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幼儿园阅读教学活动的核心价值与组织策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唐燕《幼儿园阅读教学活动的核心价值与组织策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e0da7680b1c59eef8c7b429

幼儿园阅读教学活动的核心价值与组织策略

主讲:抚州市保育院副院长:唐燕

问题一:什么是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是指0岁—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得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内容的活动过程。 问题二:阅读活动的核心价值有哪些?

早期阅读的核心价值有三个方面: 1.培养阅读兴趣及良好的阅读行为和习惯

2.获得阅读观察画面和书面语言内容的经验和能力 3.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阅读内容和情感 阅读活动的组织形式:

集体阅读、小组区域阅读、个别阅读、亲子阅读 阅读活动的方式:

听、视(外部信息的汲取、整合、内化)

说、演、做(已有经验的归纳、再现、创意性表达); 阅读活动的途径:

师幼阅读(集体、区域)、亲子阅读(家庭)、同伴阅读(小组区域)、自主阅读(兴趣)、环境阅读(生活)

高结构—低结构 被动参与、接受—主动参与、需要 问题三:阅读与故事复述、看图讲述、识字等活动的区别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而幼儿阅读的书面材料主要是图画书,其中的图画、符号以及文字等都是幼儿阅读的内容。通过阅读,幼儿可以接触学习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获得书面语言意识、行为和初步能力,这就是幼儿前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

阅读活动不等于看图讲述——阅读教学注重阅读兴趣、习惯,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活动不等于故事复述——它不是机械的记忆和表达故事,它更注重在幼儿生活认识和经验基础上对画面、符号及文字信息的捕捉和理解,从而用自己的

语言或是书面的文学语言表达对阅读材料的再创造。

阅读活动不等于早期识字——幼儿的阅读发展经历了从图像到文字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不能违背幼儿阅读发展的基本规律。反对机械记忆或以识字为目的的阅读教学,提倡在生活情景、游戏、阅读等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对文字感兴趣,并乐于感受、理解和运用字词进行交流。

在幼儿阅读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图画书的基本构造,培养正确的阅读行为和习惯,初步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其次,通过阅读图画、符号以及文字,、在观察理解、联想和猜测的基础上获取书面语言所要传递的信息;最后,达到对书面材料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并使用口语及其他各种方式表达出来。 问题四:阅读教学活动的界定及其在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的核心价值

阅读教学活动的界定:

一般指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能力的基础上,借助阅读材料、运用游戏等多种途径,通过集体或小组的方式组织幼儿阅读,培养幼儿阅读兴趣、能力、习惯及表达的愿望和技能的过程。

(阅读集体教学 区域阅读指导 个别阅读交流指导) 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核心价值:

1.在精心营造的阅读物质与精神环境氛围中,激发幼儿阅读及表达的兴趣(激发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的情感)

2.在师幼、同伴互动中获得基本的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3.在有目的、有计划、丰富多彩的活动循序渐进地中促进幼儿口语与书面语言、书面表达的有机融合(培养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总言之,为幼儿更好地自主阅读打好基础。 阅读教学活动的目标制定:

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结合班级幼儿年龄特点、阅读水平及最近发展区,从认知能力、学习策略、社会情感方面制定三维目标。

列举:《我爸爸》知识能力目标、学习策略习惯目标、社会情感目标 1.大胆地尝试用“爸爸像??一样??”描述爸爸,在绘本阅读中积累语言、丰富想象。

2.在观察、想象、表演中理解画面内容,感受读图与读文的乐趣。

3.进一步萌发爱爸爸的情感同时感受爸爸的爱,乐于赞美自己的爸爸。

阅读与书写准备

目标1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3~4岁 读图书。 2.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 3.爱护图书,不乱撕、乱扔。 4~5岁 5~6岁 1.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1.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 1. 专注地阅读图书。 2.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2. 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 3.对生活中常见的标识、表示一定的意义。 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 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目标2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3~4岁 故事。 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 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 4~5岁 的主要内容。 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 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5~6岁 1. 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 2. 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 3.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4. 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 目标3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3~4岁 1.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 4~5岁 己的愿望和想法。 时姿势正确。 5~6岁 现事物或故事。 字。 3.写画时姿势正确。

符号感兴趣,知道它们3. 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1.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1. 能大体讲出所听故事2.会看画面,能根据画2. 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3.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3. 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2.在成人提醒下,写写画画2.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

问题五: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与策略

每一本图画书都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因为无论是扉页、封底、还是环衬都是图画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巧妙的阅读材料呈现方式,能够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幼儿只有从头到尾阅读图画,细心观察体会,才能发现很多常在图画书中被忽略的小细节,也只有读懂了这些小细节,才会对文本有进一步的深入理解。

完整呈现的阅读形式——借助“小书”自由阅读和借助“大书”集体阅读 人手一本“小书” :主要是培养幼儿捕捉信息的能力,教师会用“你在书上看到了什么” “你喜欢看哪一页”等问题引导幼儿反馈捕捉到的信息,培养阅读技能和阅读习惯,有目的地引导幼儿阅读。

借助“大书”与教师同步阅读:帮助幼儿对阅读材料获得初步的、整体的印象;通过集体阅读中的适宜提问,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部分呈现的阅读形式——借助电子书有重点地阅读

中长篇的绘本阅读一般在一个活动中很难完整阅读,即使完整阅读也是走马观花,很难在头脑中留下完整的印象。所以,我们可以借助电子书或自制PPT,采用部分呈现的方式帮助幼儿重点阅读。目的是使故事线索更加清晰,帮助幼儿在首次阅读中能大致理解故事的内容,为后面的自主阅读奠定基础。

部分呈现阅读的方法:

删减法:阅读材料中的内容有并列关系的,在不影响阅读材料主题脉络和情感表达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目标,可以教学根据需要删减部分。

整合法:具有前后内容或情感有顺序递进关系,可以通过图片排序的方法在一个页面呈现。

问题六:幼儿学习的策略---实现阅读活动有效性的关键

幼儿阅读图画书的活动,实际上是幼儿作为阅读的主体以稚嫩但丰富多彩的心灵与神奇奥妙的图画书进行互动或碰撞的复杂过程。

虽然幼儿是阅读的主体,但仍然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选用适宜的学习策略,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图画书世界。

(一)经验唤醒策略——联系生活经验帮助幼儿理解图画书的内容,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幼儿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理解图画书内容,幼儿图画书的阅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