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训练(附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word完整版)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训练(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9598bf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f

(3)光合作用过程,Rubisco是一种极为关键的酶。

①研究人员在低夜温处理的第0、9天的9:00时取样,提取并检测Rubisco的量。结果发现番茄叶片Rubisco含量下降。提取Rubisco的过程在0~4 ℃下进行,是为了避免_______。 ②为研究Rubisco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提取番茄叶片细胞的总RNA,经_______过程获得总cDNA。根据番茄Rubisco合成基因的_______设计引物,再利用_______技术扩增Rubisco合成基因。最后根据目的基因的产量,得出样品中Rubisco合成基因的mRNA的量。

③结果发现,低夜温处理组mRNA的量,第0天与对照组无差异,第9天则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低夜温抑制了Rubisco合成基因_______过程,使Rubisco含量下降。

(4)低夜温处理还改变了光合产物向不同器官的分配,使实验组番茄叶、茎、根的光合产物分配比率高于对照组,果实的光合产物分配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变化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2为大棚中番茄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9

(1)图1甲过程中“Ⅰ”是________,其在________(答具体结构)上产生;该物质用于乙过程的________阶段,该阶段所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答具体结构)。

(2)图2中细胞器a是________,物质④是________。光照充足条件下理论上可以完成的过程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5 项目 光照条件下CO2()mg·h-1 1(吸收速率) 黑暗条件下CO2()mg·h-0.5 1(释放速率)

①温度在25~30 ℃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②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30 ℃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 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________mg。

21.野生型棉花品种Z16中转入抗虫基因BT基因后获得转基因抗虫棉品种Z30,某农科所在相同条件下培养棉花品种Z16和Z30,在苗期后期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及植株的有关生理特性,所得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0.75 1 2.3 3 3.5 1.8 3.2 3.7 3.5 3 10 20 25 30 35 10

注:①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uBP羧化酶)是暗反应的关键酶之一;②Pn:净光合速率(即以每平方米叶面每秒钟吸收CO2的速率为参照依据,单位为μmol·m·s;③太阳辐射中能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

(1)由图1推测,与野生型棉花品种Z16相比,转基因棉花Z30的干物质量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的A点代表转基因棉花Z30曲线与纵坐标的相交点,若A点对应的数值为-0.8,该数值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不考虑环境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那么当光合有效辐射(PAR)为400μmol·m·s时,Z30叶片固定CO2的速率为________μmol·m·s。

(3)图2中色素1的名称是________,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上。

比较图2和3可知,野生型棉花品种Z16与转基因棉花Z30光合作用速率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2

-1

-2

-1

-2

-1

从而影响了光合作用________阶段的反应速率。

22.如图是有关棉花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要想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光反应中产生的O2扩散到邻近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________层生物膜。

(2)图2中限制D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________(较低、相等、较高)。

(3)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将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3,请据此回答。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解分析,B点比A点细胞内的C5含量________,BC段曲线平缓的限制因素可能是________,而C点以后曲线上行,其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