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核桃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商洛核桃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8479deef46527d3250ce042

商洛核桃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

林伟锋,张顺京

(陕西省商洛市植保植检站,陕西 商洛 726000)

摘要:商洛核桃发展历史悠久,誉满华夏。核桃具有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质优价廉等特点,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眯。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商洛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下,核桃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核桃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针对存在问题,笔者通过实践探索对目前商洛核桃产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核桃;产业现状;调查;对策

商洛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地跨长江和黄河流域,总面积1.93万hm2,辖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安、柞水一区六县,163个乡镇,总人口243万。属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过渡性山地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年平均气温11~14.1℃,年均降水量696.8~830mm,地下存水较好,山地坡塬辽阔,土地肥沃,PH值适中,土壤通透性能良好,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区,为核桃生产的最佳地区。

1 商洛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

1.1基地发展。商洛地理、人文条件优越,是全国著名的核桃生产基地。近年来,核桃产业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08·商洛核桃高端论坛”之后,全市上下围绕《商洛市核桃产业五年发展实施方案》,筹备并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核桃大会暨首届商洛核桃节”,使商洛核桃的对外影响进一步扩大。截止2009年底,全市核桃面积发展到10万hm2,3000多万株,其中良种建园 1.8万hm2,年总产3 万t以上,核桃重点产区农民人均收入525元,户均收入1940元。因而,核桃产业已成为商洛农民致富奔小康,扩大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图1、图2)

图1:商洛核桃种植发展趋势图(单位:万株)

*作者简介:林伟锋,1979年9月生,男,陕西省商州区人,助理农艺师,从事植保工作,电话:(0914)2312320,E-mail:slfz001@163.com

1

图2:商洛核桃产量发展趋势图(单位:万t)

1.2核桃加工。商洛现有核桃加工企业六家,年加工能力8000t,生产的产品主要有核桃仁、

琥珀核桃仁、核桃油、核桃酥糖、核桃软糖、核桃粉等初级产品。

1.3市场营销。商洛核桃的营销以个体、民营为主,市场销售旺盛,价格稳中有升。近几年,

除少量青果销售外,绝大部分是核桃取仁销售,产品内销东北和东南沿海各大中城市,对外出口东南亚等国。

1.4技术队伍。现有商洛市和洛南县两个核桃研究所,其余六县区核桃业务技术工作由林业

站、果树站、核桃产业办等单位承担。现有专业技术人员80多人。

2 商洛核桃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2.1有充足的土地资源。商洛是以中低山为主的土石山区,土壤以黄棕壤、棕壤为主,pH

值5.3~8.4之间,发展核桃最基本的土地条件十分完备。全市总面积195.7万hm2,其中耕地20.4万hm2,占10.4%(其中基本农田17.7万hm2,占9%)。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2万hm2的发展空间。丹江、洛河、金钱河、银花河等流域川塬、丘陵及浅山坡塬地,有8万hm2适宜发展核桃的面积。四旁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有3.3万hm2发展潜力。

2.2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商洛核桃以果大、肉厚、皮薄、油香而享誉国内外,产品供不应求。从市场前景看,国内、国际市场对核桃及其加工产品需求与日俱增,市场价格不断攀升,年均涨幅在10%以上,市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2.3核桃医疗保健作用显著。核桃具有补大脑、美容颜、抗衰老、益心肺、助睡眠等食药

用价值,是群众消费比重最大的坚果,随着社会对核桃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认识的提高,必将进一步拉动人们对核桃产品理性、经常性的消费需求。

2.4有扎实的群众基础。核桃是商洛群众传统的栽培经营树种,也是经济效益最大的果品,

广大果农在核桃经营收入中得到了最多的实惠,加之科技人员解决了良种化栽植及丰产配套技术方法,为群众规模化种植奠定了基础。

2.5政策扶持效应明显。省委、省政府将商洛核桃产业发展纳入了陕西省果业发展规划,

SZF《关于加快推进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为核桃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

