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印度洋 - 论海权论对印度历史的影响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印度和印度洋 - 论海权论对印度历史的影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a02f313cc7931b765ce157b

依靠陆上基地的麦金德尔也指出“汉尼拔是由陆上进攻罗马海军在半岛上的基地的,而那个基地也是由于陆上胜利才得以保全??英国海军力量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于是就有一种倾向,不重视历史教训,并且因为海洋是一个整体,就认为在海军跟陆军的对抗中,一般说来,海军是必操胜算的。”

海军力量显然只能征服海洋和守住海洋;只有陆军才能征服和守住陆地。但是,对于主要交通线都在海上的国家,有了海军显然有利。就是对于一个陆军强国,取得制海权也确有好处。它可以随意在任何地方登陆、增援,不断地、不受牵掣地从远方运输大批人员。不错,一旦登陆,起作用的是陆军;然而就在这种时候,也不能忽视海军在保护交通、执行有效撤退方面的重要性。亚历山大侵犯印度边疆以后,要不是希腊海军将领尼尔朱斯有办法,在印度建造船只把军队从海上运走,他的侵略军无疑会蹈拿破仑大军的复辙。从那时起,到敦克尔克大撤退,这个论点已经在很多战场上确定下来了。

就印度来说,应该记住,它是个具有半岛特点的国家,而它的贸易主要又依赖海上交通,这就使得海洋对它的命运大有影响。尽管从海上征服一个有基础的陆上强国不大可能——尤其是当我们想起,莫卧儿帝国崩溃之后,才有人敢去征服,而且费了不下一百年的时间(从阿尔科特之围到击败锡克人),才完成这次征服的时候——可是,印度的经济生活将要完全听命于控制海洋的国家,这个事实是不能忽视的。还有,印度的安全也要长期受到威胁,因为如果陆上防地被一个掌握海权的强国占据并处在它的海军炮火掩护之下,不是轻易就可以从陆上攻下的。莫卧儿费尽了力气,并没有消灭掉几个小小的受到海军保护的居留地。西班牙的陆军连续进攻,也没有拿下直布罗陀。如果说新加坡是从陆上攻下的,那只是因为当时的制海权早巳丧失了的缘故。印度有两千英里以上开阔的海岸线,如果印度洋不再是一个受保护的海洋,那么,印度的安全显然极为可虑。

但是印度洋能不能再成为一个受到保护的区域呢?海军上将马汉十分强调的“海洋之不可划分性”的学说也许会使我们认为,如果任何国家在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建立了绝对霸权,印度洋正如其他海洋区一样,势必感受到它的压力。不过,不可划分的海洋不再是不可划分的了。空军力量在控制海洋方面构成了一个新的因素。它能够超越海洋,它的威力给陆权国家平添了一种武器,其范围和效力势必引起战略部署的重新安排。掌握了天空,对重要领海的控制就此较容易了,因此海洋空间的价值也就得在最广泛的范围内来加以考虑。如果在适当的地方布置下海空军基地,造成一个环绕印度的钢圈,叉在圈内建立一支力量强大、足以保卫内海的海军,那末,对于印度的安全与昌盛大有关系的海洋就可以受到保护,变为一个安全区。孟加拉湾内的岛屿有了适当的设备和保护,内海里又有一支相当强大的海军,对于印度极为重要的印度洋的那一部分,就能重新获得安全。

几乎不需要说,这样一种印度洋政策,只有在印度与印度洋区域诸国密切合作和联系之下,才有可能实现。英国已经从印度大陆撤退,但是并没有从印度洋撤退。她有一条从亚丁到新加坡的防线,达条防线使她有效地控制了印度洋。而一个独立的印

-5–/孔府藏书

度,却无法独力担当这个重任。即使她有资格这么做(显然她是没有的),英国本身在印度洋的利益是太多了,除非吃一场大败仗,她是不会从这个区域撤退的。所以为了印度的利益,同样也为了英国的利益,印度洋必须由印度和英国共同努力加以保障。英国和印度应该筹设一个机构,以便有效地达到这个目的。

在以后诸章中,我不但想考察过去印度在航行和控制这个海洋区域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欧洲诸国控制印度洋的影响,并且还想考察一下,如果英国在这个区域的海军霸权受到任何国家挑战的话,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印度的前途无疑将要决定在海洋上。它跟印度洋的发展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印度不能采取那种自私的观点,认为控制海洋是英国的事,认为我们的自由可以在一个魔术般的保护圈里成长发展。

