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课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灯谜课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b7ce908cf84b9d528ea7aa2

沙龙谜社课程

(非原创,均来自网摘) 第一课:《初入谜门》

灯谜(riddles written on lanterns)又名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现在人们都习惯用\灯谜\一称。早在夏代,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演变成\瘦辞\亦称\隐语\当时由于列国分争,有不少游客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已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也.\可见那时的这些\瘦辞\和\隐语\就是我国灯谜的雏形.?直至南朝宋文学家鲍照作\井\、\龟\、\土\三个字谜,并以<<字谜三首>>收入他的诗集后,才有了\谜\字一称。开始的谜流行于口头说猜,三国时期有人把谜写在纸上贴出来令人猜对.到了南宋,有一些文人学士为了显示才学,常在元宵花灯之夜,将谜条贴在纱灯上,吸引过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灯谜\一称.

一条完整的谜,必须具备“谜面”、“谜目”、“谜底”三个主要部分。有少数灯谜,同时还附有“谜格”、“加注”。 例如:教师示范 (打一学科名,卷帘格)

注:卷帘格:倒读格。谜底需三字以上,颠倒读后切合谜面。 谜底:仿生学

解说:

谜面:教师示范 谜目:(打一学科名 谜格:卷帘格) 谜底:仿生学

猜谜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1、牢记别解

灯谜是根据汉字的特点,通过字的形、音、义的别解而成的一种文字联想游戏。

所谓别解,就是抛开谜面或谜底的本意后,再对谜面或谜底的字词进行象形、谐音、歧义等联想,从而产生出有别于本意的其他意思。

灯谜的本质特征是别解,别解是灯谜的灵魂,没有别解就没有灯谜。别解是灯谜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根本标志。灯谜是别解的艺术,别解贯穿于灯谜的全过程,没有无别解的灯谜。别解可能在底,也可能在面,或者是底面双别解。

一条谜如果只有谜底作了别解,可按照谜面提供的信息,将谜目范围内的相关字词作别解后再与谜面的字词的形、音、义相对照,二者一致的即为谜底。 例如,“牡丹欲抗武皇旨,猜三字口语一”。谜面取自《镜花缘》中的故事,讲的是武则天某年冬天想要第二天游赏御花园,传令百花同时开放,其中牡丹花神觉得时令未到,她想不开花。根据故事情节,在三字口语中找到“想不开”一词,将其别解作“想不开花”,正好与谜面的故事情节相一致,所以谜底是“想不开”。

一条谜如果只有谜面作了别解,可将谜面别解后的意思与谜目限定范围内的相关字词相对照,二者一致的即为谜底。例如,“破格用人才,猜7画字一”。谜面别解作“破损的格子(冂)用上‘人’和‘才’”,其组合正好与“财”字的字形一致,所以谜底就是“财”字。

一条谜如果谜面和谜底同时作了别解,可将谜面作别解再与谜目限定范围内的相关字词的别解意相对照,二者一致的那个相关的字词即为谜底。例如,“怎样写好字,猜3字体育术语一”。将谜面别解为“怎样写‘好’这个字”;在谜目限定范围内找到有“女子组”这个词,将其别解为“女和子组合”,女与子组合正好是一个“好”字;将谜面别解“怎样写‘好’这个字”和谜底别解“女和子组合(好)”相对照,二者的别解意思一致,所以谜底就是“女子组”。

一条谜的谜面和谜底可能是某一个字作了别解,也可能是几个字作了别解,还可能是整个句子的每一个字都作了别解。猜谜时只有巧妙地运用别解,才能破解谜作者布下的机关,探骊得珠,猜到谜底。

2、注意断读。

有部分灯谜在布面或造底时运用了断读的手法。灯谜中的断读也称顿读,就是不按照谜面或谜底句子的原来的音节读,而是故意将其拆成几个部分形成新的句读,从而使原句文义发生变化产生别解的一种艺术手法。断读可能在谜面,也可能在谜底。

例如,“功罪人间评宋江(成语二)天下为公、明辨是非”。

解:“功罪”意为“是非”;“人间”意为“天下”;“宋江,字公明”;“评”意为“辨别”。

将谜底断读成“天下为公明/辨是非”才能与谜面的意思相扣合。 再如“湖属西子美(10画字一)浦”

此谜是将谜面断读为“湖属西/子美”,“湖属西”,用方位法指“湖”字的西部,即“氵”;“子美”用借代法,杜甫,字子美,以“子美”,代“甫”,组合成“浦”字。

3、注意异读。

有一部分灯谜在布面和造底时运用了异读手法。灯谜中的异读就是将谜面和谜

底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多音字不按照其在句中原来的读音去读,而是读其另外的音。

异读是通过音变引起义变形成别解的。

例如“自动节约(《西厢记》一句)你不言,我已省”,谜底中的“省”在原句中读Xing,入谜则要读Sheng,取其节约之义项,方能与谜面相扣合。

再如“明朝再见牡丹开(《水浒传》人物二)朱富、朱贵”。谜面上的“朝”不读zhao而要读chao,别解作:“明代(朱家的天下)重复出现(朱字出现两个),牡丹(又称富贵花)被分开了”,故而扣底。

