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 第15讲 中国的气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 第15讲 中国的气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eefea4209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6

2020

课时提升作业 十五 中国的气候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13·安徽文综)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1、2题。

1.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 )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2.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 )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解析】1选D,2选B。第1题,从纬度方向看,2000~2009年1月0℃等温线位置比1959~1969年明显北移;从垂直方向看,2000~2009年1月0℃等温线海拔比1959~1969年明显升高。第2题,可按照下列思路进行分析:

2020

【知识拓展】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1)1月月均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 (2)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3)河流有结冰期与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4)8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 (5)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6)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7)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2016·河东区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 ( )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C.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D.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

4.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 B.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C.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 D.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解析】3选D,4选B。第3题,图中1月等温线呈东西延伸,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7月,在河流源头与西部等高海拔处出现闭合的等温线,说明气温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其中A处海拔高,气温应低于28℃。A地

2020

1月气温为6~8℃,7月低于28℃,因此气温年较差最大值接近22℃;B地1月气温为4~6℃,7月高于28℃,因此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大于24℃。第4题,该区位于我国南部地区,地形起伏但海拔不高,因此不会出现显著的垂直气候变化。一般年份,我国雨带在4、5月份停留在南部沿海地区,使图示区域进入雨季。该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属于亚热带地区,农作物熟制以一年两熟为主。

(2016·上海联考)某品种桂花在济南和杭州开花多年平均日期分别是8月27日和9月5日(该种桂花在入秋时开花)。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2014年锋线移动示意图。回答5、6题。

5.2014年夏季我国东部地区易出现 ( ) A.南北皆旱 C.南旱北涝

B.南北皆涝 D.南涝北旱

6.2014年杭州地区该种桂花开花时间及原因 ( ) A.偏迟 气温偏高 C.偏早 气温偏低

B.偏迟 气温偏低 D.偏早 气温偏高

【解析】5选D,6选C。第5题,读图可知,与正常年份相比,2014年我国东部雨带南撤时间提前,导致我国南方雨季延长而北方雨季缩短,因此容易出现南涝北旱。第6题,雨带南撤是受北部冷空气的推动,2014年雨带南撤提前,说明来自陆地的冷气团势力强,导致我国东部入秋提前。 【加固训练】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锋面雨带位置变化(阴影部分表示雨带)。读图回答(1)、(2)题。

2020

(1)根据锋面雨带推移过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为 ( ) A.③①④② C.④②③①

B.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2)当江淮地区“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时,雨带位置示意为 图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选B,(2)选A。第(1)题,正常年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我国雨带从南向北逐步推移,4月份在华南登陆,6月份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9月份南撤,10月撤出大陆,故可以判断顺序为②③①④。第(2)题,江淮地区出现“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说明为高温干旱的天气,即出现伏旱,一般在7、8月份,雨带为①图所示。

下图是中国雨季类型图,读图回答7~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