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712493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8

A.给定环节 B.比较环节 C.放大环节 D.执行环节 62.同一系统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可有不同的【 】

A.稳定性 B.传递函数 C.谐波函数 D.脉冲函数 63.以同等精度元件组成的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其精度比较为【 】 A.开环高 B.闭环高 C.相差不多 D.一样高 64.积分环节的积分时间常数为T,其脉冲响应为【 】 A.1 B.1/T C.T D.1+1/T

65.串联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为各串联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的【 】 A.叠加 B.相乘 C.相除 D.相减 66.非线性系统的最主要特性是【 】

A.能应用叠加原理 B.不能应用叠加原理 C.能线性化 D.不能线性化 67.理想微分环节的输出量正比于【 】

A.反馈量的微分 B.输入量的微分 C.反馈量 D.输入量

68.若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和固有频率分别为?和?n,则其共轭复数极点的实部为【 】 A.??n B.???n C.???d D.??d

69.控制系统的时域稳态响应是时间【 】

A.等于零的初值 B.趋于零的终值 C.变化的过程值 D.趋于无穷大时的终值 70.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T越小,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 】

A.稳定性越好 B.稳定性越差 C.稳态性越好 D.稳态性越差 71.二阶临界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

A.单调上升曲线 B.等幅振荡曲线 C.衰减振荡曲线 D.指数上升曲线 72.线性系统的输入信号为xi(t)?Asin?t,则其稳态输出响应相位【 】 A.等于输入信号相位 B.一般为输入信号频率?的函数 C.大于输入信号相位 D.小于输入信号相位 73.延迟环节G(s)?e?1?Ts的相频特性为【 】

?1A.?(?)??tan?T B.?(?)?tan?T C. ?(?)??T D. ?(?)???T

74.Ⅱ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在虚轴上从右侧环绕其极点的无穷小圆弧线所对应的开环极坐标曲线是半径为无穷大,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

A.2?的圆弧线 B.v?的圆弧线 C.-2?的圆弧线 D.?的圆弧线

75.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过零时,对应的相频特性【 】

????A.?(?c)??180 B. ?(?c)??180 C. ?(?c)?180 ?(?c)?180

76.对于二阶系统,加大增益将使系统的【 】

A.稳态性变差 B.稳定性变差 C.瞬态性变差 D.快速性变差 77.Ⅰ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

A.0 B.∞ C.常数 D. limG(s)H(s)

s?078.控制系统含有的积分个数多,开环放大倍数大,则系统的【 】

A.稳态性能愈好 B.动态性能愈好 C.稳定性愈好 D.稳态性能愈差 79.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主要取决于系统中的【 】

A.微分和比例环节 B.惯性和比例环节 C.比例和积分环节 D.比例和延时环节 80.比例积分微分(PID)校正对应【 】

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及解答

A.相位不变 B.相位超前校正 C.相位滞后校正 D.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81.闭环控制系统必须通过【 】

A.输入量前馈参与控制 B.干扰量前馈参与控制

C.输出量反馈到输入端参与控制 D.输出量局部反馈参与控制 82.不同属性的物理系统可以有形式相同的【 】

A.传递函数 B.反函数 C.正弦函数 D.余弦函数 83.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有影响的系统为【 】

A.开环系统 B.闭环系统 C.局部反馈系统 D.稳定系统 84.比例环节能立即地响应【 】

A.输出量的变化 B.输入量的变化 C.误差量的变化 D.反馈量的变化 85.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是【 】

A.定常系统 B.非定常系统 C.线性系统 D.非线性系统 86.弹簧-质量-阻尼系统的阻尼力与两相对运动构件的【 】 A.相对位移成正比 B.相对速度成正比 C.相对加速度成正比 D.相对作用力成正比 87.当系统极点落在复平面S的虚轴上时,其系统【 】

A.阻尼比为0 B.阻尼比大于0 C.阻尼比小于1大于0 D.阻尼比小于0 88.控制系统的最大超调量【 】

A.只与阻尼比有关 B.只与固有频率有关

C.与阻尼比和固有频率都有关 D.与阻尼比和固有频率都无关 89.过阻尼的二阶系统与临界阻尼的二阶系统比较,其响应速度【 】 A.过阻尼的小于临界阻尼的 B.过阻尼的大于临界阻尼的 C.过阻尼的等于临界阻尼的 D.过阻尼的反比于临界阻尼的 90.二阶过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

A.单调衰减曲线 B.等幅振荡曲线 C.衰减振荡曲线 D.指数上升曲线 91.一阶系统在时间为T时刻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

A. 1 B. 0.98 C. 0.95 D. 0.632

92.线性系统的输出信号完全能复现输入信号时,其幅频特性【 】 A.A(?)≥1 B.A(?)<1 C. 0<A(?)<1 D.A(?)≤0 93.Ⅱ型系统是定义于包含有两个积分环节的【 】

A.开环传递函数的系统 B.闭环传递函数的系统 C.偏差传递函数的系统 D.扰动传递函数的系统 94.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是开环极坐标曲线与【 】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 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

C.Bode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 D.Bode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 94-1.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与【 】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 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

C.Bode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 D.Bode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 95.系统的穿越频率越大,则其【 】

A.响应越快 B.响应越慢 C.稳定性越好 D.稳定性越差 96. 最小相位系统传递函数的【 】

A.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右侧 B.零点在复平面的右侧而极点在左侧 C.零点在复平面的左侧而极点在右侧 D.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左侧 97.Ⅰ型系统能够跟踪斜坡信号,但存在稳态误差,其稳态误差系数等于【 】 A.0 B.开环放大系数 C.∞ D.时间常数 98.把系统扰动作用后又重新平衡的偏差称为系统的【 】

