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浪漫主义史学的特征内涵及影响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浅析浪漫主义史学的特征内涵及影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426750f7cd184254b353537

浅析浪漫主义史学的特征内涵及影响

摘要:浪漫主义史学在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大地上风行一时。本文通过论述浪漫主义史学的特征及影响,全面阐述浪漫主义史学思想的内涵,表明浪漫主义史学在西方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已经它对西方整个史学发展进程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浪漫主义;特征;内涵;影响

浪漫主义的理论策源地在德国,但在文学上成就最高的却是英、

法两国。欧洲的浪漫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法国的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开始引介德国的浪漫主义理论。第二次高潮则从英国诗人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这一时期法国文坛相对沉寂,但也有拉马丁和维尼等才华横溢的诗人。此外,意大利的白尔谢、曼佐尼以及德国的霍夫曼等人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浪漫派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三个高潮发生在法国,约从1827年至1848年,以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维克多?雨果为代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思潮也波及俄国、东欧和美国,在美国产生了梅尔维尔、惠特曼等浪漫主义大师。1848年

以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基本结束,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却并没有销声匿迹,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

浪漫主义史学从19世纪初开始就取代了理性主义史学而占据西方史坛的主导地位,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简而言之,它反映了欧洲社会各阶层对法国大革命的失望和反感,同时又是自拿破仑战争以来蓬勃发展起来的民族主义情绪的体现。 法国革命过程中的过激行为与革命后的冷酷现实,粉碎了18世纪理性主义者许下的“理性国家”、“博爱社会”、“持久和平”等美好诺言,使得对现实深感绝望的各界群众普遍产生了对理性主义及其宣扬的民主制度的怀疑和厌恶,唤起了人们对中世纪宗法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此同时,大革命中过火的非基督教运动也激起了人们的宗教情绪。所有这些都为浪漫主义思潮的传播与蔓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开始于1792年的法国革命战争、而后在拿破仑时代扩大到整个欧洲全境的长期战争,导致了欧洲各国民族主义思想的崛起,使得人们不再相信18世纪理性主义者津津乐道的“世界主义”,于是浪漫主义的民族情绪得以迅速取代流行于18世纪的“世界人性一致”的观念。

法国大革命过程中形势的瞬息万变、以及它所引起的欧洲社会的剧烈变革,促使了人们思想方法的转变。理性主义的思想方法是形而上学的、缺乏历史感,它是社会历史发展速度相对平缓的产物。法国大革命极大地加快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在一代人的

时间内消灭了延续了千年的封建制度,使得整个欧洲的社会面貌大为改观。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们第一次得以目睹社会大变革的始末,亲身体验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性”和“联系性”,而这正是18世纪的人们所根本无法想像的。正如梯叶里所言:“我们19世纪的每个孩子都比??伏尔泰更明了什么是起义和征服,什么是帝国的瓦解、王朝的倾覆和复辟,什么是民主革命和接踵而来的反动”。所有这些都促使人们抛弃理性主义者的那种反历史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开始注意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过去,从而更加重视对具体的历史过程展开研究。

由此可见,进入19世纪以后,浪漫主义思潮之所以来势凶猛、迅速席卷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是因为它适应了欧洲不同社会阶层的心理需求,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从史学发展上来看,浪漫主义史学的特征,就是对18世纪理性主义史学的反叛,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一,强调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理性主义史学对教会统治、宗教迷信和神学史观进行了深刻而无情的揭露批判,将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开始的史学世俗化进程推向了高潮;但是它却在鄙视中世纪的同时,对中世纪采取了非历史的态度,全盘否定了中世纪的存在价值及其客观性。而浪漫主义史学则肯定了中世纪的存在价值,强调了中世纪与近代之间的连续性和联系性,浪

漫主义史学家们甚至都不同程度地将中世纪理想化,而且都还带有比较强烈的宗教情绪和神学史观,以致于造成了宗教思想的一度回潮。

其二,强调史学家在历史研究中的直觉与情感的作用。理性主义史学崇尚理性的绝对力量,强调对历史过程进行理性的和批判性的思考,力图揭示出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历史发展的规律,因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研究历史哲学的主张。而浪漫主义史学则崇尚历史学家个人的直觉和情感对历史研究的必要性,夸大历史人物个人的作用,热衷于对历史情景进行形象性的描绘以抒发个人的激情,反对研究历史哲学,不屑于对历史过程作冷静分析,否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其三,强调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民族性和民族特征。理性主义史学在“世界人性普遍一致”思想的指导下,强调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规律,主张写人类史和文化史,试图建立一套包括各个民族在内的世界历史体系。而浪漫主义史学则强调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否认世界历史的共性,热衷于写作民族史和国别史,并开始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种族主义的倾向,完全漠视非欧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