2

遇。省发改委将核桃产业列入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予以重点扶持,省林业厅就支持商洛核桃产业突破发展制定出台了十项扶持措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我市建立了核桃试验示范站。市委、市政府把核桃产业作为商洛突破发展、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骨干产业。

3 商洛核桃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999年,商洛的核桃被确定为退耕还林主要树种以来,累计投资和补助超过6.2个亿,新增核桃建园2.46万hm2。2001年商洛的核桃产业化开发得到进一步扩展,全市投入工赈资金1240万元,财政借款360万元,新增核桃建园3.58万hm2,其中矮化良种建园0.33万hm2。2006年国家科技部批准商洛核桃研究所承担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核桃自控电热温床嫁接育苗技术中试”,建立良种繁育中试示范基地6.7 hm2,种苗100万株,扶持资金50万元。2007年以来,商洛核桃被省上列为陕南重点突破发展项目,扶持资金80万元等等,给商洛的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多渠道全方位的技术保障,实为千载难逢的机遇。

4 商洛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就目前商洛核桃发展的情况看,存在问题主要存在在“小、老、虫、低、少、差、大”七个字上:一是核桃优良品种占有比例小,良种品种混杂。据调查,商洛10万hm2核桃中,6.7 hm2以上良种建园只有 1.8万hm2,零散园约1万hm2,仅占总体的 28%,而退化核桃品种却占到 72%。二是主产核桃以晚实零星核桃树为主,且核桃树体高大,品质良莠不齐,分布零散,经济效益较低。据调查,目前50年以上核桃树约占四分之一,百年以上的老化核桃树约占总体的二十分之一。因而收获、防虫、修剪等管理措施不到位,产量和效益低。三是核桃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四是核桃的深加工能力低下,龙头企业生产规模小,没有形成优势品牌。原有的近10家核桃加工企业由于诸多因素制约而缺乏生产活力,相对停产。商洛目前只有六家企业能够正常生产加工,生产的核桃油、酥、软糖、琥珀核桃红糖等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但远远不能满足商洛核桃发展的需求。五是核桃产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多年来除国家和省上投资外,商洛当地财政对核桃产业的资金投入甚微。特别是良种育苗和规范化科研管理方面需要的资金缺口较大,导致一些科研项目后劲不足而制约着核桃产业化发展。六是综合科管水平差,土肥水基础管理滞后,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核桃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基层农民技术人员缺乏。

5 对商洛核桃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面对以上问题,要实现商洛市委市政府规划到2015年,全市核桃要发展到20.3 万hm2,其中良种基地面积达到18万hm2,良种优化达到88%以上,产量突破6万t,重点区域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超过850元的宏伟目标,显然有很大困难。所以,建议应采取以下相应对策:

5.1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市县区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

组和工作机构,制定出具体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具体负责解决核桃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把核桃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纳入年度责任考核内容,做到任务、责任、措施落实到

3

位。抓好核桃板块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实行领导抓点示范制度,强化督促检查,严格奖惩制度,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5.2要不断调整思路,科学规划,规模发展。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基地建设工程化的

理念,按照“适地适树,统筹兼顾,规模发展,优质高效”的思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充分利用浅山丘陵区、坡塬地、退耕地、缓坡地、四旁地等土地资源潜力,一个区域规划1-2个品种,做到规划设计“五到位”,即到流域、到乡镇、到村组、到田块、到品种,一次规划,分年实施,整体推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规模化栽植、标准化建园、规范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为重点,一手抓扩大良种基地规模,一手抓综合科管,提质增效,为商洛核桃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3加强病虫害防治,打造优化品牌。据调查,商洛核桃产业发展中所遇到的老大难问

