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3f55c3667ec102de2bd89a9

能力提升

4.公路旁有许多加油站,其中极少数违法经营者往汽油或柴油中加入水,谋取暴利。请你设计一个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水的探究实验,帮助消费者揭穿违法经营者的骗人伎俩。

答案:取少量汽油放入试管中,再加入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或蓝色的无水氯化钴,若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或蓝色的无水氯化钴变成红色,则说明汽油中含有水分。 第六节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前预习】

1.我国是水资源 短缺 的国家,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淡水占有量的 1/4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 不均匀 ,时间分配 不均匀 。

2.水体污染是指排放到水中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水体的 自净能力 ,并且造成了危害 人体健康 和破坏 生态环境 的现象。 【课堂学习】 例1 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我国水资源丰富,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第六位;

B.河流水、淡水湖泊及沼泽土壤中的水占了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C.世界水资源除沙漠地区外分布比较均匀; 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解析:地球上的淡水储量仅占总水量的2.5%,而目前难以利用的淡水则占了99.7%,余下的0.3%才是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而这些淡水资料从总体上来说仅占地球总量水的十万分之七左右。而目前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不仅沙漠地区稀少,其他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如美国夏威夷州考爱岛的威阿利山,每年雨天达到350天,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年降水量却小于200毫米。因此本题答案是D。 【课后提高】 基础巩固

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A )

A.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B.南多北少,西多东少 C.北多南少,东多西少 D.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2.近年来一些大城市纷纷出台措施,禁止含磷洗衣粉在市场上出售。这项政策的目的是( C ) A.防止大气污染 B.减少重金属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C.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D.以上都是这项政策的目的 3.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是( C )

A.工业废物的任意排放 B.大量推广农药、化肥

C.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D.生活垃圾和污水任意倾倒 4.下列对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我国有丰富的水资源,因此不会发生缺水危机 B.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C.水是最常用的一种溶剂 D.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 5.下列举措不是为了节约用水的是 ( D )

A.用喷灌的方式给草坪浇水 B.控制抽水马桶水箱的大小 C.西北地区禁用自来水洗车 D.建造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6.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变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赤潮是水体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的缘故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7.泉城济南,景色秀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与保护环境的倡导不相符的是( C )

①污水排入大明湖 ②随意丢弃方便袋 ③植树种花搞绿化④禁用含磷洗衣粉 ⑤护城河旁烧垃圾

A.只有①⑤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②⑤ D.只有③④ 能力提升

8.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的分布规律是( A )

A.夏多冬少 B.西多北少 C.冬多夏少 D.西多东少

9.今年,我市旱情比较严重,水资源紧缺。有关部门呼吁,人人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下列节水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D ) A.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 B.推广使用节水龙头 C.工业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D.少喝水,不洗澡

10. 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D )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11.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 淘米水浇花(合理答案均可) 。

第一章 章末测试 (时间:45分 总分:10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水作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渗透在人类生存发展的方方面面,波光粼粼的美丽湖泊,汹涌澎湃的广阔大海,峻峭陡直的南极冰川,多姿多彩的水世界丰富了环境。地球上的水的存在状态有( D )

A.固态 B.液态 C.气态 D.以上三态都有 2.以下现象不能说明大气中有水的是( B )

A.夏天自来水水管上有小水滴滴下 B.放久的食物风干了 C.夏天从冰箱里拿出雪糕,会发现雪糕上冒“白气” D.冬天室内的玻璃窗上蒙有一层小水珠 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B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 4.冬天教室里人很多,时间一长往往会在玻璃窗的玻璃内表面覆盖一层水。这是由于水的下列哪个过程造成的( B )

A.蒸发 B.液化 C.熔化 D.升华

5.取用块状固体药品,通常用( A )

A.镊子 B.药匙 C.纸槽 D.用手拿 6.将在酒精中的温度计抽出来,它的示数将( D ) A.一直升高 B.一直下降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下降在升高

