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道遗产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廊道遗产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8e8167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e

舞、戏剧、节庆、手工艺技能等,都可以通过舞台化、艺术化的包装后,形成具有吸引力的、受游客欢迎的旅游产品。非物质遗产的舞台化既有利于旅游开发,也有利于这些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但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商品化、庸俗化的倾向。如:“花儿”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大地上的一种民歌,是丝绸之路上的口传歌谣,近年来,西北各地的一些“花儿”歌手把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的“花儿”进行了舞台化的包装,唱出了国门,在海外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这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UNESCO也多次派专家专程赴甘肃岷县等地对“花儿”进行考察。岷县自 2002 年以来,先后被授予“联合国民歌考察基地”和“中国花儿之乡”等荣誉称号。 3. 嘉年华的“迁移”保护

丝绸之路上珍贵的自然遗产和大多数古迹遗址类遗产是不能进行“迁移”保护的,对它们的保护只能采取生态型保护和技术维护。然而,对于大多数非物质遗产和部分文化遗产可以将其迁移到新的环境下,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些遗产的价值。“迁移”不是对丝路遗产资源的直接保护,而是一种间接的方式,如同嘉年华会一样使非物质遗产进行外地“巡演”,通过这样的方式唤起人们对其价值的认可,吸引人们去遗产旅游,从而达到遗产保护目的。如:可以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建立流动性的“西北民族风情园”或“丝绸之路文化园”,将新疆的民族歌舞、手工艺表演、及著名建筑的微缩景观集中于一园之内,给遥远的人们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激发潜在游客到此一游的旅游欲望。

五、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廊道遗产不仅是符合我国文化遗产历史状况和遗产保护开发现实情况的新概念,还是一个区域性、整体性的保护与开发新理念、新方法。近年来,廊道遗产旅游资源受到全中国的广泛关注,从政府到民间,从实业界到理论界,解读、保护、开发大型遗产成为热点话题,这其中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因此,对廊道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成为社会焦点、牵动人心。

廊道遗产不同于美国的绿道和遗产廊道,也有别于欧洲的文化线路,如果把遗产廊道和文化线路两个理论比喻成河流,那么廊道遗产就是两条河流汇聚成的大江,理论上与两者有同源之处,而内涵上更深刻、更广阔。只有中国这样既地

大物博,又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才能够拥有如此之厚重的廊道遗产,它是文化、自然和非物质遗产的集大成者,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和国家身份的象征。

廊道遗产旅游的发展已不仅关系到遗产事业和遗产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是关系到民族文脉的延续和民族历史的发展,其意义相当重大。因此,对廊道遗产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应以产业链本土化、经营者共生化、决策权民主化为基本原则,坚持社区主导开发模式,使每个节点的遗产保护与开发妥善、到位。在确保廊道遗产旅游资源原真性基础上,适度加入舞台化成份,增加游客体验性,从而实现廊道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廊道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沿线区域合作铺就了一条便捷的道路,为各行政区提供了合作的契机,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

我国遗产管理体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制度上改变遗产管理现状是破解遗产管理难题、化解中国遗产危机的最好途径。笔者建议成立“国家遗产总局”全盘管理中国遗产,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周边国家在遗产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全人类遗产事业的进步。我们要做到,上对得起祖宗先辈,下对得起子孙后代。 (二) 研究局限与展望

廊道遗产是作者的创新概念,因此缺乏充足的文献资料和充分的数据统计资料,实证研究不够深入。由于廊道遗产涉及地域广泛、遗产类别复杂多样,所以前期对单体遗产的调研和问卷统计均作为辅助资料,不能够作为对理论直接的有力支撑。廊道遗产是一个新概念,同时也是新型遗产类别,对其科学界定尚存在困难,其相关理论未得理论界前辈认可,也未得实业界和管理部门检验,因此对其分析很可能存在不准确、不深刻之处。作者才疏学浅、理论功底不深,严重影响了本文的科学性、逻辑性,使本文可能疏漏百出。

盼望业内专家、学者,各位前辈、各位师长,对本文给予批评指导,为廊道遗产提出更准确更具信服力的定义,为廊道遗产旅游资源探索更符合实际的保护性开发途径,为中国遗产管理体制改革贡献良策。

参考文献

1. Alison, J. B. and Richard, C. P. Conceptualizing the experiences of

heritage tourists. Tourism Management 18(2):75-87,1997.

2. Anne, D. Developing Sustainable Tourism for World Heritage Sit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479-492,1996.

3. Brookfield H. Interdependent development. London: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75.

4. Butler, R.W.. 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

Canadian Geographer. 24(1): 5-12,1980.

5. Charles A. Flink, Robert M. Searns. Greenways. Washington: Island

Press, 1993.

6. CIIC. 3rd Draft Annotated Revised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Madrid, Spain, 2003. 7. CIIC. Reports of Experts. Madrid, Spain, 1994.

8. Crick, M. Representations of Sun, Sex, Sights, Savings and Servility: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8:307-344,1989.

9. Dallen, J. T. Tourism and Personal Heritage Experienc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4:751-754,1997.

10. Harvey, E.R. Política cultural en Argentina. UNESCO, París, 1997. 11. Little. C. E. Greenways for America. Baltimore. M. 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0.

12. MacCannell, D. Staged Authenticity: 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 Austral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9(3):589-603,1973.

13. Robert, H. and Erin, S. Staged Authenticity and Heritage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0:702-720,2003.

14. Rodwell, D. Sustainability and the holistic approach to the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cities,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1:58-73,2003.

15. Samuel, R. Theatres of Memory: Past and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London: Verso ,1994.

16. Sauer C O. Recent development in cultural geography. In: Hayes E C.

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Lippincott, 1927. 17. Searns. R. M. 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 as an adaptive urban landscape

form.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33. 65-80,1995.

18. Yaniv Poria, Richard Butler, David Airey. The Core of Heritage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0(1):238-254,2003.

19. 艾伯特·赫希曼. 经济发展战略.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0. 蔡世华.论中华文化复兴的理性之源与价值重建.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3).

21. 陈传康,李蕾蕾.我国风景旅游区和景点旅游形象之策划.陈传康旅游文集.

青岛出版社,2003.

22. 陈南江.旅游开发的主题和文脉.规划师,1998(4)

23. 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4. 郭荣华,贺瑞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文化.人民网,2006年10月24

25. 胡玉厚.三峡工程对旅游业影响浅析[J].水利规划研究,1989(1). 26. 黄震方,李芸,王勋.京杭大运河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及其旅游开发——以京

杭大运河江苏段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

27.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18(下).郑明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

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