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复习题(学生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税收筹划复习题(学生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84021e44afe04a1b071de10

《税收筹划》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李某在一家晚报上连载某小说半年,前三个月每月月末报社支付稿酬10000元;后三个月每月月末报社支付稿酬5000元。李作家所获稿酬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元。

A.3688 B.4500 C.4980 D.5040 2.下列不属于免纳个人所得税项目的是:( )

A.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B.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C.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D.个人转让自用达5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居住用房取得的所得。 3.某外商投资企业自行申报以55万元从境外甲公司(关联企业)购入一批产品,又将这批产品以50万元转售给乙公司(非关联企业)。假定该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20%,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按再销售价格法计算,此次销售业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元。 A.0 B.12500 C.25000 D.35000

4.假设A国居民公司在某纳税年度中总所得为10万元,其中来自A国的所得8万元,来自B国的所得2万元。A、B两国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0%和25%,若A国采取全额免税法,则在A国应征税额为( )。

A.2.9万元 B.3万元 C.2.5万元 D.2.4万元 5.下列关于资产的税务处理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定资产的计价,应以原价为准,即以制造、建造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支出为原价 B. 固定资产折旧只应当采用直线法计算

C. 企业的商品、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和原料、材料等存货的计价,应以成本价为准 D. 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在协议、合同中规定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该使用年限分期摊销;没有规定使用年限的,或者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摊销期限不得少于5年 6.李先生取得一次劳务报酬10 万元,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16000 B.25000 C.32000 D.20000 7.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及( )

A. 随意性 B. 可行性 C. 固定性 D.非固定性 8.企业财务管理中最稀缺的资源是( )

A.现金 B. 人才 C.固定资产 D.原材料 9.所纳税款是直接的现金支出又叫( )

A.内涵成本 B.会计成本 C. 外显成本 D.隐性成本

10.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不满30%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偷税数额( )的罚金

A. 十倍 B. 五倍 C. 一倍 D. 1倍以上5倍以下

11.避税的“非违法”只是从( )而言。

A.经济形式 B. 法律形式 C.政治形式 D.思想观念 12.纳税义务通常具有( )

A. 前瞻性 B. 滞后性 C.超前性 D.适时性 1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 )

A.最低税负 B.销售收入 C.最低成本 D. 追求利润最大化 14.减少税收成本最有效、最可靠、最可行的途径( ) A. 避税 B.偷税 C. 税收筹划 D.骗税 15.企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发行费用( )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A. 不可以 B.部分可以 C. 可以 16.税收筹划的客体是( )

A纳税人 B征管机关 C各项涉税行为 D中介机构 17.对外贸企业来说,出口货物的增值部分( )免税

A. 全部 B.部分 C. 不能 D.50%部分

18.税务机关发现,某歌星隐瞒参加演出后得到的50万收入,没有去交税。他这行为属于:( )

A、骗税 B、欠税 C、偷税 D、抗税

19.政府一般是根据最具实践性的( )来征税,而企业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总是以“受益原则”来衡量它是否应该缴税。

A. 固定性原则 B. 负担能力原则 C. 最大化原则 D.最小化原则 20.纳税费用又叫( )

A.外显成本 B. 内涵成本 C. 隐性成本 D. 会计成本 2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税金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是( )。

A.土地增值税 B.增值税C.消费税D.营业税 22.偷税有两个基本特征:( )和欺诈性。

A. 非固定性 B. 非法性 C.避税性 D.随意性 23.反避税的深层次理由来源于而( )

A. 法律 B.政治 C. 经济 D.文化 24.税收筹划的目标在直接减轻纳税人负担上,但应更加注重( )

A. 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B.企业发展规划 C.企业形象 D.企业业绩 25.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不满30%并且偷税数额在( )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金

A. 任何数额 B. 10万元以上 C. 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 D.1万元以下

26. 李先生持有某非上市公司10%的股份,2010 年1 月从该公司取得股息100 万元,李先生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

A.0万元 B .20 万元 C.16 万元 D.10 万元 27.不可作为费用列支的有( )

A. 利息 B. 股息 C.工资 d.捐赠

28.2009年3月,甲房地产公司采用预收款方式将一栋自建写字楼出售给乙公司。合同规定销售价格为3000万元,当月乙公司预付了1600万元,余款在以后两个月内结清。已知销售不动产营业税税率为5%。甲公司3月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为( )万元 A 150 B 80 C 70 D 0

