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第七版习题及部分答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药物分析第七版习题及部分答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772b283bcd126fff6050b9b

34.用溴酸钾法测定异烟肼的含量时,反应式如下: 3C6H7N30 +2KBr03→3C6H5N02 +3N2 T+2KBr +3H20

计算:溴酸钾滴定液(0. 01667mol/L)对异烟肼[M( C6H7N30)=137. 14]的滴定度。 35.司可巴比妥钠的含量测定方法如下:取本品约0.Ig,精密称定,置250ml碘瓶中, 加水lOml,振摇使溶解,精密加溴滴定液(0.05mol/L) 25ml,再加盐酸Sml,立即密塞并振 摇1分钟,在暗处放置15分钟后,注意微开瓶塞,加碘化钾试液lOml,立即密塞,摇匀后,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 I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 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反应式如下:

已知:司可巴比妥钠的摩尔质虽肘= 260. 27;供试品的称取量形=0. 1022g;硫代硫酸 钠滴定液(0. 1mol/L)浓度校正因数F=1.038;供试品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15. 73 ml;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23. 2lml。 计算:司可巴比妥钠的含量(%)。 (七)设计题

36.碘苯酯为10-对碘苯基十一酸乙酯与邻、间位的碘苯基十一酸乙酯的混合物,结 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如下:

拟采用氧瓶燃烧一碘量法测定碘苯酯的含量,请设计含量测定方法(包括原理、操作步骤、所用试剂、含量计算公式)。 (于治国)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一、基本要求

1.掌握: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结构和性质;主要芳酸类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原理与特点。

2.熟悉:主要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杂质的结构、危害、检查方法与含量限度。 3.了解:影响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体内样品与临床监测。

二、基本内容

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不含有甾体骨架的抗炎药,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之一。本类药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但多数具有芳酸基本结构,即芳基取代羧酸结构。根据芳基在羧酸的取代位置及芳基上的取代基的不同,芳酸类药物可分为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邻氨基苯甲酸、邻氨基苯乙酸、芳基丙酸、吲哚乙酸及苯并噻嗪甲酸等六类。尼美舒利和对乙酰氨基酚在结构上不属于芳酸类,但作为较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将在本章一并介绍。

本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为同时具有游离羧基和苯环,其酸性特征可作为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基础,即在中性乙醇或其他水溶性有机溶剂中,用氢氧化钠滴定液直接滴定;苯环的紫外光吸收特性常被用于本类药物的鉴别、定量检查及部分制剂的含量测定。本类药物的酯类易子水解的特性决定了其特殊杂质检查的项目与方法,如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ChP曾采用三价铁比色法检查。但由于在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阿司匹林的继续水解使检查结果不稳定。所以ChP2010采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制备供试品溶液,以增加阿司匹林的稳定性,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查,以提高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基于药物结构中游离羧基的酸性和芳环的紫外吸收特性,本类药物原料药的含量测定主要采用酸碱滴定法,制剂的定量检查,如溶出度(释放度)、含量均匀度等主要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而制剂的含量测定则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类药物的分析方法见表6-1。

三、习题与解答 (一)最佳选择题

C 1.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共热后,再加稀硫酸酸化,产生的白色沉淀是 A.苯酚 B.乙酰水杨酸 C.水杨酸 D.醋酸 E.水杨酰水杨酸

D 2.下列药物中,不能发生三氯化铁反应的是 A.二氟尼柳 B.阿司匹林 C.吡罗昔康 D.吲哚美辛 E.对乙酰氨基酚

D3.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的依据是 A.剩余滴定法 B.羧基的酸性

C.酸水解定量消耗碱液 D.其酯水解定量消耗碱液 E.利用水解产物的酸碱性

B 4.芳酸类药物的酸碱滴定中,常采用中性乙醇作溶剂,所谓“中性”是指 A.pH =7 B.对所用指示剂显中性

C.除去酸性杂质的乙醇 D.对甲基橙显中性 E.对甲基红显中性

C 5.柱分配色谱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胶囊含量时,以加有碳酸氢钠的硅藻土为固定相,用三氯甲烷洗脱的是

A.阿司匹林 B.水杨酸 C.中性或碱性杂质 D.水杨酸和阿司匹林 E.酸性杂质

D 6.下列药物中,能采用重氮化一偶合反应进行鉴别的是 A.阿司匹林 B.美洛昔康 C.尼美舒利 D.对乙酰氨基酚 E.吲哚美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