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有答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有答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3b14dd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dd

A.《孙武传》

B.《孙子兵法》 C.《论语》 D.《孙膑兵法》 【考点】百家争鸣.

【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解答】《孙武传》是后人根据孙武的事迹编写的著作;苏州的穹窿山历史悠长,人文景观丰富,集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于一身,孙武隐居在此,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有“天下第一兵书”之称.《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最著名中原军事著作之一,作者是孙膑.孙武在苏州的穹窿山的完成了一部被誉为“天下第一兵书”著作是《孙子兵法》. 故选B.

二、连线题 27.连线:

【考点】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知识点.

【解答】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率领齐国军队与魏国军队进行了桂陵之战.商朝末年,姬发带领周军与商军进行了牧野之战,商军阵前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朝灭亡.城濮之战中,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诱敌深入,打败了楚军,从此,晋文公成为中原的霸主.长平之战中,赵国任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与秦军进行了长平之战,赵军战败.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法抵挡秦国的进攻. 故答案为:

三、材料分析题

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

第13页(共17页)

材料二:丹朱是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尧的长子。因为丹朱个性刚烈,欠和顺及政治智慧,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给了舜。 ──根据《史记 五帝本纪》(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哪位历史人物?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乱”的战役是什么?这一战役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

(4)上述材料中的“轩辕”、“尧”和“舜”的共同点有哪些? 【考点】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尧舜禹的“禅让”.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黄帝历史贡献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涿鹿之战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禅让制的知识点.

(4)本题是综合、概括性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答】(1)由材料“中华开过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可知材料一是孙中山对黄帝的颂扬.材料一中的“轩辕”是指黄帝.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制造舟车等,被后世尊称为“人文初祖”.

(2)相传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乱”的战役指的就是涿鹿之战.涿鹿之战以后,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3)由材料“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已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禅让制.禅让制的实质是一种原始的民主推举首领的制度.

(4)本题是综合、概括性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例如:“轩辕”、“尧” 和“舜”都生活在黄河流域;都是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都具有高尚的品质,都受到百姓的爱戴敬仰. 故答案为:

(1)黄帝;人文初祖.

(2)涿鹿之战;历史影响: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3)禅让制.

(4)共同点:传说中的人物;生活在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爱戴及后人敬仰.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

材料二:晋文公做了国君以后,他整顿、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1)齐桓公和晋文公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

(2)有人说:“齐国凭借政治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地位”,你觉得齐国凭借的“政治威势”是什么?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3)大国争霸产生哪些影响? 【考点】春秋五霸.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

第14页(共17页)

(3)本题考查春秋争霸的影响. 【解答】(1)由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令受其赐.”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管仲改革的知识点.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基础.因此材料一中“桓公”是齐桓公,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个霸主,晋国战败了楚国,确立晋国的霸主地位,齐桓公和晋文公生活在春秋时期.

(2)秋时期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齐国很快富强起来;齐桓公稳定内政以后,又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各诸侯国在葵丘会盟时,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晋文公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注重发展军队,最后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从此,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3)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彼此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但是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势力,促进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融合,加强了统一的趋势,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 故答案为:

(1)春秋时期.

(2)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原因:都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注重发展军队.(任意两点)

(3)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是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形成较大的国家,出现局面统一趋势.

30.这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示意图。

(1)它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2)这个水利工程在当时的哪个诸侯国?在今天我国的哪个省份?因这个伟大工程的存在而该地区又获得了什么美誉?

(3)它为什么会在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呢? 【考点】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 【解答】(1)观察图片可知,这是都江堰,这是战国时期李冰修筑的.

(2)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在四川岷江中游主持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采取了中流作堰的方法,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这样就控制了岷江激流,免除了水灾,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3)据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防洪、灌溉并举;工程重在疏导,维护了生态平衡;代表了当时水利工程最先进的水平;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灌溉土地上千万亩,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所以都江堰会在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15页(共17页)

故答案为: (1)李冰.

(2)秦国; 四川; 天府之国.

(3)防洪、灌溉并举;工程重在疏导,维护了生态平衡;代表了当时水利工程最先进的水平;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灌溉土地上千万亩,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 (任意两点即可)

3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1)春秋时期的哪一史实被誉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各个学派间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形成了什么样的学术繁荣局面?

(3)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二】某电视台要招聘一些栏目主持人,有下列三人最后入围。 入围人员:庄子韩非墨子 节目类型:A、《人与自然》B、《法制空间》C、《军事天地》 D、《爱心世界》 E、《教育论坛》

(4)请你给他们安排最合适的主持节目。(只需填序号,3分) 庄子﹣﹣ A 韩非﹣﹣ B 墨子﹣﹣ D 【材料三】阅读如图

(5)如图内容是东汉时童子魏照每天为老师郭泰洒扫庭除(打扫庭院).对魏照的做法,你怎么看?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 【分析】(1)本题考查牛耕. (2)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3)本题考查儒家思想和孔子. (4)本题考查庄子、韩非和墨子. (5)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牛耕,到战国时,牛耕使用范围扩大.牛耕的使用,使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第16页(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