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完)微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2012111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整理完)微观经济学网上作业题2012111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e9b3814650e52ea551898e3

11.土地的市场供给曲线是一条( C )。

A.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B.与横轴平行的线 C.与横轴垂直的线 D.向左下方倾斜的线 12.使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D )。

A.土地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增加 B.土地的供给不断减少而需求不变 C.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供给不变 D.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供给减少 13. 用于反映收入分配状况的曲线是( B )。

A.收入消费线 B. 洛伦斯曲线 C. 恩格尔曲线 D. 菲利蒲斯曲线。 14. 反映收入分配贫富差异的常用指标是( D )。

A. 恩格尔系数 B. 消费率 C. 储蓄率 D. 基尼系数。 15. 当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 A )

A. 等于零 B. 等于 C. 大于 D.小于1。 16.在以下的基尼系数中,哪一个说明了收入分配最不平等( D )。

A.0.35 B.0.41 C.0.50 D.0.75

四、计算题:

1. 假定对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L=-10W+150,劳动的供给曲线为SL=20W,其中SL、DL分别为劳动市场供给、需求的人数,W为每日工资,问:在这一市场中,劳动与工资的均衡水平是多少? 解:均衡时供给与需求相等: SL = DL 即: -10W+150 = 20W W = 5

劳动的均衡数量QL = SL = DL = 20·5=100

2.假定A企业只使用一种可变投入L,其边际产品价值函数为MRP=30+2L一L,假定企业的投入L的供给价格固定不变为15元,那么,利润极大化的L的投入数量为多少? 解:根据生产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VMP=MC L =W 又因为: VMP =30+2L-L 2 , MC L =W=15 两者使之相等,30+2L-L2 = 15 L2 -2L-15 = 0 L = 5

3. 完全下列表格,这个表格说明企业只使用一种投入L:问:利润极大化的投入L的使用数量为多少?

(1) 可变投入数量 (L) (2) 产出数量 (Q) (3) 边际产出 (MP) (4) 产出价格 (P) (5) 总收益 (TR) (6) 边际产品价值 (VMP) (7) 投入要素价格 (

41

L2

(8) 要素边际成本 (MC)

W) 0 1 2 3 4 5 6 0 10 20 28 34 36 37 —— 10 10 8 6 2 1 10 10 10 10 10 10 10 0 100 200 280 340 360 370 - 100 100 80 60 20 10 55 55 55 55 55 55 55 - 55 55 55 55 55 55 从上表可以看出,利润极大化的投入为 4个单位,此时的VMP X 为60,而W为55,虽然两者未曾相等,但是最为接近,所得销售收入为340元,所负担成本为220元,利润为120元。

4. 设某厂商只把劳动作为可变要素,其生产函数为Q = - 0.01L+L+36L,Q为厂商每天产量,L为工人的日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均为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0.10美元,小时工资率为4.8美元,试求当厂商利润极大时:

(1)厂商每天将投入多少劳动小时?

(2)如果厂商每天支付的固定成本为50美元,厂商每天生产的纯利润为多少? 解: (1) 因为Q = - 0.01L 3 +L 2 +36L所以MPP= -0.03L 2 +2L+36 又因为VMP=MPP·P 利润最大时W=VMP 所以0.10(-0.03L 2 +2L+36)=4.8 得L=60

(2)利润=TR-TC=P·Q - (FC+VC)

= 0.10(- 0.01·60 3 +60 2 +36·60) - (50+4.8·60) =22

5下列表格,这个表格说明企业只使用一种投入L:问:利润极大化的投入L的使用数量为多少? ( 1) ( 2) ( 3) (4) (5) ( 6) ( 7) (8) 3

2

可变投入数产出数量 边际产出 产出价格 总收益 边际产品价投入要素要素边际量 ( L) 0 1 2 3 4 5 6

( Q) ( MP) ( P) ( TR) 值 价格 成本 ( VMP) ( W) ( MC L ) 0 10 20 28 34 36 37 —— 10 10 8 6 2 1 10 10 10 10 10 10 10 0 100 200 280 340 360 370 42

- 100 100 80 60 20 10 55 55 55 55 55 55 55 - 100 100 80 60 20 10

从上表可以看出,利润极大化的投入为 4个单位,此时的VMP X 为60,而W为55,虽然两者未曾相等,但是最为接近,所得销售收入为340元,所负担成本为220元,利润为120元。 五、简答题

1. 生产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与产品市场的价格决定有所区别? 答:①供求主体不同

②需求性质不同 ③需求特点不同

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利息理论是有克拉克创立的。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利息理论认为,边际资本生产力决定利息,即在假设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资本投入量的增加,产量一开始递增,但增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每一单位的资本只能与相对越来越少的不变要素相结合,于是产量有逐渐下降。这种现象叫做边际资本生产力递减,利息被认为是由边际资本生产力决定的。因为资本生产要素与劳动生产要素一样,是创造价值的源泉,随着资本的增加而新增加的产量,自然就是资本所创造的,应归资本家所有,这便是资本家所有的利息。

2. 简述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利息理论?

