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1d858acbcd126fff7050be0

6.2.7 绿化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评价总分值为 10 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 采用节水灌溉系统,得 7 分;在此基础上设置土壤湿度感应器、雨天关闭装置等节水控制措施,再得 3 分。 2 种植无需永久灌溉植物,得 10 分。

6.2.8 空调设备或系统采用节水冷却技术,评价总分值为 10 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 循环冷却水系统设置水处理措施;采取加大集水盘、设置平衡管或平衡水箱的方式,避免冷却水泵停泵时冷却水溢出,得 6 分。 2 运行时,冷却塔的蒸发耗水量占冷却水补水量的比例不低于 80%,得 10分; 3 采用无蒸发耗水量的冷却技术,得 10 分。

6.2.9 除卫生器具、绿化灌溉和冷却塔外的其他用水采用了节水技术或措施,评价总分值为 5 分。其他用水中采用了节水技术或措施的比例达到 50%,得 3 分;达到 80%,得 5 分。

Ⅲ 非传统水源利用

6.2.10 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评价总分值为 15 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 住宅、办公、商场、旅馆类建筑:根据其按下列公式计算的非传统水源 利用率,或者其非传统水源利用措施,按表 6.2.10 的规则评分。

式中:Ru――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Wu――非传统水源设计使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使用量(运行阶段),m3/a;

WR――再生水设计利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3/a; Wr――雨水设计利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3/a; Ws――海水设计利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3/a; Wo――其他非传统水源利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3/a Wt――设计用水总量(设计阶段)或实际用水总量(运行阶段),m3/a。

注:式中设计使用量为年用水量,由平均日用水量和用水时间计算得出。实际使用量应通过统计全年水表计量的情况计算得出。式中用水量计算不包含冷却水补水量和室外景观水体补水量。

表 6.2.10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评分规则

注:“●”为有市政再生水供应时的要求;“○”为无市政再生水供应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