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事故鉴定报告讲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顶板事故鉴定报告讲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8eb286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2

3.矿井提升运输:主斜井安装一台JTP1.6×1.2型绞车提升,电机功率110Kw,单钩串车提升。大巷运输采用人力推车,采用MFU0.75/6A型侧翻式矿车运输。

4.矿井采用一级排水,在+225m水平安装有D80-30×8型水泵两台,电机功率为55kW,铺设二趟Φ100mm排水管。

5.压风系统

矿井地面设置了固定压风机房,安装一台JG55HA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和一台VF-6/8空气压缩机,主输送管道为一趟φ108×4.0mm无缝钢管,支管为φ56×3mm无缝钢管,管路已铺设至各采掘工作面和避难硐室。

6.矿井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供电电源一路来自涟源市伏口镇35kv变电站,供电架空线规格LGJ-3×50mm2,供电距离2km,供电电压10kv;另一路来自安化县青塘铺镇35kv变电站,供电架空线规格LGJ-3×50mm2,供电距离7km,供电电压10kv。。井下供电采用660V低压下井。

7.矿井安装有一套KJ90N型安全监控系统,安装各类传感器16个,安装了一套KJ251人员定位系统。

三.事故地点概况

事故地点发生在+260m水平北翼一石门回风上山掘进工作面。

矿井分南北两翼布置,目前仅在南翼布置了底板回风上山形成整个矿井的负压通风系统,北翼回风需经南翼回风上山排出。为解决北翼+260m水平北翼一石门的通风问题,

9

在一石门沿5下煤布置一条煤层回风上山连通+290m总回风大巷。

一石门在+260m北大巷90m处开门掘进,全长39m,然后通过绕道进入5下煤层,沿煤层倾向向上掘进一条回风上山。

回风上山沿5

下煤底板留顶煤布置,于

2014年3月开

始掘进,设计全长135m,巷道上宽1.6m,下宽2.2m,高2.0m,平均坡度为15°,煤厚0.5m~4.0m,煤中有夹层,上山巷道采用沿底留顶煤掘进,采用梯形木棚子支护,棚距0.6m,支护材径为φ16~20㎜圆松木,由于回风上山受褶曲构造影响,煤层时厚时薄,压力大,采用了双边栌加强支护。

回风上山使用YBT5.5型局部扇风机配¢300mm胶质阻燃风筒送风,采用手镐加爆破落煤掘进,早班一个班作业,至事故发生前回风上山已掘进35m。

回风上山掘进施工前,矿井编制了《伏口镇莲花洞煤矿+260m水平北翼一石门沿煤回风上山掘进作业规程》,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了贯彻学习。

详见事故现场示意图。 四. 事故发生经过

2014年7月1日7时30分,由矿长阳吉光主持召开了进班会。当班共有32人下井,分6个地点作业:+290m北翼二石门维修4人,+290m运输大巷掘进5人,+225m水平南翼三石门维修4人,+225m水平南翼四石门维修5人,

10

+260m水平北翼三石门维修4人,+260m水平并翼一石门回风上山掘进3人(大工李放生,小工徐海、遇难者曾盛朝),井下生产铺助人员4人,当班安全员阙月东,瓦斯检查员周灿,当班跟班矿领导为阳吉光。

8时,李放生、徐海和曾盛朝三人在地面将一车木支架和一车背护材料放下井,9时,三人一同步行下井到达+260m水平北翼一石门,由徐海在石门中装运煤炭并运送材料,由李放生和曾盛朝到回风上山掘进并支架,上班支护已支到当头,李放生和曾盛朝先在上班支好的棚子上抬了一副双边栌,当头还有2m长巷道未抬栌,之后,二人开始用手镐落煤掘进,掘进0.6m并支好一副支架后,二人于12时到一石门吃班中餐,吃完班中餐后二人又到回风上山继续掘进,又掘进0.6m后,又架了一副支架,由曾盛朝站在新支支架下的巷道中间,用手扶着支架顶梁,李放生站在退后的巷道左帮用木楔固定支架二帮,当时,支架顶部尚有0.5m高的空顶,二人准备固定好支架后再去接顶。二人正在固定支架时,巷道顶部突然掉落一大块煤炭,同时将新支的支架打倒,冒落的煤炭和冲倒的支架将曾盛朝推倒。至此,事故发生了。

五. 事故抢救经过

李放生看到曾盛朝被推倒后就立即去扶抱,扶抱引起曾盛朝剧烈疼痛就让他先休息,李放生待曾盛朝休息一会后再去扶抱,但曾盛朝还是喊痛,这时,小工徐海刚好送材料来到了回风上山掘进工作面,于是二人将曾盛朝背至一石门,

11

然后将曾盛朝放到矿车里并推运到+260m中部车场。到+260m车场后,由车场挂钩工徐又珍打电话向地面汇报,然后用绞车提升矿车将曾盛朝运送到地面。

13时20分,地面接到井下事故电话后,在调度室值班的赵勇立即租了一辆面包车在井口等待。同时通知了曾盛朝的家人,13时30分,曾盛朝被运送到地面,李放生等陪同人员帮曾盛朝洗完澡后,由赵勇和曾盛朝的家人一起将其送涟源市第五人民医院救治,涟源市第五人民医院医生对曾盛朝作了检查诊断,建议送娄底市中心医院救治,医生对曾盛朝做了应急处置后由医院救护车送往娄底市中心医院,14时30分,救护车到了涟源市湄江镇安坝地段,随车医生发现曾盛朝已无生命体征。至此,抢救工作全部结束。

六. 现场勘察情况

2014年7月3日由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娄底分局监察专员陈伟组织事故技术鉴定组成员李日升、杨伟业在莲花洞煤矿生产副矿长张思房、安全副矿长阙林平的陪同下,于9时30分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勘察。事故发生地点为+260m北翼一石门回风上山掘进工作面。

其勘察情况如下:

1. +260m北翼由外往里共布置有三个石门:石门间距为50m。一石门在+260m北大巷90m处开门。布置在5下煤底板岩石中,全长39m,巷道采用半圆拱形锚网喷支护,宽2.0m,高2.0m。石门尾端通过绕道进入5下煤层,然后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