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文言文的学习要点(南京大学高小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古代汉语文言文的学习要点(南京大学高小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837a2764a7302768f99393e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3、定语后置:“者”字构成定语后置的格式

“有妇人(中心语)哭于墓者(定)而哀。”——《礼记·檀弓下》

“求人(中心语)可使报秦者(定),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状语、补语都是谓语的修饰语 <状语> + 谓语(动词、形容词) 谓语(动词、形容词) + <补语>

高小方注:古汉语中的补语到后来,有前移做状语的趋势 例:战于长勺(动补结构) 在长勺打战

文言文的学习要点(六)

<状语> + 谓语 / 谓语 + <补语>

现代汉语翻译“战于长勺”(在长勺作战):表现出补语前移做状语的趋势,而并非是所谓状语后置。

钥匙7:双宾语:

双宾语:就是一个动词后面跟出了一个表人的宾语,又跟出一个表物的宾语。 双宾语:动词 +(表人宾语 + 表物宾语)

1、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之:间接宾语,代颍考叔;故、悔:直接宾语,表缘故、后悔的事。 “不如早为(w?i)之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为:作出;所:安排;之:代共叔段。翻译时给间接宾语带上一个介词,提到动词前:给共叔段安排处所。

2、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

“旦日,客从外来,与座谈。问之客曰:‘吾孰与徐公美?’”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如果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草叶子就可以给这个小水洼作船。

规则:如果一下动词带了双宾语,无论其中哪一个宾语是用代词“之”来表示的,那么这个代词“之”具有贴近动词的性质。(双宾语中的“之”无论代人代物,都贴近于动词来使用。) 哪些动词常带双宾语:

(1)“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左传·齐桓公伐楚(僖公四年)》 (2)“文公与(yǔ)之处(chù),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孟子滕文公上》

5

(译:文公给了他个住处)

(3)“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 (译:向他们询问老百姓的疾苦)

(4)“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tai去声)叔。”——《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译:把他叫做京城太叔)

(5)“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文言文的学习要点(七)

钥匙8:非支式:即非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式,其形式的宾语,实质是补语。

1、非支式定义:一个动词后面直接跟出名词(或代词),但其后面跟出的名词和代词并不是前面动作的支配,而是它的补语。(动补式,宾语在于补充说明动作发生的目的、原因或处所。) 例:吃面包(支配式), 吃食堂(非支式)。

2、翻译时插一个适当的介词,连同补语一起提到动词前。 动补式 > 非支式 > 为动用法

“死国可乎”(为国事而死)(为动用法) “唾面”(朝别人脸上吐口水) “夸楚”(向楚夸齐) 3、句例:

(1)“天下壮士,非有大恶,争杯酒,不足引他过而诛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为杯酒的小事而争闹)

(2)“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为齐侯驾车)——《左传·齐晋鞍之战(成公二年)》 (3)“文嬴请三帅。”(文嬴替三帅说情)——《左传·崤之战(僖公三十三年)》

(4)“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对着臣哭泣了好几次)——《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祭祀时为她祷告)——《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4、动补式(还包括“动+补”,如笑得好,野火烧不尽) 动补式>非支式> 钥匙9:被动式:受事作主语 + 被动标志 1、常见被动标志: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左传·齐晋鞍之战(成公二年)》 (郤克被箭所伤)

·“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孟子·尽心下》 (盆成括被人所杀)

6

·“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见”、“于”搭配使用,被动式的表达,同时引入行为的主动者。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被宋国人嘲笑。 2、没有被动标志,是用主动式表被动,是被动句而不是被动式。

文言文的学习要点(八)

3、“被”介绍出行为的主动者(“被”开始变为成熟的被动介词)。 “五月二十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钥匙10:实词、词组

1、联绵字:双音节的单纯词,靠语音表义,多为双声或叠韵,与字形无关。只含有一个语素,两个音节为一个整体。单纯词(只含有一个语素)

例1:非联绵字:布尔什维克(是一个整体,但非双音节) 例2:首鼠两端:首鼠是联绵字,踌躇的意思,也写作首施。

例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逶迤(wēi yí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例4:葡萄、蟋蟀、琵琶(名词);逍遥、伶俐(形容词);方良(魍魉)

例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庄子·逍遥游》夭阏(yāo a动词:阻拦) 2、偏义复词:并列结构的复音词。假如一个语素显性义,另一个语素隐性义,则为偏义复词。偏义复词与语境有关。 例1:窗户、动静

例2:“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得失:失)《史记·刺客列传》

例3:偏义复词与语境有关。

“这个人真不知好歹”(都是显性义,不是偏义复词)/ “如果有个好歹怎么办呢?”(好歹:歹) 3、实词组

例1:“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礼运》

大人世及:天子诸侯的权位,父死子继为世,兄终弟及为及。

大人世及以为礼:(前宾语)把天子诸侯的权位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看作是合乎礼的。 例2:“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庄子·养生主》

技经肯綮:“技”通“枝”,枝脉;“经”,经脉;肯,骨头缝里的肉,骨间肉;綮,音庆,盘筋处;这些都是容易伤到刀口的地方。

技经肯綮之未尝:(前宾语)意指庖丁解牛,那些伤刀口的地方都没有碰过。

7

文言文的学习要点(九)

钥匙11:虚词

一级虚词14/二级虚词86/虚词500余(杨树达《词诠》) 之、乎、者、也、其、所、以、 于、为、与、则、而、焉、矣。

之大部分是实词用法,少量的是虚词用法: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实词:动词)。 钥匙12:省略

承上省或探下省主语、宾语、定语、动词、介词等均可以省。但介词“于”的宾语不能省。 1、承上省:上文已出现的内容,后文省略

“颖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颖考叔)食舍肉。公问之,(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2、探下省:后文将出现,前文省略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钥匙13:修辞

如比喻、比拟(拟人或拟物)、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诘、设问、借代、反复、层递、并提、互文、委婉等。 例1:“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金:(借代格)用原料代替成品,借代刀剑。(金:金属打造的刀剑) 翻译:金属打造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磨就锋利了。

例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并提格)两层涵义混成一句 翻译: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