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课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灯谜课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b7ce908cf84b9d528ea7aa2

解析:谜面取自《孟子.离楼下》篇目中的“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摘取前句故意脱掉“一妾”二字,由底句作疑问口气提出“如何妾(字)脱空”予以补足。 猜下这个:

野火春风古城(2字生活用具一) 答案:漏斗

二十、谜底双解法。

是指以一字或几个字的词为谜面,其谜底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对同一谜面作别解、说明、描绘,从而使面底相互扣合的一种谜法。

例58、闻(《孟子.尽心下》二句)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

解析:谜底的上句释“闻”为听闻,意为入耳闻为声;下句释“闻”为臭(同嗅)闻,意为通过鼻子可以闻(嗅)到气味。用两种人体器官所产生的感觉来解释“闻”,入情入理。

例59、赤兔马(纺织品带量):羽布一匹

解析:赤兔马,先是吕布的坐骑,后归关羽;匹为马的量词单位,全句别解为:“赤兔马是关羽和吕布所骑的一匹马”。

例60、冤家(成语一):成双作对解析:旧时妻子称丈夫为冤家;冤家也有死对头一义。谜底“成双作对”正好是“冤家”这个词中的两个义项。

猜下这个:

胡服(《卖炭翁》诗一句)?答案:身上衣裳口中食

二十一、换算法。

是指谜面由数字构成算式或由数量上具有换算关系的事物构成,要求运用换算得出谜底,从而使底面相互扣合的一种谜法。 例61、七一(10画字一):积

解析:谜面的“七一”由党的生日,别解作“七加一”,其和为八,“积”拆作“和八”,故而扣合谜面。

例62、7×9(卷帘格.成语一)三十六计

解析:面7×9的积是六十三。底“三十六计”,依卷帘格倒读为:“计六十三”,正好与面上7×9的积数相扣合。

例63、九百八十块大洋(《西厢记》一句)念到有一千番?解析:“九百八十块大洋”加“念块”,正好是一千块。“念”,别解作“二十”。旧时的银元也称番。

二十二、选择计数法。

又称特指计数法,是指谜面明确地或经别解指明谜底要猜的是某种事物或某一

字词的特征或笔画、字素的多少的一种谜法。

例64、薄雨掠尘时点点(5字张惠妹演唱的歌名一)54321?解析:谜面别解为:“薄雨掠尘时,点数其‘点(、)’的数”。薄有5个点(、),雨有4个点(、)??,故而扣底。?希望同学们,不要被雷倒??\(^o^)/ 例65、《醉翁亭记》也(韵目带数)二十一个

解析:谜面别解为:“《醉翁亭记》中的‘也‘字有多少?”。《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一篇名著,文中 共有21个“也”字,故而扣底。 -_-|||?

例66、数字化武器,数字化装备,数字部队,数字战争(成语一)三三两两 解析:谜面四句话中的“数字”,别解为“数一数字数的多少”。前两句均为三个字,故扣“三三”;后两句均为两字,故扣“两两”。?同学们请站稳-_-|||??

猜下这个

工作计划(2字中草药名一) 答案:三七

二十三、辗转法。

又称转动法,是指谜面文字颠倒书写,或利用个别字或符号经颠倒反侧仍可作为另一个正常的字或符号,并依据颠倒转换后的形象、特征等使面底相互扣合的一种谜法。

例67、 半(成语一)本末倒置

解析:谜面“半”字,看作是“末”字被倒置了,故而扣“本末倒置”。 例68、丰(成语一)三十而立

解析:“丰”如倒放成为“卅”,即“三十”,底句由一“立”字示意“丰”乃是“卅”树立而成的。

例69、古(3字植物学名词一)变态叶

解析:“古”字,改变其形态可组成“叶、田、甲、申”等字,在谜目范围内,只有“变态叶”最符合,意为“古”字是“叶”字变化形态后的结果。

二十四、包含法。

也称同形法,是指谜面用包含有相同字素的字或词作中心词,并用适当的示意词提示,从而使面底相互扣合的一种谜法。 例70、党号召钻研知识个个不例外(字一)口

解析:谜面“党号召钻研知识”每个字中都有一个字素“口”,并由谜面的“个个不例外”提示点明,故而扣合谜底。 例71、翻翼翱翔处处有(6画字一)羽

解析:谜面“翻翼翱翔”每个字中均有相同的字素“羽”,并由“处处有”作

提示。

例72、夤夜梦多都相同(少笔字一)夕

解析:谜面“夤夜梦多”四字中,都有“夕”,并由“都相同”作提示语。

接下来的我们一边讲新的一边复习。

二十五、半形法。(类似之前的聚残取半法)