答:这是因为在工资率较低时,闲暇的效用较小,工资率的提高对人们的诱惑很大,人们愿意放弃闲暇去工作,以提高生活水平,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但是,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闲暇的效用增加,闲暇的诱惑变大,而工资率的连续增加导致工资率的诱惑不断下降,工资率的增加会使得劳动者放弃部分工作时间以维持原有生活水平而去享受闲暇,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减少。

3. 土地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垂直?

答:土地的供给曲线垂直,即土地使用价格变化不影响土地供给量,并不是因为自然赋予的土地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为假定土地只有一种生产性用途,而没有自由用途。事实上,任何一种资源,如果只能用于某种用途,而无其他用途,即在该用途上机会成本为0,则即使该资源价格下降,它也不会转移到其他方面,即供给量不会减少,从而供给曲线垂直。

4. 垄断利润与超额利润有何异同之点?

答:垄断利润与超额利润都是超正常利润,这是他们的共同点。但两者又有区别,主要在于来源不同。他们的来源虽然最终都是来自工人的剩余劳动,但具体形式和渠道不同。具体来说,超额利润是由于企业创新的结果,主要来自生产领域;垄断利润则是由于厂商专卖或专买的垄断经营产生的,主要来自流通领域,是各个厂商之间的利润转移的结果。 六、论述题

1.为什么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试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答:(1)劳动的供给是消费者在既定约束条件下对获取收入和消费闲暇之间进行最优配置的结果。 (2)工资反映了闲暇的价格,其他条件一定下,工资率提高时,替代效应的结果使消费者减少闲暇时间的消费。工资率提高到一定水平时,收入效应的结果会增加所有商品的消费包括闲暇的消费。

43

(3)劳动供给曲线之所以出现向后弯曲的形状,源于工资率提高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强度。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闲暇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则闲暇需求量随价格的上升而上升。这就意味着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2.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

答:(1)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主要包括:①劳动供给水平。这涉及总人口中的劳动力数量、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构成等;②工资率水平。

(2)显然,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劳动供给曲线一般是自左向右上方上升的,即工资率越高,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就越多。但是,当工资达到一定的高度,即劳动的供给曲线表现为向后弯曲。 (3)其原因是,劳动供给数量的变化实际上是劳动者在劳动时间和闲暇之间的选择,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工资率的上升则导致劳动供给的增加;当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工资率的上升会导致劳动供给水平的下降。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高时,收入效应应使得劳动者愿意拥有更多的闲暇,从而导致劳动供给的水平下降。这边就是劳动供给曲线不是随着工资率提高单调递增而可能向后弯曲的原因。

3.论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利息理论?

答: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利息理论是有克拉克创立的。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利息理论认为,边际资本生产力决定利息,即在假设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资本投入量的增加,产量一开始递增,但增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每一单位的资本只能与相对越来越少的不变要素相结合,于是产量有逐渐下降。这种现象叫做边际资本生产力递减,利息被认为是由边际资本生产力决定的。因为资本生产要素与劳动生产要素一样,是创造价值的源泉,随着资本的增加而新增加的产量,自然就是资本所创造的,应归资本家所有,这便是资本家所有的利息。

第九章 一般均衡理论

一、名词解释:

1.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是指在承认供求与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存在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条件下,所有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或均衡状态。

2.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不减少一些人的经济福利,就不能改善另一些人的经济福利,标志着社会经济福利达到了最大化状态,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3.局部均衡:即指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或供求所达到的均衡,是一个市场一种商品的均衡。

4.契约曲线:将符合帕累托最优实现条件的切点连接起来,被称为交易契约曲线。

二、判断正误(判断对或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局部均衡的代表人物是帕累托。(x) 2.一般均衡的目标是经济效率最。(V)

3.帕累托最优化条件强调的是公平在福利经济学中的意义。(X)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