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藏当代新闻传播事业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1西藏当代新闻传播事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2c16a44767f5acfa1c7cde7

一是川藏道。雅安-泸定-康定-巴塘-昌都-拉萨-尼泊尔-印度。一是滇藏道。普洱(滇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大理-丽江-中甸-德钦-察隅-昌都-洛隆-林芝-拉萨,再经由江孜、亚东,分别到达缅甸、尼泊尔、印度。在主线以外,还密布着大大小小的茶道,将藏、川、滇大三角紧紧联结在一起。

27身份特殊的信息传播者

1.西藏朝贡使者2.清王朝驻藏大臣 28文字传播

1.文告2.书册3.碑记4.摩崖石刻 29元明清时期信息传播的基本特点

1.信息传播的频率明显加快2.信息传播的途径多样化3.文字和驿邮成为传播的主流 4.古代传播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30西藏古代信息传播的基本评价

1.构建了西藏独立的信息传播框架,形成了独特的传播品质2.在民族文化的沐浴中,西藏古代信息传播具有浓郁的西藏文化色彩3.在特殊的政治、历史的合力作用下,西藏古代的信息传播既保守,又开放4.在西藏古代,并未诞生独立的新闻传播

第六讲 西藏近现代的新闻传播

[公元1907年《西藏白话报》创刊-1951年十八军创办《新闻简讯》前]

31西藏邮政传播的建立

(一)中央在藏主办国家邮政

古驿道全线:成都-康定-拉萨-江孜-亚东(二)西藏地方自办的邮政 (三)英、印等国在西藏所办的“客邮”(四)邮政的信息传播功能 32、西藏近现代的报业

(一)西藏域内:《西藏白话报》的创办

清政府驻藏大臣联豫于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在拉萨创办 (二)西藏域外:《藏文白话报》的创办

这里所指的“域外报纸”,是指创办在西藏本土以外,以藏、汉文印刷,针对西藏,或对西藏产生过一定影响的报纸。

(三)西藏域外涉藏报刊概述 33西藏广播事业的开始和延续

(一)西藏广播事业的基础建设(二)福特在西藏的广播活动

福特从1948开始,花了一年的时间,建立了西藏的第一座无线电广播站——西藏广播电台(也称“拉萨电台”),西藏第一次可以向外界广播了。 (三)西藏接受域外广播的情况 34西藏近现代新闻事业的基本特点

1.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典型的新闻现象和模式,但就总体而言,既未能形成体系,又不具

备连续性,影响力极为有限

2.虽受西藏域外的影响,但基本是孤立的3强烈的宣传色彩4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有醒目位置5.西藏域外媒体对西藏发生过直接而有限的影响

35西藏近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的不发达状态是由各种因素综合决定的

1.西藏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扼杀了现代新闻传媒形成的生机 2.不具备创办当代新闻传播的必须物质基础 3.没有良好的新闻市场 4.经济和语言的制约

36 第七讲 西藏当代报业的萌芽

[1951年十八军创办《新闻简讯》-1956年《西藏日报》创办前] 一、西藏当代报业的两支源头:《新闻简讯》、《草原新闻》

西藏当代新闻事业的建立,发端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途中创办的两份油印报纸——由四川挺进拉萨的18军所属的《新闻简讯》,以及自青海深入青藏高原的18军独立支队所属的《草原新闻》。1951年7月26日,这份被命名为《新闻简讯》的报纸便诞生在人民解放军的进军途中。它的创刊,成为西藏当代新闻事业的先声。1951年8月28日,《草原新闻》在18军独立支队在香日德召开进军西藏誓师动员大会之际,同日同地创刊。

二、从《新华电讯》到《西藏日报》:西藏当代报业由萌芽到建立

以新华社西藏分社的名义出了版油印小报《新华电讯》,其时为1951年11月12日(一说为1952年元月14日)。1956年4月22日,《西藏日报》与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同日诞生,显示西藏当代报业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37西藏当代报业萌芽期的若干特点

