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试题2011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仪器分析试题2011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7c43a66453610661fd9f42a

三.回答下列问题(25分)

1.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2.AAS与UV-VIS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3.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是透光度?什么是吸光度?二者

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什么是吸收光谱曲线?什么是标准曲线?它们有何实际意义?利用标准曲线

定量分析时可否使用透光度T和浓度c为坐标? 5.什么是色谱图?

6.何谓积分吸收?何谓峰值吸收?为什么AAs法中常采用峰值吸收测量

而不应用积分吸收测量?

7.什么是吸收带?紫外光谱的吸收带有哪些类型?各种吸收带有哪些特点?并指出各种吸收带在有机化合物中的哪些基团、化学键和分子中存在?

8. 示差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它能够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9.什么是程序升温?什么情况下应用程序升温?它有什么优点?

9.在AES法中,基于内标法原理,以摄谱法进行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是什么?并说明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10.极谱法中,定量的依据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来实现定量的? 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错误的划×,正确的划○。(8分) 1.最大吸收波长是指紫外光谱中吸光度最大处的波长。

*

2.紫外光谱中由π—π跃迁产生的的吸收带是强吸收带。 3.用紫外光谱进行定性时,若未知物与标准品的最大吸收波长相同,即可认定 为同一物质。

4.醛、酮、羧酸等分子中的羰基(>C=O)的伸缩振动在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频率

相同。

21

5.红外光谱不仅包括振动能级的跃迁,也包括转动能级的跃迁,故又称为振转

光谱。

6.原子吸收法中采用较稀的溶液是为了控制压力变宽。 7.原子吸收法的误差主要是因为用基态原子数代替了原子总数进行测定。

8.峰值吸收是原子吸收线中心频率处的吸收值。 五.计算题(35分)

1.有一溶液(溶质的摩尔质量为271.74g·mol-1)在2.00cm吸收池中测得透光度为10%,若仪器透光度测量误差ΔT=0.5%,试求: (1)测量误差引起的浓度的相对误差是多少? (2)当Δc=-4.0Х10-5mol·L-1,则摩尔吸光系数ε,吸光系数a和比吸光系数E1cm1%各为多少?

(3)如果溶液浓度不变,改用3cm, 2cm, 1cm吸收池测量,用哪一种吸收池测量较合适?

2.二个色谱峰的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60s 和90s,若所用色谱柱的有效塔板高度为1.2mm,两个色谱峰具有相同的峰宽,完全分离需要的色谱柱为多长?(10分)

3. 已知物质A和B在一根30.0cm长的柱上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6.50和17.50min

,不被保留组分通过该柱的时间为1.50min,峰底宽度为.1.10和1.20 cm, 纸速为1cm·min-1。请计算:

(!)层析柱的分离度;(2)层析柱的平均塔板数;(3)塔板高度;(4)上面两组分达

到1.5分离度时所需层析柱的长度。(15分)

4.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量10-3mol·L-1铜标准水溶液和含铜试样,所得吸光度分别为0.70和1.00,问:用标准水溶液作参比,试样的吸光度为多少?试样的浓度为多少?差示法与普通法相比,读数标尺放大了多少

22

倍?(10分)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