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及十四经穴学术与临床相关问题讨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董氏奇穴及十四经穴学术与临床相关问题讨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f1fb8a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66

董氏奇穴及十四经穴学术与临床相关问题讨论

近年来各方面关切及学习董氏奇穴的很多,提出许多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但是由于董氏奇穴的流行。 也有一些颇为错误荒诞的怪穴散布在市面上,只能算是 x 氏奇穴,绝非董氏奇穴。 更有人将X氏奇穴当做对的,反把董氏奇穴当做错的,因此外面有很多人也就学了不少错误的东西,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作为董氏嫡传弟子,愿意就一些问题来与各位探讨一下。 对于十四经穴方面,也有人提出一些问题,皆由杨维杰医师亲自答覆,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研究及讨论 :

内容大要 :

倒马针法、牵引针法、董氏奇穴之穴位不应复杂化、治疗要简单化还要有发展

性、阴阳五行、同气相求、脏腑别通、针方相对、太极全息、易理卦象、天人合一与董氏奇穴、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对应体应、取象比类、绝针针法等。

2008年8月最新题目(第五回) 2008年7月最新题目(第四回) 2008年6月最新 题目(第三回) 2008年5月最新 题目(第二回) 2008年4月首次刊出(第一回)

2008 年 8 月最新题目 ( 第五回 )

一、问 : 有人说倒马的「倒」同「导」,有牵引作用,是这样吗 ? 答 : 这个说法很奇怪,如果把倒马当导马,那么这个「导」怕是会变成误导的导吧! 倒马的倒应是倒,而非导。 倒马没有 guiding 的意思,否则我写的牵引针法不就变成画蛇添足了吗,倒马在老师原书之本字为「回」,即回转之意,而非导引之意。 在一针之旁加一针能有什么导引作用呢 ? 其意义主要是在加强针感及倍数作用,绝非导引。 只因针法有导转回转之意,始称之微回马倒马。

会这样想,是因为未曾跟董老师亲自学习,未曾见过董老师第一本原著,也或许太天才,才会如此想,有想像力很好,但要根据历史及临床实际。 当年我写《针灸经纬》将倒马针法公诸于世,同时公开我自己研究的牵引针法时,老师仍健在,甚为称讃,足见老认为倒马与牵引是不同的两种针法观念。

若真要说倒马有牵引作用,那么『扎针时,每下一针、甚至一个意念或动作本身不都有牵引的作用吗? 又岂止是倒马才有牵引作用呢 ? 现在教授倒马及写倒马的很多,错误的真不少,读书及学习真要十分小心。

二、问:进针分天地人(浅中深)三部有何意义?

答: 《灵枢经?官针篇》说 : 「所谓三刺, …. 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 ... 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 《灵枢经?终始篇》说 : 「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

这种三刺法可以说是三才刺,即是分天地人,实际上就是浅中深三部,也就是说一个穴可分为浅中深三部,或称之为天地人三部,例如一个穴位深一寸半。 那么五分为天部浅部;一寸为人部中部;一寸半为地部深部。 一次浅刺至皮,皮为卫气所行,刺之可出阳气之邪;二刺刺至皮与分肉之间为营气之所行,刺之可出阴邪;三刺以入分肉 ( 分肉与筋有关,详见体应针法说明 ) 之间为谷气所行,刺之可调谷气及正气。 归纳之即 : 浅部天部泻阳部之邪,人部中部泻阴部之邪,地部深部扶谷气正气。

此外针刺分三部有另一种意义,浅部天部治疗近部局部病变,针刺至浅部天部,多治局部之病。 尤其新病,只有阳气损伤,刺之泻阳邪亦不必深刺。 中部人部治疗稍远处病,深部地部治疗更远处。 例如在四肢取穴刺至中部人部多可治躯干之病,刺至地部多可治远处四肢之病或较深之内脏病或久病,所谓 : 「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 ( 《灵枢?终始篇》 ) 」。 即以足三里为例 : 足三里可以治疗全身许多的疾病,针多深治什么病并未见资料记载,一般而言,刺足三里针五分至一寸在天部可治腿痛腿病,针至人部约针一点五寸可治肠胃中焦之病。 足三里深刺久留是治疗心脏疾病及气喘非常有效的穴位,这就要针到地部约二寸左右。 足三里治口眼歪斜也很有效,至少亦应针二寸,针尖向上斜刺效果尤佳。

在董氏奇穴原书之经穴篇的第一个穴「大间」穴「手术」部份就写着「针一分至二分治心脏病变,针二至三分治小肠病,疝气及膝痛。在第二穴「小间」穴也提出「五分针,针一分至二分治心肺病变,二分至二点五分治小肠气、疝气、膝痛」,又如地宗穴之手术:「针深一寸治轻病,针深二寸治重病」。 地士穴之

手术:「针深一寸治气喘、头痛,针深一寸五分治心脏病」。 都叙说浅刺治近部病远处治远部病。 这些虽只列举一部份,但其它的董氏奇穴也都有着这样的含义与内容。

三、问:所谓高明的医生不针患处,这是什么意思,能解说一下吗?

答:所谓「善用针者不针患处」,就是说一个好的针灸医生是不针患处的,事实上一般的针灸医生就应该具备这样的理解与技术,否则与护士打针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是把注射针改成针灸针罢了。 远处扎针这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早已多次提及,《灵枢终始篇》说: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 针灸第一赋《标幽赋》也说: 「交经谬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 左有病取右侧,同理右有病取左侧,这就是以阴治阳以阳治阴,就是一种平衡。 头有病而针脚上,同理脚有病针头部针上部,这也是以阴治阳以阳治阴,是一种疏导。

远处刺针系透过高级神经传导,有记忆性、储蓄性,尤其适合工商社会无法连续天天来治疗的病人。 远处刺针放射较远,治疗面积也就较大,往往不是一个点一条线,而是一个区一条带。 可以以少带多,取穴少但治症多且治效高。 虽然有时也有些疾病,应用病患附近穴位针刺,但终究是少数,绝不应被当作正规或正统。

四、问 : 〈灵枢·经脉》篇载 , 足太阳主 \筋 \所生病 , 足少阳经主 \骨 \所生病,在临床有何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