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字中看古代丧葬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从汉字中看古代丧葬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a84f93b376baf1ffc4fad4e

从汉字中看古代丧葬

人有生老病死,死是每个人最终的结局。生命是短暂的,死亡才是永恒的。本文从几个汉字出发,简单看一下古代的丧葬。

一、由生变死 1、“死”

早期甲骨文写作,左边是一个跪在地上的人,右边是

一具枯骨,从人从歺,会意,表示生者对死者的凭吊。本义是生命

结束,他人对遗体痛哭哀悼。晚期甲骨文写作,省去“口”。

《说文解字》:“死,澌也,人所离也。从歺,从人。凡死之属皆从死。”《说文解字注》:“形体与魂魄相离。”扬雄《方言》:“澌,尽也。”澌本义为水尽,死是人的生命走到尽头,因此以澌训死,表示生命到尽头。

死本为动词,表示生命结束,亡命。如死尸、死期、死敌、死人、死于非命、大难不死、死者,人之终也(《列子 ? 天瑞》)等。后发展出不少引申义。“死寂”、“死灰”表无生命的,难活的意思,是形容词;“死板”、“死角”、“死胡同”是不活动的,行不通的意思,也作形容词;“死干”“死做”表示僵化地,不灵通地,是副词;“死拼”、“死缠烂打”是拼命地,不顾一切地的意思,也作副词。 2、“丧”

《白虎通》:“人死谓之丧何?言其丧亡不可复得见也。不直言死、称丧者何?为孝子之心不忍言也。”死和丧都是生命的结束,但丧是

避免直言死的委婉说法。早期甲骨文在桑树上加两个“口”

,表示蚕食桑叶。本义是满树蚕虫将桑树的叶子吃光。晚期甲

骨文增加枝叶,增加“口”。《说文解字》: 丧,亾也。从哭从亾。会意。亾亦声。

“桑”“丧”二字音近,在意义上也有关联。古代有“桑榆”一典,指日落时余晖所照之处,常喻垂老之年。《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以桑榆比喻人之暮年,生命将尽,正与“丧”的意义相近。

丧本义是桑树的桑叶被满树的蚕虫侵食,音sàng,这一意义已经消失;“丧胆”、“丧门星”、“丧权辱国”是丢失,失去,消失的意思,音sàng;“丧服”、“丧食”、“居丧”是表示哀哭悼亡,念sāng。

古代言死的说法还有崩、薨、卒、不禄、逝、圆寂、百年、填沟壑、见背、就木、捐馆等等。一方面是因中国俗文化有避讳习俗,忌讳“死”字,另一方面是我国古代是丧葬礼仪有等级、宗法制和功利色彩。

二、穿衣入棺 3、“殓”

人死之后,首先要入殓,也就是将死者穿衣入棺。“殓”字本作“敛”,“殓”是专为殡葬而造的后出字,经籍中多作“敛”。《释名》:“殓者,敛也,衣死也。经史并作敛。”《说文解字》:“敛,收也。”《尔雅?释诂》:“敛,聚也。”敛就是收束聚集的意思,从攵佥声。从攵,表示跟手的动作有关。

4、“棺”

《说文解字》:“棺,关也,所以掩尸。从木官声”。“官”与“关”谐音,也有相关的意思,即表示了人生命的终结,而生命终结后则需入“棺”。这也就表明,人死之后,是装殓在“棺”内埋葬的。从偏旁来看,古人就已经用木料为死者制造死后存放尸体的器具。棺又分为榇、棺、椁。榇是最靠近尸身的棺。《左传?襄公二年》:“穆姜为榇。”《疏》:“榇,亲身棺也。以亲近其身,故以榇为名。”榇的外面就是棺。《说文解字?木部》:“棺,关也,所以掩尸也。”这说明用棺的目的在于掩护尸体,延缓其腐烂。棺的最外面是椁。“椁”字从郭,郭的本义是外城,指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古代普通百姓是用不起椁的,能有一口棺材就不错了。但上层的贵族觉得用双层的棺椁还不足以防止尸身腐烂,于是往往使用多重棺椁。《荀子?礼论》中记载:“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

士再重。”是说天子五棺二椁,诸侯为四棺一椁或三棺两椁,大夫为两棺一椁,士为一棺一椁。由此可见古代等级差别之大。

5、“殡”

形。

篆文写作,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前往作客,是尊敬死者的说法。本义是死者前往阴府作客,即亲友送别死者入土。《说文解字》:“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从歺从宾,宾亦声。”《释名?释丧制》:“于西壁下涂之曰殡。殡,宾也。宾客遇之,言稍远也。”以宾客之礼去对待停柩待葬之事,就是“殡”。

三、入土为安 6、“葬”

经过殓殡之后死者就要下葬了。甲骨文写作,左边是“爿”表示床板,右边是“骨”表尸骸,本义是将尸体停放在床板上。

篆文另造会意字,(艹,草地)(死尸)(一,

停尸板) (艹,草地),表示将死者埋在野草之中。《说文解字》:“葬,藏也。从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荐之。”《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人类初期埋葬死者很简单,丧葬礼仪也很简易。《周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也就是说,上古时期埋葬死者,只要在身体上裹上一层厚厚的草木,然后放在荒野之中,既不堆积土堆,又不种植树木作为标记,同时也不计丧期。《孟子?滕文公上》:“上世常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吴越春秋》也说:“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时期简易的丧葬之礼慢慢变得繁缛和厚重,成为维系社会道德伦理和封建统治秩序、区分等级贵贱的不可缺少的一环。殷商时期开始埋葬死者要用棺椁,而且要有墓地。《中庸》:“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备矣。”《大戴礼记?礼察》:“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信死忘生之礼众矣。”是说如果侍奉死者如侍奉生者一般,则仁智兼备,社会稳固;反之丧葬之礼废弃,则君臣关系会遭到削弱,导致伦理崩坏的严重后果。而且平民百姓和王公贵族的丧葬仪式、规模、是否有陪葬等也有差异,以此区分身份等级。

另外,丧葬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天葬、水葬、火葬、土葬、悬棺葬等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究竟以何种方式处理死者的尸体, 主要取决于各民族早期社会所形成的图腾崇拜, 除此之外, 还受到地理环境、死亡原因等其它因素的深刻影响。汉族人普遍使用土葬,讲究入土为安。

葬的本义是将死者埋入地下,如葬送、葬礼、分其汤肉葬之(晋 ? 干宝《搜神记》),而“海葬”“天葬”则是处理死者尸体的意思。

7、“坟”和“墓”

经过殓殡之后就到了入土为安了,于是有了坟和墓,作为死者的最终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