1.西藏当代报纸从一开始就在它的中心区域之外,选择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在远离西藏新闻本土的奇异状态下,孕育着它崭新的生命。

2作为新闻传播媒体,“萌芽期”的报纸媒介功能不断演进,臻于完整,为西藏当代报业的正式确立创造了条件。

3“萌芽期”的报纸肩负重大的政治使命,突出宣传功能和民族特色,形成了独特的价值取向,奠定了西藏新闻传播事业的革命传统。

4.高尚的志向和艰难的办报环境,铸就了西藏新闻工作者的不凡人格,这种敬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成为西藏当代报业史上的传统和珍藏。

第八讲 西藏当代新闻传播事业的确立

[1956年《西藏日报》创刊—1961年日报、电台编委会成立]

38西藏当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开端

1.西藏第一份省(区)级报纸——《西藏日报》的创办

1956年4月22日,《西藏日报》藏汉文版与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同年同月同日诞生。 2.“拉萨人民广播电台”(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建立 1958年12月28日,“拉萨人民广播电台” 39西藏当代新闻传播事业基本品质的形成

1.突出的政治地位2.强烈的统战色彩3.藏汉双璧的办报格局4.形象化的传播方式 5.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优势

第九讲 西藏现代藏语传媒的历史形态

40西藏藏文传媒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使命 首先,西藏可预见的受众90%以上是藏族僧俗民众。

其次,这是文化和传媒自然交融的产物。藏语言和藏民族的文化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正是凭借着这种语言媒介,民族文化才能够突破时空局限,形成为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

第三,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选择。在中国国家大格局中,西藏的战略和政治地位极为突出,维护西藏的民族团结、稳定、繁荣,就是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 41西藏藏语现代传媒发展的历史形态

1.报刊2.广播

西藏的藏语广播是与西藏广播事业同时宣告诞生的。

3.电视 西藏的藏语电视节目也是与西藏电视事业同时宣告诞生的。 4.藏语文艺文化传播

5.藏语对外广播 1964年2月14日,西藏第一个对藏语广播节目《对流落国外的藏族同胞广播》正式播出。

6.藏语节目译制 藏语电视节目的译制,主要是将汉语《西藏新闻联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翻译为藏文,以满足藏语《西藏新闻联播》的要求。 42藏语文艺文化传播

(1)电台 西藏人广播电台的藏语文艺广播的发展经历了初步繁荣——萧条冷落——解冻复苏——再度高涨的起伏发展变化等四个阶段。

(2)电视

(3)报刊 《西藏日报》藏文版副刊名为“纽萨”,藏文本意是“新竹”。

42文艺类节目是西藏电台代表性节目之一,主要设置音乐、戏曲、曲艺、广播剧和专题文艺等

43西藏电视台文艺节目主要有:——《七色窗》。藏语版1999年10月开办,在藏语卫视节目中播出。

——《每周一歌舞》。

——综合文艺。 ——藏语电视剧。

44西藏藏文传媒机制的建立,有如下几个显著标志:1.具有明确而稳定的指导原则2.建立起“藏汉双璧”的基本构架3.建立了专门的翻译、译制机构4.拥有数量充分、素质较高的藏族新闻工作者群5.形成对外交流和传播模式

45西藏藏文传媒传播的基本特点

1.藏语传媒与汉语传媒在整体上保持着一致性2.拥有独特的受众3.具有独特的宣传风格4.在藏汉双璧式的格局中,藏语传媒既与汉文传媒密切关联,但同时又保持着独立性。

46具有独特的宣传风格

(1)在内容上贴近藏族受众生活,注意接近性,体现出传播价值。

(2)在编采播写形式上体现藏文传媒的独立性和特色,为藏族受众所喜闻乐见。 (3)在语言风格上,努力体现民族特色,以吸引读者。 47西藏藏文传媒面临的挑战和历史机遇

1.“以藏文为主”,优先发展藏语传媒的战略并未真正落实2.藏汉文传媒之间的隔膜日益加剧3.藏文传媒质量整体不高

4.藏文传媒受众正在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