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浠借瘯鍗峰悎闆?姹熻嫃鐪佸崡浜競鍚嶆牎楂樹腑2019骞寸墿鐞嗛珮涓涓嬪鏈熸湡鏈ā鎷熻瘯鍗?- 鐧惧害鏂囧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10浠借瘯鍗峰悎闆?姹熻嫃鐪佸崡浜競鍚嶆牎楂樹腑2019骞寸墿鐞嗛珮涓涓嬪鏈熸湡鏈ā鎷熻瘯鍗?- 鐧惧害鏂囧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36a54b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6

C. 第1.5s内推力F做的功为2W D. 第2 s内推力F做的功 =3W 【答案】BD 【解析】

A、第1 s内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在推力方向没有位移产生,故做功为0,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第3 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F=2 N,故

,第2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由v-t图像知,第2 s内物体的位移,故B正确;

C、第1.5 s时物体的速度为1 m/s,故推力的功率为3 W,故C错误; D、第2 s内推力F=3 N,推力F做功D正确; 故选BD。

【点睛】根据V-t图和F-t图可知:第1s内推力没有克服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一直静止没有运动;第2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第3s内做匀速运动可知此时求得各选项的结果。 二、实验题

13.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前行。打点计时器工作的频率为50Hz。

,根据功、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公式可

,故第2 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

,故

(1)实验中木板略做倾斜,这样做______。 A.是为了释放小车后,小车能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加速运动

(2)实验中选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后释放,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

,第2次挂2条橡皮筋时

……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吋由打点计吋器打出的纸带测

出,根据第4 次的纸带(如图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_______m/s。

(3)如果

的猜想是止确的,则作出

的图像应是_____。

【答案】 (1). C; (2). 2; (3). 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解析】

(1)使木板稍微倾斜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能够做匀速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由纸带后半部分相邻两点间距离相同,可知小车开始做匀速运动,可求得(3)若

,由函数关系可知W-v图像应该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2

14.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2.00kg的重物由静止自由下落,带动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距离单位为cm。(g=9.8m/s)(所有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

(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________m/s2。

______J。势能减少量

___J。

(2)从起点0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增加量(3)通过计算,数值上

小于

,其主要原因为_______。

【答案】 (1). 3.11; (2). 9.67; (3). 9.72; (4). 下落过程中由阻力的影响; 【解析】

【分析】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从而求出动能,根据功能关系得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重力做功的数值; 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推论可得(2)从O到B点的动能增加量为

,势能减小量为

(3两者在数值上不相等,这是因为物体下落过程中受阻力作用。 三、计算题

15. 在真空中的O点放一个点电荷电荷

;静电力常量

,直线MN通过O点,OM的距离

,如图,求:

, M点放一个点

(1)在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M、N两点哪点的电势高?q在M、N两点哪点的电势能大? (2)q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 (3)点电荷Q在M点产生的场强。

【答案】(1)M点电势高。Q在N点的电势能大(2)

方向由M指向O(3)

方向由M指向

N 【解析】

【详解】(1)沿着电场线电势在降低,所以M点电势高.负电荷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高所以q在N点的电势能大.

(2)根据库仑定律可知:(3)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可知

=2.0×10-8 N, 方向由M指向O

N/C=200 N/C, 方向由M指向N

求电场

【点睛】沿着电场线电势在降低,而且负电荷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大,会利用电场的定义强度的大小。

16. a、b两颗卫星均在赤道正上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为近地卫星,b 卫星离地面高度为3R,己知地球半径为R,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a、b两颗卫星周期分别是多少? (2) a、b两颗卫星速度之比是多少?

(3)若某吋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赤道同--点的正上方,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两卫星相距最远? 【答案】(1)【解析】

【分析】根据近地卫星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求得地球质量,然后根据万有引力做向心力求得运动周期;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做向心力求得两颗卫星速度之比;由根据相距最远时相差半个圆周求解; 解:(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对地面上的物体由黄金代换式

(2)速度之比为2 ;

a卫星

解得

b卫星

解得

(2)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a卫星

解得

b卫星b卫星

解得

所以

(3)最远的条件解得

17. 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圆形导轨在B点连接,导轨半径R=0.5m,一个质量m=2kg的小球在A处压缩一轻质弹簧,弹簧与小球不拴接。用手挡住小球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Ep=49J,如图所示。放手后小球向右运动脱离弹簧,沿圆形轨道向上运动恰能通过最高点C,取g=10m/s。求:

2

(1)小球脱离弹簧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从B到C克服阻力做的功; (3)小球离开C点后落回水平面时的动能。 【答案】(1)【解析】

【详解】(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Ep=v1=

① =7m/s ②

(2)

(3)

(2)由动能定理得-mg·2R-Wf=

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故由②③④得Wf=24 J (3)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

(2)

故本题答案是:(1) (3)

【点睛】(1)在小球脱离弹簧的过程中只有弹簧弹力做功,根据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和动能定理可以求出小球的脱离弹簧时的速度v;

(2)小球从B到C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阻力做功,根据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得到小球在最高点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