我们的视线给一种外来的和平主义思潮弄得模糊了。非暴力当然是一种伟大的宗教教义,但是那种教义,在印度拒绝跟着释迦牟尼走的时候,就被丢开了。印度的精神向来就是积极肯定,而且在必要时,不惜以武力去肯定正义的精神,达在印度历史的各个伟大时代里尤其如此。罗姆章德拉①在印度宗教里所代表的并不是非暴力与和平主义,它代表的是对正义的积极肯定。讫里史那②也不代表非暴力。由于某种奇怪的原因,和平主义一直跟印度敬徒结了不解之缘,但是除了印度教徒的良知早就拒绝的佛教和耆那教邪说以外,我们还不知道和平主义在印度教义中究竟有哪些宗教基础。一旦我们摆脱了和平主义思想的影响,正视事实,我们就会明白,只有下定决心,不惜任何牺牲,担负起我们的担子,积极保卫为我们的安全所系的那些地区,印度的自由才能得到维护。我们的祖先早在纪元前,就征服了索科特拉岛,并且在太平洋中建立了一个历时一千五百年的帝国,那么,我们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把我们的目光转向印度洋。

①十三世纪时代印度中部高原上一位帝王,以投降敌人将贵重库藏作为赔偿而著名。——译者

②讫里史那,是印度教的三大神之一见湿奴的第八化身。——译者

第一章 印度洋

地理对历史发展的重要性,只是到现在才受到广泛而普遍的承认。作为战争的侍婢和政治纲领的指南的地缘政治学,也许是现代的一种冒牌科学,但是早在纪元前四世纪,在乔底利耶①的著作里,就有关于帝国的边界和土地的定义了。他下的定义说,“(帝国的)领土就是土地:也就是说,在喜马拉雅山和海洋之间,绵延九千个约雅纳(Yojanas)②,向北倾斜的那个地区。”地理因素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它的重要性从来没有争论,尽管它现在的理论体系,作为一种科学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细致研究,只是一种新的发展。

①乔底利耶,别名阇邪迦,印度孔雀王朝旃陀罗笈多王的大臣。其名著有《利论》(即“治国安邦术。)。——译者

②印度古代丈量,每单位等于九英里。——译者

就是关于地缘政治学这门现代科学,印度也能以先驱者自居。从华伦·哈斯丁斯

-6–/孔府藏书

③时代起,英属印度就为陆地边界怎样划得正确这个问题作过许多考虑。马考姆④、迈特卡夫⑤、厄尔芬司东⑥等人,对此都有研究。不过给边界问题打下了科学基础,并且把它作为值得郑重研究的题目,强调了它的重要性的,却是寇松勋爵⑦。跟他有联系的人们,如杜兰、霍迪奇、荣赫鹏都是地缘政治学的理论家。不过他们基本上都是大陆派。寇松勋爵本人也只把海洋当作一条边界,而不是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领区来考虑的。他在一篇著名的文章中,阐述他的见解如下:“就是因为中间隔着海洋,英国才失掉了美国;荷兰和葡萄牙才失掉了它们的印度帝国的大部分。拿破仑跟罗马一样,在埃及历尽了艰难困苦;法国和奥地利在墨西哥的冒险以大失败告终;西班牙在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的属地几乎在一天中就被夺走。”印度洋自然引不起他和他那个学派的兴趣。对海洋问题不威兴趣竟达到达种程度,以致印度甘愿放弃亚丁(这是控制印度洋区的咽喉地)的管理权。

③—⑥均前英属印度的英国殖民主义分子。——译者

⑦寇松(1859—1925),1899—1905年间的英国驻印度总督——译者 如果印度本身对印度洋问题都不感兴趣,那么,其他国家地缘政治学家不予重视,也就不足为怪了。德国的思想家们异常注意考察地理问题,他们为了探讨凡是控制了欧洲大陆中枢的,终必掌握海陆空的控制权这个观点,简直给世界战略问题迷住了。大有资格以这个新学派的缔造者自居的麦金德尔也是以同样的观点来考虑亚欧大陆的,于是印度洋只被当作“海岛世界”的一个连接区,而在那个世界上,唯一有效的政治边界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结果,印度洋中的地利问题,从来没有人认真研究过。另一方面,豪绍弗却在他的《太平洋的地缘政治》一书中,把太平洋考察得异常仔细,这本书实际上成了日本的海军战略教科书。大西洋也一直是专题研究的题目。太平洋战争前的一百年间,印度洋就是一个禁区,国际竞争是排除在圈外的,这也许就是造成忽视的一个原因。此外,从强权政治的观点看,印度洋四周的地区在大战以前的阶段,是不占重要地位的。