4、注意通假。

有一部分灯谜在布面和造底时运用了通假手法。灯谜中的通假是指将谜面或谜底中某些通假字的今义重作古义来解释,使面底相互扣合的手法。

例如“梅占百花魁(聊目一)某甲”,谜面中的“梅”字与“某”字是一对通假字,全句会意为“梅花第一”

再如:“精神病患者看个人的老照片(《红楼梦》五言诗一句)自顾风前影”,风与疯是通假字。“精神病患者”意为“疯”;“看”,意为“顾”;“个人的老照片”意为“患疯病前的摄影”。谜底句会意为:“自己看疯之前的摄影照片”。有些灯谜书刊将上述四个应注意的问题,作为四种猜谜方法,似乎不妥。因为别解是灯谜的根本特征,贯穿于所有的灯谜之中,没有无别解的灯谜,不能把别解作为单独的猜谜方法,它是统帅各种谜法的灵魂。断读、异读、通假都是通过义变、音变、形变产生别解的方法,也不能单独成为猜谜的方法。

5、熟悉各种谜体和谜法

谜体是灯谜面底相互扣合的表现形式。谜体主要有会意体、离合体、象形体、谐声体、综合体五大类。谜法是利用汉字形、音、义的各种变化,完整巧妙地进行选字、遣词和造句,使面底之间的各个环节能有机地锁纽起来的成谜方法。每种谜体都有多种不同的谜法。会意体谜是指通过对谜面文意的领会、字义的别解使面底相互扣合的一类谜。离合体谜是指将谜面字词的笔画、结构通过增加、减少、分离、组合使面底相互扣合的一类谜。象形体谜是指用文字的形体比作物或人的形象,使面底相互扣合的一类谜。谐声体谜是指利用汉字的读音、字母的谐音、笔画等的拟声使面底相互扣合的一类谜。综合体谜是指融合两种以上的谜法制成的面底相互扣合的一类谜。绝大多数的灯谜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谜法制成的,猜谜时一定要反复琢磨谜面,一个字(包括虚词),一个笔画,甚至半个笔画,包括字的空白处以及读音、形象等,都不要放过。 灯谜是一种智力联想游戏,想象力越丰富,联想越多,越有可能发现谜路,破译谜底。灯谜之法,大体则有,定体则无。有些谜法相互交织,很难严格区分开来。了解相关的谜法,对猜谜是会有帮助的。

第二课:《拆字谜》

灯谜的离合体又称“增损体”、“拆字体”。它是通过利用汉字的笔划、结构进行增补、减损、分离、合拼、转动、变字等方法组合而成谜底。它有时像做数学题,先减后加,先加后减;有时似巧玩“益智图”,七拼八凑,变化万千;有时如画家调色,七色混和,五彩缤纷;有时若化学配方,酸碱中和,性能稳定;有时“雪中送炭”,有时“锦上添花”。离合体的主要手法是

“字”,字谜为“万谜之源”,因此善于运用离合体方法制谜的人,往往谜路宽广、风格独特。

旧谜中有一则绝妙佳作:明月半露云脚下,残花并落马蹄前(猜字)谜底:熊。谜面诗意自然,平仄合韵,对仗工稳,谜底拆字清晰,前后呼应,无一闲字可剔,实是不可多得之佳作。

1. 加减法

加减法是拆字谜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许多汉字都是由几部份组合而成的,而每一部份又大都有自己的意义。字谜的“加减法”就是利用汉字的这个特点,在谜面上给出提示。加法是暗示谜底加上一个字所组成的字,减法是交待从一个字中减去一个字就可以得到谜底要猜的那个字。猜的时候只要根据面上的提示来进行合理加减,就可以得到谜底。?而字谜的加减法不象算术的“3+4=7”那么明显。它是巧妙地利用一些象“来,到,入,生,去,没,走,了(Liao),出??”等表示动作的字来暗示加减。?还要注意谜面的抱合词,通过抱合词梳理出相应的字素。抱合词一般是动词或介词,如投、抱、并、交、连、和、与、系、??等,找出这些抱合词,就很容定位该取哪些字素。 (破猪补充)

离类:分、散、别、去、行、走、出、送、谢、遣、飞、绝、流、清、飘、断、舍、无、尽、开、没、少、节、鲜、寡、杜、花、辞、欠、掩、下、休、略、疏、空、虚、简、遗、解、隐、藏、弃

合类:会、归、聚、续、逢、遇、到、至、达、入、来、见、多、有、与、安、记、载、书、写、结、系、牵、同、共、并、依、靠、进、累、容、纳 变化类:变、化、易、调、改、动、换、更、乱

继续:

例如:昔日草原无所见 (少笔字) 一

谜面断为:昔/日草/原无所见。把“昔”减去(无所见)“日”和草头(草),剩下的就是“一”

注:谜目标少笔字,指该字笔画小于等于4笔。

再如前几日流水兄所推荐的:人生如品茶,心清情自逸(19笔字)藻

谜面断为:人/生/如/品茶,心清/情/自逸。上半句是说:有了“人”,就出现了“品”和“茶”(“如”在古汉语就是“来”的意思,也可以作抱合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