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78a74eb24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故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端午节的来历】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人民就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到旷野中游行。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用相互泼水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达努节”,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苗族人民为了迎接龙舟节的到来,每个村寨都要专门制作一至两艘龙舟,等到龙舟节来临,他们就会举行激烈的划龙舟比赛。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上“ ”。

①大街小巷(xiànɡ hànɡ)都挂起了红红的灯笼。 ②过年时,全家团圆真热闹(lào nào)。

③中秋节到了,我们全家一块儿吃月饼(bǐnɡ bǐn)。 二、选择正确答案。

①下面全部是传统节日的一组是( )

A.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元宵节 教师节 B. 国庆节 春节 端午节 清明节 元宵节 C. 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元宵节 重阳节 ②下面节日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中秋节 重阳节 清明节 端午节 春节

B. 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C.春节 清明节 中秋节 重阳节 端午节 三、结合课文,说说重阳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综合阅读。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1.“街”是 结构的字,它的部首是 ,除了部首还有 画。

如果用音序查字法,它的音序是 ,音节是 ,我可以用它组一个词 ,并且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 2.选用合适的解释。 ①“先人”指的是( )

A.先生 B.先前的人 C.死去的前辈 ②“花灯”指的是( )

A.灯笼。它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 B.用花扎成的灯。 C.元宵节这天所有的灯。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请写出下列诗句中的传统节日。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个节日是: 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个节日是:

③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这个节日是: ④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个节日是: 答案

一、 ①xiànɡ ②nào③bǐnɡ 二、 ①C ②B

三、 在重阳节的时候,人们去赏菊,登高。

四、1. 左中右 彳 9 J jiē 示例:街上 我在街上买了一本书。五、①重阳节②春节③端午节④乞巧节

①C ②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