29.对生产企业来讲,出口货物的增值部分,只能( )免税

A. 部分 B.全部 C. 按退税率 D.50%部分

30.税收筹划只是( )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不能只考虑纳税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该决策的实施所引发的其它非税因素的变化,进而对企业整体利益产生的影响。 A. 财务决策 B 法律政策 C 企业运行 D税后收益

31.税负高的地区因为缺乏资本,需要从税负低的地区补充,但由于该低税负地区采取严格的资金管制,限制纳税人直接进行必须的资本、转移,这时只能采取( )税收筹划的策略。 A. 顺向 B 逆向 C 整体 D局部

32.税收筹划的最终目的是使纳税人的可支配利益最大化,即税后利益最大化。这称为( )原则。

A. 效益 B 简便 C 整体 D合法

33.税基筹划,税率筹划,税额筹划是指从( )入手进行的筹划。

A. 选择节税空间大的税种 B 纳税人的构成 C 影响纳税额的因素 D 税收优惠 34.( )是通过对成本(费用)的合理调整或分配(摊销),抵消收益,减少利润,以达到规避纳税义务的避税方法。

A. 成本费用调整法 B筹资法 C租赁法 D低税区避税法 35.税收筹划是在纳税义务发生( )进行的谋划过程。 A.当时 B之后 C之前 D 任何时间都合理

36.( )是指纳税人跨国境(或税境)、利用有关国家税法或国际协定中的某些缺陷或允许的方法,作出适当的财务安排和税收筹划,以达到减轻其总体税负的不违法行为。 A 国内避税 B国际避税 C 整体避税 D局部避税

37.( )是指——人们在那里拥有资产或取得收入不必负担税收,或者只负担比在主要工业国家轻得多的税收。

A完全不缴税的地方 B进行转让定价的地区 C 逃税区 D避税港 38.( )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当期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待

坏账实际发生时,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款项。 A直接转销法 B备抵转销法 C 转让定价法 D坏帐准备法 39.( )主要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限总和法两种基本方法。 A平均年限法 B直线法 C加速折旧法 D 工作时间法

40.纳税人在选择各种节税方案时,选择方案应该坚持凡是能够用简单方法的,不要用复杂方法;能够就近解决的,不要舍近求远。税收筹划要尽量使筹划成本费用降低到最小程度,使筹划效益最大化。这称为( )原则。 A. 效益 B 简便 C 整体 D合法

41.( )就是利用税法中的税率幅度的存在,执法人弹性的存在等进行税收筹划。 A. 空白筹划 B 弹性筹划 C 规避筹划 D 临界点筹划

42.利用筹资技术使企业达到最大获利水平和使税负最轻的方法是: A. 成本费用调整法 B筹资法C租赁法 D低税区避税法 4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

A.最低税负 B.销售收入 C.最低成本 D.追求利润最大化 44.国际避税得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主要是各国( )上的差异。 A观念 B时间 C 制度间和法律 D文化

45.现在世界上被看作是比较典型的( )的国家和地区已有百慕大、巴哈马、瑙鲁、开曼、马恩岛、列支敦士登、香港、澳门等几十个。

A可以完全不缴税 B进行转让定价 C 避税地 D逃税区

46.税法对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有明确规定,坏账准备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

A 千分之七 B 千分之三 C千分之五 D 千分之十 47.( )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工作时间法等方法。 A年限总和法 B直线法 C加速折旧法 D余额递减法

48.企业(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合并为一个企业的法律行为

A清算 B合并 C分立 D 解散

49.在流转税中,一些特定产品是免税的,或者适用税率较低,这类产品在税收核算上有一些特殊要求,而企业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满足这些核算要求而丧失了税收上的一些利益。如果将这些特定产品的生产部门( ),也许会获得流转税免税或税负降低的好处。 A清算 B合并 C分立 D 解散

50.( )是利用税收中的众多临界点所进行的筹划,在我国的现行税制中,税率分级有临界点,税收优惠有临界点等。

A. 空白筹划 B 弹性筹划 C 规避筹划 D 临界点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