特持摄影机的人、北方的纳努克》 二、发展与对戏剧化的纠偏:

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偷自行车的人》、《罗马11点》、《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一种人道主义’

2、巴赞和克拉考尔的理论总结与阐发

3、新奇观---伊朗新电影:《谁能带我回家》、《小鞋子》《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橄榄树下》、《生生不息》

简单朴素、日常生活化、平淡而有味、富有象征和折射性、含蓄而沉稳的东方风格、儿童与女性、重复策略。

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4、中国: 第四代导演:纪实的补课《邻居》

第五代导演:影像美学的崛起与纪实补课的中断。《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 第六代导演、新纪录运动:《冬春的日子》、《悬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