7. 现有一组物质:汽水、酒精溶液、碘酒。下列物质中可以和此组物质归为一类的是(C ) A.黄河水 B.蒸馏水 C.食盐水 D.冰水混合物 8.关于升华和凝华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升华和凝华都需要吸热 B.升华和凝华都放热 C.霜是水蒸气液化而来的

D.箱子里的樟脑球,时间一长变小了,这是樟脑球升华的结果 9.比较一杯盐水中各部分的咸淡,正确的是( C )

A.上面最咸,下面最淡 B.上面最淡,下面最咸

C.各部分咸味一样 D.可能一样咸,也可能某部分较咸

10.夏天有人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面,希望牛奶不会很快变质,这种做法( C )

A.错误。包着湿毛巾反而使牛奶更难散热,使牛奶更易变质 B.无意义。因为毛巾和牛奶的温度相同,不能防止牛奶变质

C.正确。湿毛巾中的水分蒸发从牛奶瓶吸热,有降温的作用,使牛奶不易变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一杯水,倒去一半,剩下的水( A )

A.密度不变,质量、体积减半 B.密度、质量、体积都不变 C.密度、质量、体积均减半 D.密度、质量不变,体积减半 12.渔民在海上作业,遇到淡水用完最好怎么办( D ) A.喝海水 B.赶快返航

C.将海水蒸馏成淡水 D.吃海生动物得到水

13.目前有些厕所安装了热风干手机,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

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D )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14.北方严冬季节,连续几天晴天,湿衣服晾出去后会立即结冰,但过几天后衣服也会干,

这种现象是( C )

A.汽化 B.蒸发 C.升华 D.凝华 15.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均为吸热的是( C )

A. 熔化,液化,汽化 B. 液化,汽化,升华 C. 汽化,升华,熔化 D. 凝固,液化,凝华

16.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

盆放在房子里,两盆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 B )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 B.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C.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低; D.必须用温度计测量后才知道。

17.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进行 B.蒸发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 C.沸腾时需用吸热,而蒸发时不一定要吸热 D.蒸发和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18.欲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达到饱和,可采取的措施是( A ) A.增加溶质 B.增加溶剂

C.升高温度 D.加入同温度的氯化钾饱和溶液 19.在下列四种情况中,水循环最活跃的地区是( C )

A.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B.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C.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D.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20.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D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

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1.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存在于 河流湖泊和沼泽土壤 中,它们仅占地球上淡水资源

的0.3%。而绝大多数的淡水存在于 冰川 和岩层深处的地下水 中,人类难以利用。

3 33

22.4℃时,水的密度是1.0 × 10 千克 / 米,它表示的含义是4℃时,1米的水,

3

它的质量是1.0 × 10千克 。

23.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的__液化__ (填物态变化名称) __放__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冬季在空调房间里,人们也常会放盆水,这是利用水的_蒸发_ (填物态变化名称)来提高房间里的空气湿度。

24.做电解水的实验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_导电性 __性。右端(正极)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_氧气___,左端(负极)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_氢气 ,电解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____水 ——→ 氢气 + 氧气__。电解水说明水是由__氢氧元素____组成的。 25.检验我们使用的酒精灯中的酒精是否含有水,可以取少量酒精于试管中,

加入无水硫酸铜 后变蓝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硫酸铜 + 水 ——→ 水合硫酸铜 。 26.由于流入大量的污水(含丰富的氮、磷、钾)后使 水体富营养化 ,引起藻类等水生植物过度繁殖,从而使水体出现缺氧状态,导致鱼类等水生动物大量死亡。

27.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你从中获得的信息有:__t1℃时,a和b的溶解度相同_; _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__。(其他合理也可)

28.氢氧化钠溶于水要 放出 热量,而硝酸铵溶于水要 吸收 热量,说明物质在溶于水的过程中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9.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液化___现象,雾状的“白汽”实际是 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 小水珠 ,玻璃片的温度将_升高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水蒸气遇冷液化放出热量 。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