是指谜面或谜底是以一个或几个示意词暗示衍消中心词的一半,将另一半组合,从而使面底相互扣合的一种谜法。 例73、半价出售(14画字一)催

解析:谜面同由“半”字示意“价、出、售”三字,各取其一半,即“亻、山、隹”,组合成“催”字。

例74、后一半,前一半,要一半,扔一半(2字食品名一)豆奶

解析:谜面意为取“后、前、要、扔”每个字的一半,即:“后”字中的“一”和“口”;“前”字中前面的“两点一横”;“要”字的“女”;“扔”字中的“乃”,组合成“豆奶”。 例75、奋(中草药名一)半天雷

解析:“奋”字联想为“天”字取其“大”字,“雷”字取其“田”字。这是在谜底应用半形法的谜例。

二十六、方位法。(之前讲的方位法)

又称示形法,是指在谜面或者谜底上由方位词明确指出中心词的某个位置上的字素,将这些字素组合起来,使面底相互扣合的一种谜法。 例76、喜上眉梢(7画字一)声

解析:“喜”字的上边是“士”字;“眉梢”指取“眉”字的梢头(前边),组成“声”字。

例77、关系学指南(3字俗称谓一)大小子

解析:谜面别解作:“关系学,指的是其南面(下方)的部分”,“关”字的下边为“大”,“系”的下边为“小”,“学”的下边为“子”,故而扣底“大小子”。

例78、十七(6字公交用语一)先下车,后上车

解析:“十”,看作是“车”字的下部,“七”,看作是“车”字的上部,“先”和“后”表示十和七位置的次序。这是在谜底应用方位法的谜例。

二十七、合形法。

是指谜面字形不变,由谜面或谜底中的锁纽词或加合词指明字形的组合关系,

从而使面底相互扣合的一种谜法。

例79、千骑北上(8画字一):乖

解析:谜面“骑”由读ji,异读qi,意为骑在什么上面,谜面句别解为:“千字骑在北字上面”,从而扣底“乖”。 例80、干戈又开需调节(2字口语一)戏弄

解析:谜面“干戈又开”是中心字,由需调节作加合词,示意将这四个字组合,故而扣底为“戏弄”。

例81、十二月(3字组织名一)共青团

解析:谜面“十二月”可组成“青”字,再由谜底“共、团”二字说明,这是合形法用在谜底的例子。

二十八、减形法。

是指谜面用带有减损意义的字、词,消除中心词的某一部分字素,或直接叫去某个字、词,从而使面底相互扣合的一种谜法。 例82、乘人不备(8画字一)乖

解析:谜面别解作“乘字的人没有具备”,故而扣底。?例83、他们两人同去(国名简称一)也门

解析:谜面上“他们”是中心词,以“两人同去”提示“他们”中的两个“亻”同时去掉,剩余部分为“也门”。 例84、没有一点口信(少笔字一 )仁

解析;谜面别解作:“‘信’字没有‘一、点(、)、口’”,自然余下“仁”。

二十九、移形法。

是指谜面用意示词说明中心词的字素已经移位或变动,从而扣合谜底的一种谜法。

例85、大小参差(6画字一)灯?解析:取“大”和“小”二字的笔画互换位置,“大”的一横(一)放在“小”的上端,“小”的两点(、、)放在去了横(一)后的大字的两边,合成“灯”字。 例86、后半部续前半部(10画字一)陪

解析:谜面别解作“部字的后边的‘阝’接续到部字的前边”,经此位移便得到谜底“陪”字。

例87、宰相也如人间仙(清代文人)查他山

解析:“宰相”,“宰”,意为分解,即把“相”字分拆组成“查”字;“也”字插入“仙”字中间,变为“他山”。故而扣底“查他山”。

三十、借形法。

是指将字形相似而字义不同的字进行借代,从而使面底相互扣合的一种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