题,就是病虫害发生严重,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核桃损失约5000t以上,直接影响核桃产业的经济效益。商洛核桃的病虫突出反映在“八虫三害”,即:核桃举枝蛾、双鬃尖尾蝇、桃蛀螟、银杏大蚕娥、核桃小吉丁虫、云斑天牛、芳香木蠹蛾,核桃横沟象和核桃黑斑病、核桃枝枯病、核桃流黑水病。建议组建一支强有力的核桃病虫害防治专业队,大力开展核桃专业化统防统治,充分发挥好核桃病虫害专家的骨干力量,派专业技术干部科技下乡,实行分片包干,层层落实病虫害防控责任,有效控制病虫的发生和危害。

5.4要加大良种培植,力求科学化种植,标准化管理。结合商洛实际,形成一套具有

时代性和历史性的核桃产业战略发展的新思路,从良种引进,优化育苗入手,实施综合配套的服务机制,以良种核桃园建设为突破口,力争每年新建、改造核桃标准园0.67万hm2,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品种化栽植、批量化生产”的原则,重点发展好洛南、商州、山阳、丹凤四县区,抓好柞水、镇安、商南三县适宜核桃发展区。在种植方法上,大面积推广良种栽植;在发展方式上,采取规模连片种植、林粮间作与零星分散种植(含四旁植树)相结合;在品种选择上,规模建园以辽核、香玲、中林三大早实品系等为主,“四旁”栽植以西洛1、3号晚实品种为主,实现良种品种化、栽植规模化、管理科学化,努力营造科学发展核桃产业的社会氛围。

5.5完善市场体系,强化核桃深加工,加快龙头企业发展,促进产品多元化。依托

商洛核桃已有的市场交易平台,创建西北最大的核桃集散地和交易市场,引导更多的农产品营销企业在西安及周边地区设立销售窗口,利用商洛核桃节、杨凌农高会等平台,宣传推介商洛核桃产品。把核桃产品逐步打入全国大中城市。积极发展市县区核桃产业协会和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中介组织,推动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充分发挥产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协调、指导和服务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核桃产业化经营水平。采取招商引资、培育现有企业等措施,整合龙头企业,培育1-2个集团公司。力争在3-5年内,形成加工产值或销售额上千万元的核桃加工、经营型龙头企业。实施核桃产品名牌战略,加快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开

4

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和知名品牌。积极开展“商洛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和绿色核桃产品生产认证,进一步提高商洛核桃的知名度。

5.6不断创新机制,促进核桃产业发展。根据各地实际,以行政村、以流域为单元,依

法、有偿加快土地流转,集中连片建核桃产业发展基地。在调整产业结构中,要逐步推行“行业指导,市场运作,协会组织,大户带动,农民参与,公司经营”的发展模式。要在抓好核桃保险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广泛推行核桃保险制度,应对自然灾害风险、保障果农收入。

5.7加大资金扶持,强化资金管理。商洛由于地方财政实力的因素,使核桃产业开发的

资金配套扶持相对滞后。应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外引内联,上下沟通,在地方政府全力扶持的基础上,争取在国内国际上的立项资金。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金管理。建立健全有序的专项资金管理机制,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核桃产业开发的刀刃上。同时,市县区政府要加大各类农业项目资金统筹力度,实行项目资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办法,集中发展核桃产业,让商洛的核桃产业真正成为商洛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5.8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商洛的核桃产业开发缺乏基层专业实用型人才,专业技术力量薄

弱,是制约和阻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把商洛的核桃产业做强做大,必须依靠雄厚的科学技术力量来支撑。所以,要在技术培训上下功夫,对基层林管人员和农村的基地林园人员以及农村的核桃经营专业户进行分期分批的专业技能培训,培育一批懂科学、有技能、会管理的实用性技术人才,使他们真正成为商洛核桃产业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

商洛市已被国家列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市委、市政府将每年10月9日确定为商洛核桃节,相信不久的将来,商洛的核桃产业发展必将乘势而上,前途更辉煌。 参 考 文 献:

[1]张新发,曹小军.关于建设国家商洛核桃示范区的设想和建议[A]∥第二届中国核桃大会暨首届商洛核桃节论文集[C].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8~31.

[2]周德全,李若娟.云南核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