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f10740c805087632311212b3

吨,铜10万吨,钼50万吨,铅锌300万吨,钨10万吨,铝土矿(Al2O3)1000万吨,钒(V2O5)100万吨,锰矿石量510万吨,铁矿石量5亿吨,水泥用灰岩5亿吨,滑石100万吨,瓦板岩600万立方米,岩盐2000亿吨。新发现重要矿产地10-15处,提供矿产勘查基地3-5处。

适时开展优势矿产钒、铅、锌、钼、金、岩盐、水泥用灰岩等专项勘查规划。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步入集约有序的良性轨道,矿业权市场规范运作,矿业总产值稳步增长。主要矿种开采总量符合全国规划分解目标及我省主要矿产品预测需求。到2010年煤炭产量达1.8~2.6亿吨, 地热水1000万立方米,钼矿石1500万吨,锑(金属)3000吨;经整合 矿山总数减少35~40%,大、中、小型矿山比例调整到3∶4∶93;最低开采规模、开采年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三率”及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新投放探矿权约230个,采矿权约120个;矿业(采选)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比“十五”末提高108%。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力度加大,历史遗留的突出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基本得到整治,矿山地质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实行严格的新建矿山环境准入和环境保护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减少因采矿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矿山“三废”达标排放。综合治理尾矿库环境隐患,推行清洁生产,降低产污强度。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得到全面治理,新建和在建矿山开采造成破坏的土地全面得到复垦利用,历史遗留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率达25%,土地复垦率达25%。

5、矿政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开展矿产资源储量利用调查,摸清矿产资源家底;依法进行矿产资源整合;推进矿山储量动态监管;用法规、规划、行政等手段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进行科学有效地宏观调控;建成一支务实廉洁、依法行政、权威高效的矿政管理队伍。

(三)2015年规划目标

1、基础地质调查继续加强。继续开展1∶20万区域重力调查,完成

13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16幅,完成1∶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18幅。

2、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进一步加强。新发现矿产地10—20处,提供勘查基地5处,新增查明资源储量进一步增长,新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接替区2~3个。煤炭开采总量控制在1.9~3.5亿吨,钼矿开采总量控制在1700万吨,矿业(采选)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山总数在2010年基础上减少17%,大、中、小型矿山比例调整到4∶6∶90;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与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在2010年基础上各提高3~5个百分点;新投放探矿权约200个,采矿权约80个。

4、矿山地质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35%,土地复垦率达到30%,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得到全面治理,新建和在建矿山破坏的土地得到全面复垦。 (四)2020年规划目标

1、基础地质调查程度明显提高,重要矿产资源的勘查和“攻深找盲”取得突破。新发现矿产地10~15处,新增查明资源储量在2015年基础上稳步增长。煤炭开采总量控制在5.3亿吨,钼矿开采总量控制在2000万吨,矿业(采选)总产值达到6000亿元以上。

2、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矿产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矿山总数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减少15%,大、中、小型矿山比例调整为5:7:88。“三率”指标达到西部省份先进水平。

3、矿山地质环境明显改善,绿色矿业格局基本建立。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60%,土地复垦率达到35%。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得到全面治理,新建和在建矿山的破坏土地得到全面复垦。建立和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4、矿产资源管理能力与水平明显提高,规范的矿业权市场基本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有规、调控有效、监督有力的局面基本形成。

14

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一、区域布局

以陕西省地质特点与矿产资源禀赋条件为基础,根据我省地质调查评价和矿产资源勘查现状,适度超前的合理部署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调查评价和矿产资源勘查。全面规划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布局,统筹兼顾各类矿产资源的勘查,突出能源与非能源重要矿产和重点成矿区带的勘查工作,争取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一)陕北地区

紧紧围绕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加快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煤层气、岩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重点加强神府新民、榆神、榆横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的勘查工作。全面推行各类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勘查与综合评价,特别是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膨润土、高岭土的综合勘查。鼓励油盐兼探。继续加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和严重缺水地区的地下水调查评价与勘查,全面开展重点开发建设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二)关中及渭北地区

依托关中—天水经济区和黄陇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快煤、地热、煤层气、油页岩及非金属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与勘查,重点加强渭北、彬长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煤炭、小秦岭地区金矿和关中地区地热的调查评价与勘查。继续开展渭北旱塬等严重缺水地区的地下水调查评价和勘查,加快实施城市、重要工业基地和其它重要基础设施应急供水水源地的勘查。

(三)陕南秦巴山区

加强凤(县)太(白)地区铅锌矿、勉(县)略(阳)宁(强)地区多金属矿产、南郑地区的铅锌矿、山(阳)柞(水)镇(安)旬(阳)地区铅锌及多金属矿产、安康地区黑色岩系铜金矿、山阳—商南地区以钒为主的多金属矿产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积极开展大、中型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圈边探底扩大规模的勘查工作。

15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一)基础地质调查

2010年前,开展潼关—丹凤地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调查面积31000平方千米;在陕南重要成矿区带中开展33个图幅的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面积13383平方千米;完成陕南地区平利幅和关中、陕北11个图幅的1:20万区域重力调查,面积87650平方千米;在关中以南地区开展52个图幅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面积20256平方千米;开展1:25万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1:5万矿产资源调查、1:5万矿山动态监测、1:10万地下水监测遥感解释;选择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县(市)开展1:10万遥感影像图的编制工作。

2011~2015年,在陕南重要成矿区带中开展16个图幅的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面积5608平方千米;继续开展剩余图幅的1:20万区域重力调查;在关中以南地区继续开展18个图幅的1: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面积7377平方千米。

重点开展晋陕蒙(陕西部分)能源成矿带矿产开发多目标遥感调查,开展全省基础地质图件更新、新一轮成矿区划和“攻深找盲”新勘查技术方法研究等专题工作。 (二)重点调查评价规划区

规划21个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区和18个重点调查项目,其中国家级重点调查评价区5个,其余为省级重点调查评价区。涉及的矿种有∶煤、油页岩、煤层气、地热、氦、铁、锰、钒、金、铜、铅、锌、钼、铝土矿、镍、钨、岩盐、磷、水泥用灰岩、制碱用灰岩、水泥配料用黄土和地下水等矿产。

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区是部署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的重点区域,主要部署公益地质工作。在统一规划部署下,由具甲级资质的地勘单位承担。

1、能源矿产:开展陕北侏罗系煤田靖定预测区的煤资源远景调查评价,查明该区的煤资源储量;开展子洲—绥德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页岩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