不应该再忽视了。世界上的海洋是一个广大的统一体。在海洋包围陆地——六大洲就是被海洋包围的——的时候,海洋只能用人为的边界来划分。主张海洋不可划分的海军上将马汉,把《创世记》里“神说,天下的水聚在一处”达句话当作他的信条。海洋是一个整体,这是明显的地理事实,尽管像我们后来看见的,科学发明使得陆上强国能够控制很大的海洋区,从而把它变为禁海。从达方面来看,印度洋的地理结构特别重要。因为陆地从三面把这个区域的大部分隔开。亚洲南面成为一道屋脊,非洲大陆成为西墙,而缅甸、马来亚和连绵的海岛保护它的东面。印度洋和太平洋、大西洋不同,它的主要特点不在于两边,而在于印度大陆的下方,它远远伸入大海一千来英里,直到它的尖端科摩林角。正是印度的地理位置使得印度洋的性质起了变化。

跟其他诸洋相比较,这个特点显得很突出。环绕两极的北冰洋和南冰洋,跟有人居住的陆地没有联系。而太平洋和大西洋则从南到北,像两条大道。它们没有隆起的陆地,也没有大面积的陆地伸人大洋中间。从地理方面来考虑,尽管印度洋的面积辽阔,水流和风向都带有海洋性质,它的绍大部分都具有一些被陆地包围的海洋的特征。

-7–/孔府藏书

这个洋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岛屿和群岛在接近大陆沿岸或广阔洋面上的分布情况。除了在地理上跟印度有联系的锡兰、接近非洲大陆的马达加斯加以外,岛屿在洋面上分布的情况,跟太平洋的特点不同。就以大西洋的情况来说,构成重要地理特征的是冰岛、亚速尔群岛和西印度群岛,且不说大不列颠和爱尔兰。

印度洋冲洗着整个非洲东岸,一直到索马里,还冲洗着阿拉伯南岸,伊朗和俾路支斯坦的南岸,印度半岛,缅甸,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的西岸。两个狭窄的海峡,曼德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守卫着它的东、西两个进口,这两个海峡都是容易控制的。由曼德海峡进入红海。红海是一个内陆海,受到两岸陆地的控制。马六甲海峡导向广阔的太平洋,不过在这里,两面的陆地很窄,对进口和出口极容易有效地加以控制。

印度洋里的主要岛屿是锡兰和马达加斯加。锡兰离印度太近,几乎失去它的岛国性质。马达加斯加则由于它的大小和位置,成为非洲东南岸的一个理想的屏障。鍚兰至少有两个良港,科伦坡和亭可马里,它们的重要性从很早时候起,就得到人们的承认了。马达加斯加的第亚哥苏勒士港具备特殊的便利,第三共和国(指法国——译者)一心要把它造成印度洋中仅决于新加坡的基地。另外一些重要岛屿由于地理位置应该受到注意的,有阿拉伯海的索科特拉岛,非洲东面的桑给巴尔岛和塞舌耳群岛,南回归线上的毛里求斯岛和留尼汪岛。接近印度海岸的阿拉伯海中的拉克代夫群岛和马尔代夫群岛,波斯湾的巴林群岛,孟加拉湾的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还有槟榔屿,都是对海洋史大有影响、具有特色的岛屿。

也得记住距离。安达曼群岛离最近的印度港口八百多英里,离缅甸四百多英里。毛里求斯岛离科伦坡二千零九十四英里,而索科特拉岛离科伦坡则在一千英里以上。槟榔屿距锡兰一千二百七十八英里。拉克代夫群岛和马尔代夫群岛都是稀稀落落散布在印度西南海面上的小岛,没有什么合适的港口。实际上,除了达曼和第乌之外,印度海岸没有距离够近、可供屏障的合适岛屿。

对印度洋的海湾也需要予以特殊注意。两北角上有波斯湾,这是一个被陆地包围的海湾,霍木兹海峡控制着入口。这个海湾以幼发拉底斯和底格里斯河谷和历史上有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它的后方,过去在形成海洋航运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将来也许会发生比过去更大的影响。

阿拉伯海是世界上重要的大海之一,介于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之间,北部以荒凉的波斯海岸线为界。由于季节风的关系,三千年来,一直是商业和交通的大道。印度人,腓尼基人,阿拉伯人,实际上所有东方航海诸国都把它当作主要航区。

亚丁湾是由非洲的突出部分和阿拉伯的东南角造成的交通频繁的狭道,达一带的两边海岸差不多是平行的,直至曼德海峡为止。索科特拉岛从东面控制这个海湾的入口处。多年以来,亚丁湾就是阿拉伯海盗的老窠,他们的基地在亚丁,那是阿拉伯半岛尖端海岸上隐蔽得几乎看不出来的一个港口。

孟加拉湾位于印度以东,它把缅甸和马来亚从印度半岛分开。它也受季节风的支配。世界上有四个容易遭受旋风袭击的海洋区域,据说,孟加拉湾也是共中之一。很早的时候起,大商船就从印度东岸港口出发,行驶在这个海湾上,印度人在太平洋岛

-8–/孔府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