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定风波》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7ccbe57b84ae45c3a358c16

《定风波》

郑州外国语学校 代昆鹏

学习目标:

通过诵读和赏析,感知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 学习方法:启发引导,品读词作,探究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蓝字做成幻灯片。红字待商榷。 一、入题:

我们今天学习一首宋词。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提问学生预习情况,但不过多评价其预习内容。之前老师不主动布置作业,看他们能否知道预习什么,以什么为学习重点。好,既然大家都预习过了,我们现在来看这首词。

二、初读:

想必大家课外已经读过这首词了,明确:诵读诗词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最重要的是读出词中情感。我们现在和作者仅有一面之缘,词中情感尚不得而知,暂不要求。

先让一名学生范读,(字音、节奏如有错,请其他同学校正)其他同学思考,用词作原句回答: 1.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2.词中人对突然袭来的风雨有什么反应?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大家自由朗读,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3.“不觉”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比如动作方面,心理方面。找出后请学生上台板书。 动作:吟啸且徐行。

心理:莫听,何妨,竹杖芒鞋(为作者装束)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品读:

这些动作和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大家分组讨论,自由评说,并作随堂笔记。 吟啸:意态潇散,且吟且啸。(课本注释为“吟咏长啸”)《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尝与孙绰等泛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吟啸自若。”

徐行:雨中漫步。照应“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体现出作者的潇洒超然。

莫听:“穿林打叶”的大雨突然袭来,不会听不到。如用“不听”,只是个人的心理活动;而“莫听”则是勉励同行的人,兼以勉励自己。其意义远远超出途中遇雨这件事本身,是对人生的启迪。

何妨:此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顾随:吾观大家之作,殆无不工于发端。??苦水则以为妙处全在发端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而尤妙在首句。??曰穿,曰打,而风之穿林与雨之打叶,不徒使读者能闻之,且使如竟见之也。而冠之以莫听,继之以何妨,写景与用意至是乃打成一片。千载而下,吾人遂直似见风雨中髯翁之豪兴与雅量也。

竹杖芒鞋轻胜马:南宋傅干《注坡词》十二卷引无则诗:“腾腾兀兀恣闲行,竹杖芒鞋称野情。”所应玩味的是,竹杖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

1

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

谁怕:意为“不怕”,却因反问而与“不怕”相比更增豪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常见的解释有以下三种。1.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行走,是平生经惯的事,任其自然。2.怕什么风吹雨打?披着蓑衣,顶着风雨,漫步在崎岖的人生路途上,这是自己平生经历惯了的。3.即使一生都淋着一身的烟雨也任由它去。南宋俞成《萤雪丛说》曰:“至若骚人于渔父则曰‘一蓑烟雨’,至农夫则曰‘一犁春雨’,至舟子则曰‘一篙春水’。皆曲尽形容之妙也。”一蓑烟雨,是渔父生活。此则以渔父自喻,羡慕他们。《赤壁赋》中有言:“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定风波》里的渔父形象,可不是柳宗元笔下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冷清孤独,而是李煜词中的“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的自在潇洒。

也无风雨也无晴:若有学生提出表现手法,则明确此处为虚写,因为“山头斜照却相迎”已经表明此时天已放晴。所以,风雨和晴都不是自然天气,而是词人内心。

郑园:途中遇雨,而无所遮蔽,生活中的小事在东坡心上引起了对人生的感悟。“同行皆狼狈”是常态,“我独不觉”是别有所获,词中说得分明“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中也多有这样不测风雨,以常情观之,似不免于怨怒;以闲心观之,则顺乎其所当然,即不以当下的判断,而以较长时段观之,终有晴时,又以终极的大时间(宇宙天地)观之,则归于无雨无晴,那么“无喜亦无惧”,安时处顺,方为人生的真实态度。

在晚年诗作《独觉》(《苏轼诗集》卷41)诗中,自袭此词下片语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就表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静状态,是在逆境或顺境调整心理的良方。作者依靠这个良方,走出了黄州,也走出了惠州、儋州。“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种人生极高境界,我们会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借此表现出作者处变不惊的倔强性格和开朗达观的坦荡情怀。

四,再读:

赏析过词作,体味过词人情感后,再请学生读,这次要带着大家的理解去读,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要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要最大程度再现诗人的情感。

情感:忧乐无意,宠辱不惊,物我两忘,胜败俱抛。 形象:洒脱,豁达//潇洒,旷达//超脱,达观。(但不能是自信;也不是不拘小节,阮籍醉卧邻妇侧,痛哭兵家女孩才是不拘小节;还不能是乐观,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才是乐观)

五、探究:

大家的读,让我仿佛看到了东坡先生的潇洒身影。我很想问一问,不过是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为什么会引发先生如此感慨?请学生思考,代苏轼回答。

鉴赏诗词的方法之一是知人论世。我们结合苏轼的经历来看一看。 苏轼(1036年12月19日—1101年7月28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苏轼幼年好学,奋励有济世志。嘉祐二年(1057)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主考官欧阳修赏识,进士及第。嘉祐六年(1061),应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正逢变法革新。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后迁知密州,移知徐州。所到之处,政绩卓著。

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太守任上遇到生平第一祸事。新党人物李定、舒亶(dǎn) 、何正臣等人为排除异己,便拿反对变法的旧党人物开刀,而苏轼因其名气和声望首当其冲。李定等人歪曲其诗,以“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把苏轼捉拿到御史台受审,史称“乌台诗案”。苏轼被关押一百余天,受尽折磨,几近死亡边缘。幸有亲友多方救助,他才得以免除死罪。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二十九日,苏轼出狱,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元丰三年(1080)大年初一,苏轼在长子苏迈陪同下,被御史台差人押赴黄州。谪居黄州时期,是苏轼忧患深重的时期,他形容自己当时的处境是“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在暴风雨过后的相对宁静中,苏轼开始深入思考社会、人生与理想等问题,从而达到澄明的境界,使精神得到升华,进而从苦难中奋起,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2

苏轼最追慕的诗人陶渊明(曾和陶渊明全部诗作)有诗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对于人生,不过多执着,遇事任由自然,不因其顺利便喜悦异常,亦不因其拂逆便沮丧忧心。这是陶渊明的态度,同样地,在苏轼的人生实践中,也持有这样的态度——“也无风雨也无晴”。

王文诰《苏诗总案》卷二一:元丰五年壬戌,三月七日,公以相田至沙湖,道中遇雨作。《东坡志林》卷一:“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为何要在沙湖买田?因其欲终老黄州。从庙堂走出,逍遥于江湖之上。“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何处青山不堪老,况有长江浪涛声?

苏轼作于元祐元年(1086)的一首《定风波》这样写道: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老师可简介词作背景: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受“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元祐元年(1086)王巩北归,出柔奴为苏轼劝酒。苏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

六、结语:

喜欢苏轼的人,不仅喜欢他的风流才华、生花妙笔,更欣赏他那份气定神闲的淡泊与坦然。于风波迭起的江湖中漂泊,数十载的宦海生涯进进退退、沉沉浮浮,他却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优雅地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哲人境界。即便是在他人生最不称意的时候,他依然毫不介意。携着半生的荣辱悲欢,他华丽的转身,再转身,潇潇洒洒地就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轻轻巧巧地写出了让后人永远也无法企及的人生大文章。

面对风雨,东坡先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那么遇到人生风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留在课外,请大家用一生去解答。

教后感:

“听”郑桂华老师的《安塞腰鼓》,还真是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家常味”(王荣生教授语)。那种洗尽铅华、返归自然的风格让我心生仰慕。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