A.静态误差 B.稳态误差 C.动态误差 D.累计误差 99.0型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

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及解答

A.0 B.∞ C.常数 D. lims?0G(s)H(s)

100.PID调节器的比例部分主要调节系统的【 】

A.增益 B.固有频率 C.阻尼比 D.相频特性 101.随动系统要求系统的输出信号能跟随【 】

A.反馈信号的变化 B.干扰信号的变化 C.输入信号的变化 D.模拟信号的变化 102.传递函数的量纲是【 】

A.取决于输入与反馈信号的量纲 B.取决于输出与输入信号的量纲 C.取决于干扰与给定输入信号的量纲 D.取决于系统的零点和极点配置 103.对于抗干扰能力强系统有【 】

A.开环系统 B.闭环系统 C.线性系统 D.非线性系统 104.积分调节器的输出量取决于【 】

A.干扰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 B.输入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 C.反馈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 D.误差量对时间的积累过程 105.理想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A.

11?Ts B.1s C.s D.1+Ts

105.一阶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A.

11?Ts B.1s C.s D.1+Ts

106.实际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阶次【 】

A.小于分子阶次 B.等于分子阶次 C.大于等于分子阶次 D.大于或小于分子阶次 107.当系统极点落在复平面S的负实轴上时,其系统【 】

A.阻尼比为0 B.阻尼比大于0 C.阻尼比大于或等于1 D.阻尼比小于0 108.欠阻尼二阶系统的输出信号的衰减振荡角频率为【 】

A.无阻尼固有频率 B.有阻尼固有频率 C.幅值穿越频率 D.相位穿越频率 109.反映系统动态精度的指标是【 】

A.超调量 B.调整时间 C.上升时间 D.振荡次数 110.典型二阶系统在欠阻尼时的阶跃响应为【 】

A.等幅振荡曲线 B.衰减振荡曲线 C.发散振幅曲线 D.单调上升曲线

111.一阶系统时间常数为T,在单位阶跃响应误差范围要求为±0.05时,其调整时间为【A.T B.2T C.3T D.4T

112.比例环节的输出能不滞后地立即响应输入信号,其相频特性为【 】 A.?(?)?00 B.?(?)??1800 C.?(?)??900 D.?(?)?900 113.实际的物理系统G(s)的极点映射到G(s)复平面上为【 】

A.坐标原点 B.极点 C.零点 D.无穷远点 114.系统的相位穿越频率是开环极坐标曲线与【 】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 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

C.Bode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 D.Bode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 114-1.系统的相位穿越频率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与【 】 A.负实轴相交处频率 B.单位圆相交处频率

C.Bode图上零分贝线相交处频率 D.Bode图上-180°相位线相交处频率 115.比例微分环节(时间常数为T)使系统的相位【 】

A.滞后tan?1?T B.滞后tan?1? C.超前tan?1?T D.超前tan?1? 116.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相位裕量愈大,则系统的稳定性愈好,且【 】

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及解答

】 A.上升时间愈短 B.振荡次数愈多 C.最大超调量愈小 D.最大超调量愈大 117.Ⅱ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零,其静态位置误差系数等于【 】 A.0 B.开环放大系数 C.∞ D.时间常数 118.PID调节器的积分部分消除系统的【 】

A.瞬态误差 B.干扰误差 C.累计误差 D.稳态误差 119.Ⅰ型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

A.0 B.∞ C.常数 D. lim?0G(s)H(s)

s120.比例微分校正将使系统的【 】

A.抗干扰能力下降 B.抗干扰能力增加 C.稳态精度增加 D.稳态精度减小 120-1.比例微分校正将使系统的【 】

A.稳定性变好 B.稳态性变好 C.抗干扰能力增强 D.阻尼比减小 121.若反馈信号与原系统输入信号的方向相反则为【 】

A.局部反馈 B.主反馈 C.正反馈 D.负反馈

122.实际物理系统微分方程中输入输出及其各阶导数项的系数由表征系统固有特性【 】A.结构参数组成 B.输入参数组成 C.干扰参数组成 D.输出参数组成 123.对于一般控制系统来说【 】

A.开环不振荡 B.闭环不振荡 C.开环一定振荡 D.闭环一定振荡 124.积分环节输出量随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地增加,增长斜率为【 】

A.T B.1/T C.1+1/T D.1/T2

125.传递函数只与系统【 】

A.自身内部结构参数有关 B.输入信号有关 C.输出信号有关 D.干扰信号有关 126.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 】

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C.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反馈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127.当系统极点落在复平面S的Ⅱ或Ⅲ象限内时,其系统【 】

A.阻尼比为0 B.阻尼比大于0 C.阻尼比大于0而小于1 D.阻尼比小于0 128.欠阻尼二阶系统是【 】

A.稳定系统 B. 不稳定系统 C.非最小相位系统 D.Ⅱ型系统 129.二阶无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

A.单调上升曲线 B.等幅振荡曲线 C.衰减振荡曲线 D.指数上升曲线 130.二阶系统总是【 】

A.开环系统 B.闭环系统 C.稳定系统 D.非线性系统

131.一阶系统时间常数为T,在单位阶跃响应误差范围要求为±0.02时,其调整时间为【 A.T B.2T C.3T D.4T 132.积分环节G(s)?1Ts的幅值穿越频率为【 】 A.1T B.-1T C. 20lg1T D. -20lg1T 132-1.微分环节G(s)?Ts的幅值穿越频率为【 】

A.1T B.-1T C. 20lg1T D. -20lg1T 132-2.积分环节G(s)?1Ts2的幅值穿越频率为【 】

A.

1T B.-111T C. T D. -T 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及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