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课 拟行路难(其四)-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第03课 拟行路难(其四)-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e1892b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1

第一单元

第3课 拟行路难(其四)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鲍鱼(bào) 辣椒(jiāo) 斟酌(zhuó) 灼热(zhuó) ....B.禅宗(chán) 拟古(nǐ) 泥古(ní) 醴酪(lào) ....C.干劲(jìn) 强劲(jìn) 劲旅(jìng) 疾风劲草(jìn) ....D.差异(chā) 奇迹(jī) 北渚(zhǔ) 匡正(kuāng)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潺湲 荟粹 驰骋 头晕目眩 B.僭越 偕同 缤纷 旁征博引 C.斟酌 踯躅 伫立 辞彩华丽 D.伯仲 羁縻 振撼 三顾茅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项,“粹”—“萃”;C项,“彩”—“采”;D项,“振”—“震”。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路难》和《拟行路难》都属于乐府诗,也是古体诗。

B.“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这两句中包含的两个人物是庾信和鲍照。

C.鲍照,南朝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集中于赋方面,最有名的诗歌作品是《拟行路难》十八首。 D.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

寒士的仕进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鲍照的《拟行路难》就是这类作品的一个代表。 【答案】C

【解析】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成就最高的是诗歌。

4.下列诗句没有包含“衬托”技巧的一项是( )

A.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长恨歌》)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C.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D.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黄遵宪《今别离(其一)》] 【答案】B

【解析】A项,用后宫三千佳丽的失宠来衬托杨贵妃的得宠;C项,用木石的无感来衬托人心的有感;D项,用古代的送别之情衬托今日的送别之情。

5.与“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答案】D

【解析】D项,运用了夸张手法,题干中的句子和其他三项都运用了比喻。 6.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下面的诗句对当下的积极意义。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答案】面对自己的人生,要学会接纳,正如有句名言所说,不能改变环境和命运,就要改变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

7.下面这副对联的上联引用了鲍照《拟行路难(其二)》的诗句,请引用《拟行路难(其四)》的诗句拟写下联。

上联:“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婉转深沉,流露弃妇哀怨悲苦意。 下联:

【答案】示例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磊落诗才,尽泄寒士慷慨激愤情。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首先理解上联中诗句的含意,然后联想《拟行路难(其四)》,筛选符合要求的语句,筛选时注意对联的要求。

8.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使文段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鲍照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曾影响过众多的诗人。永明体的代表人物谢朓、沈约,唐代的杜甫、韩愈、

白居易等都从中吸取过营养。同样,鲍照的创作风格,也直接 间接地影响了李白。 ,两人 生活于不同的时代, 在乐府诗创作的领域里有着许多惊人的共同之处。 【答案】或 因此(因而、所以) 虽然 却(但)

9.请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概括出鲍照对战争的态度。(不超过30字)

鲍照在诗歌中常以边塞健儿自喻,抒发自己欲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慷慨顿挫之中,自有一股昂扬之气。如《代出自蓟北门行》一诗中说:“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这首诗充满了作者对正义之师的热情歌颂,抒写了他立志报国的强烈愿望,是一首激昂慷慨的爱国之歌。同时,他的诗也真实地反映了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些战场上的战士,有的“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有的在军中“但恐羁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每怀旧乡野,念我旧人多悲声”。而思妇回想“执袂分别已三载”,征人却“迩来寂淹无分音”。于是朝悲戚戚,暮思绕绕。这些诗形象地写出了征夫思妇的痛苦,控诉了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答案】鲍照热情支持保家卫国的战争,但又控诉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作答本题时,首先要阅读文段,给文段划分层次。通读文段可知,这段文字可以划分为两层,“同时”之前为一层,说的是鲍照歌颂正义之师,渴望报效祖国;剩下的是一层,说的是鲍照的诗歌反映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然后在此基础上概括出鲍照对战争的态度即可。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拟行路难(其四)

鲍 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1.下列对这首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诗开头两句中,作者恰当地运用了借代手法,用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代指社会生活

中有着不同地位的人。

B.本诗三、四两句以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表明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中求

解脱的渴望。

C.诗人一直在直接诉说自己的悲哀,胸中郁积的块垒无法借酒浇除,便着笔于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

烦忧中获得宽慰。

D.诗的结尾写人心非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心中的愤懑似乎到了随时都会爆炸的程度,但到了嘴边

却突然被克制住了。

E.作者从普通自然现象顿悟出了与之相类似的某种人生哲理,全诗托物寓意,突显出含蓄不露、蕴藉

深厚的艺术效果。 【答案】AC

【解析】A项,“借代”错误,这里不是“借代”,而是“比喻”。C项,“一直在直接诉说”错误。诗歌开首两句由泻水于地起兴,以水流方向的不一,来喻指人生穷达的各殊。这里不是直接诉说。

2.清代沈德潜评价此诗说:“妙在不曾说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①对不公平门阀制度的不满。②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③世路艰难忍气吞声的无奈与悲哀。

三、课外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拟行路难(其六)

鲍 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案:一种放食器的小几。②蹀躞(dié xiè):小步行走的样子。

1.短诗的起句十分重要,往往与诗歌的主旨或意境有关,说说本首诗开篇的作用。

【答案】开篇写自己仕宦生涯中备受摧残、压抑的悲愤心情。“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样三个紧相连接的行为动作,充分展示了内心的愤懑不平。诗篇这一开头劈空而来,犹如巨石投江,轰地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