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训练手册(上册)题库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思想政治理论课训练手册(上册)题库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ab6c9ea102de2bd9605888f

9、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应正确认识:( ABCD ) A、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B、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C、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D、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E、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0、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 ABCE ) A、自我身心的和谐 B、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C、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D、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E、人与自然的和谐

11、人生观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体现在( ABCDE ) A、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做人的标准

B、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性质和水平 C、人生观是把握人生方向,抉择人生道路的指南 D、人生观体现着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E.、人生观调节着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2、下列对人生价值评价标准和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CE ) A、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利益是对人生价值进行评价的客观标准 B、个人为社会提供的物质财富是对人生价值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 C、评价人生价值时,既要看动机,也要看效果,更重要的是看效果

D、个人能力强的人实现的人生价值一定要比个人能力弱的人实现的人生价值大

E、尽管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为社会为人民尽职尽责,作出了应有贡献,都是有价值的 13、人生价值的内容( ABC ) A、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B、人生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 C、人生的现有价值与应有价值 D、个人行为符合社会需要的程度; E、个人对待社会工作的努力程度。 14、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 ABC )

A、从动机与效果结合的层面上评价人生价值; B、从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方面进行评价; C、应历史、客观地进行评价。 D、个人行为符合社会需要的程度; E、个人对待社会工作的努力程度。

1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反对“权力至上”、“金钱拜物教”、“享乐主义”等卑下的人生目的,不提倡“平生无大志,但求足温饱”等平庸的人生目的,提倡( AE ) A、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人生目的 B、禁欲主义、苦行僧主义的人生目的 C、尽情享受口腹耳目快乐的人生目的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

E、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21

三、判断题

1、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也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 √ ) 2、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核心。( × )

3、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 ) 4、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 × )

5、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协调。( √ ) 6、人生观决定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 ) 7、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 )

8、人生态度既制约着一个人对人生矛盾和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又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方向。( √ )

9、竞争具有积极的意义,不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 × )

10、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 √ ) 11、“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了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 √ ) 12、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 √ )

13、从根本上讲,人生观决定着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 √ ) 14、树立正确人生观,首要和基本的就是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 )

15、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个人主义价值观已失去了存在的客观条件。(×) 16、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目标,应以人民的价值选择为前提,以人民的价值目标为依归。( √ ) 17、“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 ) 18、谁赚的钱更多,谁的人生价值更高。( × ) 19、价值目标是人生价值取向的选择和追求。( √ )

20、在决定人的本质过程中,诸多社会关系的地位和作用是相同的。( × ) 2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个人目光具有价值性,又具有社会性。( √ ) 22、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本身是目的,社会是手段。( √ )

23、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运作秩序是:社会先为我,我再为社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

24、个人与社会关系上,社会对个人有绝对的制约性。( × ) 25、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 √ )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锻炼道德品质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不来源于( D )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惯 C、内心信念 D、国家强制力量

2、为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必须弘扬( C )

A、个人主义精神 B、英雄主义精神 C、集体主义精神

22

D、合理利己主义精神

3、在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D ) A、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必要补充

B、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大多数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

C、社会主义道德同社会发展规律完全一致,有着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D、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需在一部分人中间提倡社会主义道德 4、有关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道德能够促进或者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C、道德能决定经济的发展

D、道德有利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 5、下列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是( C ) A、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B、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哲学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 6、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B ) A、爱国守法 B、诚实守信 C、团结友善 D、勤俭自强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第一次提出是( A ) A、2001年 B、2002年 C、2005年 D、2006年

8、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 C ) A、学思并重 B、省察克治 C、社会实践 D、慎独自律

9、道德产生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A ) A、劳动 B、自我意识 C、社会关系 D、认识

10、关于社会主义道德不正确的说法是( D ) A、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与升华 B、中国革命道德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C、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D、西方道德的照搬 1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 ) A、为人民服务 B、合理利己主义

23

C、集体主义 D、利他主义

12、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者是( D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3、关于公民道德,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C )

A、是一个国家每一个人都要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要求 B、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都要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要求 C、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要求 D、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要求 14、人类道德的最初表现形式是( C ) A、图腾 B、制度 C、风俗习惯 D、艺术

15、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正确的态度是( C ) A、复古主义 B、虚无主义 C、批判继承 D、全盘吸收

16、关于共产主义道德,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D ) A、共产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本质上是同一类型的道德 B、共产主义道德植根于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 C、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具有先进性 D、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没有提倡的必要

17、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下列提法不对的是( D ) A、是人们评价善恶的普遍标准 B、是衡量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表尺 C、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D、是胡锦涛提出的。

18、集体主义原则要求( C )

A、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求个人做出牺牲 B、重视个人利益

C、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集体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19、下列不属于为人民服务的是( D ) A、无私奉献 B、先公后私

C、诚实劳动获取正当个人利益 D、制假贩假谋取暴利

20、下列不属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的是( D ) A、知行统一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