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辅导及习题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财务报表分析辅导及习题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fc912623e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6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开学第一课之一

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特点与教学目标

1、课程性质

财务报表分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会计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为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以“已经编成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围绕“财务报表的分析利用”展开。财务报表分析作为管理的分析工具可以广泛用于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和企业管理,但本门课程的重点是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而非各项管理本身。

2、课程特点

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 1.强调财务报表分析是连接统一的财务报表与各种使用目的的桥梁,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帮助报表使用人改善决策,重视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和报表使用人决策之间的联系。 2.强调财务报表分析的发展,它随着会计和管理的发展而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 3.强调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使用条件和结论的局限性,不夸大它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4.强调公认的、基本的概念、程序和方法,尽量减少不可靠、不成熟、不常用的内容。 5.在强调“分析”与“综合”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总体把握能力。 6.强调财务报表分析是一个“分析研究过程”,而非计算过程,针对特定企业、特定目的的分析程序要由分析者根据具体目的和可以收集到的资料来建立。本课程的先修课有:《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管理》和《管理学基础》。本课程以\已经编成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围绕\财务报表的分析利用\展开。本课程不讲报表的编制,以便和财务会计分清界限;也不讲财务报表以外的分析问题,以便和财务管理等其他课程分清界限。

3、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具备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能力。

(二)、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由于本课程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进而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考核上也要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和要求,即突出考察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及分析评价能力,而不应该引导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和理论条条。当然,这并不是说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不重要,而是通过对分析方法掌握情况及分析能力的考察,可以反映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及应用水平。

2、基本原则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就是要通过开放教育的形式探索一种有别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模式,而课程考核方式

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远程开放教育形式下,学生(特别是本科段的学生)大多是在职的成人,他们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的最大特点是有比较丰富的专业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而困难在于记忆力较差以及工学矛盾突出等方面。因此,电大开放教育的课程考核方式与内容设计就必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这种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设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考试改革方案时,贯彻了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体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基本理念,充分考虑成人在职学习的实际需求,突出本课程特点。 2.在体现总的教学目标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以此督促学生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积累,同时也把学生期末集中备考的压力分散到平时。3.既体现课程特点及教学要求,又在程序上尽量简化,便于实施(包括学生做和地方电大老师评阅以及中央电大的监控)。

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财务报表分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专科起点)会计学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是为会计学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具备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能力。

财务报表分析作为管理的分析工具可以广泛应用于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和企业管理,但本课程的重点是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而非各项管理本身。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

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本科阶段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其先修课程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等。本课程以“已经编成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围绕“财务报表的分析利用”展开。本课程不讲述报表的编制,以便和财务会计课程(包括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分清界限;也不讲述财务报表以外的分析问题,以便和财务管理等其他课程分清界限。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除文字教材应该力求通俗易懂、便于自学以外,电视录像课应充分发挥其特长,多用一些案例、图表、字幕等手段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各地方电大辅导教师除督促学生阅读教材和收看电视录像课以外,应特别注意对作业的批改和讲评,还有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课内学时72,4学分,一学期开设。电视录像课建议采用专题讲授形式,根据文字教材内容从各章中选择若干专题进行讲解(一个专题可以是一讲也可以是多讲)。按每讲25分钟设计,可安排25-30讲。

IP课件应根据教学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及需要进行安排,原则上可安排5-8学时(每学时50分钟)。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本课的教学媒体有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和IP课件。

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是学习本课程的基本依据。文字教材采用合一型,即除了全面、系统地介绍本课程的内容以外,还在各章的相应部分进行教学提示和重难点问题解析,并提出思考题和各种练习题。

2.录像教材。录像教材主要是对文字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进行讲解,以及对学习思路和方法进行提示与指导。特别是发挥电视的特长,对某些经典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3.IP课件。由于文字教材和录像教材都是在课程开出前制作完成的,是相对固化的教学媒体。而IP课件是在课程开出以后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讲解、作业讲评等,是一种可以在网络上灵活运用的流动的媒体。

此外,还将在“电大在线”学习平台上发布教学信息和教学辅导文本材料,开展实时教学活动,以及BBS讨论。

二、课程考核方案 1、.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使学生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基本方法开展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具体分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考核依据

本考核说明的制定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和印刷教材《财务报表分析》(潘爱香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及电视录像教材《财务报表分析》(潘爱香、王纪平主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本考核说明是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5.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种,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合成成绩的6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合成成绩的40%。形成性考核成绩与终结性考试成绩均达到60分以上(含60分),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二、考核方式与要求

(一)形成性考核 1.考核目的

加强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强各级电大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共同引导、指导和管理。

2.考核手段

形成性考核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 3.考核形式

形成性考核由记分作业和综合评价构成。 4.形成性考核各形式所占比重及计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按百分制计分,每次形考任务也按百分制计分。形考任务共5次,其中4次记分作业占85%,1次综合评价占15%。

5.考核要求

形成考核任务与要求

序次 形式 布置 提交

与内容 时间 时间 1

记分 第六 第十作业:偿债能周 周 力分析

记分 第十 第十作业:营运能周 二周 力分析

记分 第十 第十作业:获利能二周 四周 力分析

记分 第十 第十作业:财务报五周 八周 表综合分析

学习 第一 第十过程综合评价 周 九周

权重 20%

2 20%

3 20%

4 25%

5

15%

的题目占20%左右。 3.考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