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7届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编重点题型突破专题五实验探究题(一)力学实验题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河北专版)2017届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二编重点题型突破专题五实验探究题(一)力学实验题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efa36b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02

专题五 实验探究题

,专题特征)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主要内容有:(1)基本工具和仪器的使用,基本物理量的测量;(2)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探究;(3)多学科综合性问题;(4)生活、生产及自然、科技前沿中的物理学问题。在考查方式上重点考查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学生的探究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以涉及部分要素。近三年河北中考具体情况如下表:

年份 2016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测合金块的密度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计算电功率 2015 温度计的用法、减少热量散失的措施、沸点与气压关系,“白气”成因 测石块的密度、自制密度计 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横截面积关系,验证电流与电阻关系 2014 反应时间、动能 测液体密度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考查内容 利用重锤线探究桌面是否水平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算出合金块密度 连接电路图,分析故障总结结论,计算电功率 结合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考查实验过程 结合阿基米德原理测石块密度、进一步设计制作密度计 结合影响电阻大小因素延伸 结合实际生活 结合液体压强、浮力 连接电路图、电流表读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计算电阻 考查方式 实验探究题 实验探究题 题型 32 33 题号 4 6 分值 实验探究题 实验探究题 34 32 7 4 实验探究题 33 6 实验探究题 实验探究题 实验探究题 34 32 33 7 4 6 实验探究题 34 7 从上表来看,近三年河北对实验题的考查仍是重点、热点,每年必考;主要有测量型实验、探究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实验中有对数据的分析与计算。预测2017年实验与探究题仍是河北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仍以教材内容的基本概念、规律的探究及结合生活实际的物理现象实例的探究为主。

(一)力学实验题

,专题特征)

力学实验是河北中考的热点考点,也是占分值比较重的重点考点。力学实验涉及的内容包括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液体压强;探究浮力的大小;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等。这些实验涉及天平与量筒、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基本仪器的使用,同时也关联到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实验推理法等科学实验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其中测量密度和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河北中考的高频考点,复习时应该有所侧重。

1.变式法测量密度

【例1】 (2016河北四模)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量筒、水和细线测量一小圆柱形金属块的密度,操作步骤如下(水的密度为1.0×10 kg/m,g取10 N/kg):

(1)向量筒中倒入适量水,如图甲所示;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量筒的水面上升到170 mL处,则小金属块的体积为__50__ 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3.4__N。

(2)小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0.5__N。

3

3

3

(3)小红在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时发现将小金属块浸入水中之前,漏测了小金属块所受重力,于是她又将金属块从量筒内提出来,重新测量小金属块的重力。这样操作,小红测出金属块的密度值会__偏大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爱思考的小华认为不测出小金属块的重力,也可测出金属块的密度,他得出小金属块的密度值为__7.8×10__kg/m。

【拓展】若量筒的底面积为20 cm,小金属块完全浸没后与未放入金属块前比较,量筒底产生的压强增加量

2

3

3

Δp=__250__Pa。

【方法技巧】解决阿基米德原理的有关探究题目时,关键是对阿基米德原理要熟练掌握,熟记公式,并能够与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相结合。另外,注意当物体浸没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体积相等,由此结合密度公式,就可以拓展求出物体的密度了。

2.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例2】 (2014河北32题)小明乘车时发现某段道路的限速标志牌(如图甲所示)。

,图甲) 图乙)

他提出了问题:汽车为什么要限速呢?他搜集的资料如下:

,

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司机从看到情况到反应刹车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原速前进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前进的距离叫制动距离。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 1 2 3 速度/ (km/h) 60 80 100 反应距离 /(m) 11 15 19 制动距离 /(m) 20 34 54 (1)利用表中第1组数据,计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__0.66__s。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__汽车速度的大小__。

为什么同样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在斜面底端放置了一个纸盒,然后分别让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从斜面顶端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由实验可知:__相同速度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__。由于大型汽车高速行驶时的__动能__较大,它的危险性就大。所以对不同车型要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

【方法技巧】本题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典型实验题目,也是典型的使用控制变量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显示动能大小用到转换法。

3.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例3】 (2016唐山9中中考模拟)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定前4组数据,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得第5组数据,测得数据如表:

实验 次数 1 2 3 4 5 动滑 轮重 G动/N 0.5 0.5 0.5 0.5 1 物重 G/N 1 1 2 4 4 钩码 上升 高度 h/m 0.1 0.2 0.1 0.1 0.1 动力 F/N 0.7 0.7 1.1 2 ② 动力作用 点移动距 离s/m 0.3 0.6 0.3 0.3 0.5 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 η/% 47.6 47.6 60.6 ① (1)请根据前四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匀速__拉动弹簧测力计。

(3)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__66.7__;根据图乙中弹簧测力计可知编号②处数据应为__1.6__N。 (4)由表中第1、2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_无关。 (5)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__被提升的物重__有关。

(6)有的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你认为这句话是__错误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是用收集的数据中__4、5__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来判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