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份试卷合集)北京市北大附中2019年化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10份试卷合集)北京市北大附中2019年化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9116b5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c

A.油脂、蛋白质均可以水解

B.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一种可降解的塑料 C.1molC2H4和 1molC2H5OH 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同 D.食物中的淀粉类物质,通过人体中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酒精

12.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 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Y 的两倍 B.Z 的原子半径比 X 的大 C.Y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 Z 元素的强

D.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W 的强

13.我国在 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C.汽油主要是 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 a 的名称是 2-甲基丁烷 14.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H2O 的物质的量为 0.5NA B.1 mol 乙烷(C2H6)分子含有 7NA个共价键 C.58.5 g 氯化钠固体中含有 NA个氯化钠分子

D.在 1 L 0.1 mol/L 碳酸钠溶液中阴离总数小于 0.1 NA

15. 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分别盛有 5ml pH=3 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由水电离出的 OH浓度:c(OH)甲>c(OH)乙

B.向甲、乙两烧杯中均加水稀释至 pH=4,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V甲

C.若将甲、乙两烧杯溶液分别与 5ml pH=11NaOH 溶液反应,所得溶液 pH:甲>乙 D.若将甲、乙两烧杯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c(H) >c(Cl)+ c(CH3COO) 16. 已知:N2(g)+ 3H2(g)

2NH3(g) ?H =—92.4KJ/mol,起始反应物为 1molN2 和 3molH2,在不同压

+

-----

强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 NH3 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30MPa下反应速率比 20MPa下反应速率快

B.30MPa下反应达到平衡时,600℃时放出的热量比500℃时放出的热量多 C.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越低越有利于 NH3的生成,实际生产中通常在常温下合成氨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 H2 的平衡转化率 17.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Zn与稀 H2SO4 反应:2Zn+2H=2Zn+H2↑

B.向 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

C.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HCO3ˉ+Ca+OHˉ=CaCO3↓+H2O D.固体碳酸钙中滴加足量盐酸:CaCO3+2H= Ca+CO2↑+H2O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于纺织的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C.动物脂肪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工业上常用于生产肥皂

D.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浓硫酸铜溶液,可观察到蛋白质发生凝聚,再加入蒸馏水,振荡后蛋白质又发生溶解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单质升华过程中不存在化学键被破坏的过程

B.H2S 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的稳定结构

C.CO2晶体和 SiO2晶体中,微粒之间的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 D.NaCl 固体溶于水后,因为共价键被破坏,从而形成了Na和Cl

20. 向 0.1mol·LH2A 溶液中逐滴滴入 NaOH 溶液调节溶液 pH,溶液中的 H2A、HA、A 的物质的量分数δ(X)

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

-2-+

-+

2+

2+

+

+

+

2+

A. H2A是一种二元弱酸

B. pH=2.7时,c(HA)>c(H2A)=c(A)

C. pH=4.2 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H)=3c(HA)+c(OH)

D. 0.1mol/L 的 NaHA 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HA)>c(A)>c(H2A) > c(H)>c(OH)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 50 分) 21.(10 分)请回答以下问题:

+

-2-+

-+

+

---2-

(1)联三苯结构简式为:,则它的分子式为______。

(2)结构简式为的有机物,它的名称为______。

(3)已知 CH3CH2OH+HNO3→CH3CH2ONO2+H2O,请写出三硝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____。

(4)已知柠檬醛的结构式为:名称为_______。

该物质中含有的官能团的

(5)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氢氧化钠过量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2.(8 分)由3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19,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 2 种酸性气

体的混合气体B。现对化合物A 进行下列实验,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反应中气体完全逸出。

已知:溶液 C 中含有两种酸。 请回答:

(1)D 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H2O2的电子式______。 (2)A 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B→E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23.(10分)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室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9.3g/100 g 水,溶于水得无色溶液,较多苯酚

与水混合可得到乳浊液。温度高于70℃,能与水互溶。某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比较苯酚和碳酸酸性的强弱或苯酚和 HCO3酸性的强弱。 甲、乙两同学提出如下假设: 实验假设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 -

甲 酸性:H2CO3>C6H5OH 取少量苯酚放在试管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得到澄清溶液。通入CO2,未见浑浊,冷却到室温,再通入一段时间 CO2,冷却到室温,未出现浑浊。 说明CO2 不能与 C6H5ONa反应,则假设错误。 乙 酸性:C6H5OH>HCO3 -方案一:在苯酚乳浊液中,加一定量的 Na2CO3固体,观察到 Na2CO3 固体溶解,苯酚乳浊液变清,无气泡生成。放置冷却,再观察。混合物仍然澄清。方案二:在苯酚乳浊液中,加一定量的饱和 Na2CO3溶液,观察到乳浊液变清,无气泡生成 方案一结论:假设正确方案二结论:假设正确 (1)你认为甲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甲设计的实验中通入CO2未出现浑浊的可能原因是①_______②___________

(2)乙同学方案一实验中,放置冷却,再观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乙同学方案二设计有不严谨的地方,指出不严谨的方面____________ 24.(12 分)某研究小组按下列路线合成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

已知: ①CH3COCH3+CH3CHO

CH3COCH=CHCH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