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10篇(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中考语文阅读题强化训练10篇(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6c5da8226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3

班级 姓名 成绩

带缺口的馒头

①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②日军五十六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中国军队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的架势。 ③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

④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过来五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着少校制服的“大胡子”。

⑤两小时前,“大胡子”少校接到上级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这时,坚守惠通桥南高地的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足一个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四天没有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

⑥卡车在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作为带队长官,他明白迟到1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⑦可是,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四辆卡车也被迫停了下来,前面的路面都布满炮弹坑。全体押车官兵都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

⑧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路上聚集了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白馍!顿时,饥民们像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

⑨“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双眼滴血,一咬牙将机枪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到哗啦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⑩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地盯着车尾,然后痛苦的闭上了双眼。【甲】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饿得双眼深陷,一双脏兮兮的小手抓住一个馒头,嘴里还咬着另一个馒头,在嘴边啃着的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恐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11“大胡子”少校浑身颤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 ○

的我军弟兄;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下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们跪了下去,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前边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四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与鬼子拼刺刀,你们……”

12公路上一片寂静,所有的人如石雕一般愣在那里。 ○

13 【乙】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 ○

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上去:“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馍是送到前边去的,这个馍我咬了一个缺口。你给前边打鬼子的叔叔们说一声,请他们不要嫌弃,请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好吗?”

14“大胡子”少校一下抱起小女孩,一个劲儿地点头,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 ○“你叫

什么名字?”

15【丙】小女孩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叫尤小翠。” ○

16“大胡子”少校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白馍, ○

一定让你吃饱,好吗?”

17【丁】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所有的饥民此时都将抓在手里的馒 ○

5

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然后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坑的石头。

18车队终于怒吼着沿怒江向前冲去…… ○

19一周后, ○“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

小袋馒头,他们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

20一个老大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 ○“尤小翠全家七口人,她是

最后一个死去的,她在三天前饿死了!”

21“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 ○

22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嚎叫: ○“小翠妹,所有的中国军人将会为你报仇!小日本,我们

中国人不会死绝!”

2334年后,一位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带有缺口且发黑的干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 ○

事……讲给……弟兄们……听。”

(作者曹德权)

22段,将情节补充完整。15.仔细阅读文章第④至○(2分)

(1)少校临危受命,押送补给车到惠通桥南高地。 (2) (3)小女孩和众饥民还粮补路,车队继续前行。 (4)

16.请结合文章【甲】【乙】【丙】【丁】四处对小女孩描写的内容,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

11段、第○21段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两次“跪”,请说说“大胡子”少校两次“跪”17.文章第○

时的心情有何不同。(2分)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A.文章开头惊心动魄的环境描写,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如此开篇,扣人心弦。

B.文章第⑥段中“疯狂”“弹跳”“冲”等词语生动表现了路况之差,车速之猛,侧面表现了军情之紧急。

12段中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他们在了解内情后,无比震惊意外C.对于饥民而言,文章第○

而又默默无语、无所适从的情状。

D.文章通过对“大胡子”少校这个主人公的成功刻画,颂扬了在民族灾难深重时期,中国军民所体现出来的高度的民族团结精神。

19.文章结尾将军临死时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弟兄们……听。”请结合将军话中深意,谈谈你的认识。(2分)

6

班级 姓名 成绩

①出来几个月了,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所有人都因为他曾经的经历而拒绝他。渐渐的,他有些失望了。

②一天,在一个建筑工地上,他看到了中学同学蚊子——朱德文。蚊子是工地上的一个小包工头,就安排他当了一个力工,吃住都在工地上。

③“先干着吧,等以后有了好去处再说。”蚊子说。其实他俩的关系并不算好,上学的时候都没怎么说过话。蚊子在同学聚会的时候,听说过他犯了事。他心里很感激蚊子,无论如何,总算暂时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

④那天晚上,天阴沉沉的,蚊子拿了5千块钱回来,说是向老板要了半年才要回来的。天太晚,已经没有客车了,要在他的工棚里将就一宿。蚊子还弄了花生米、香肠和几瓶啤酒,两个人聊起来。蚊子不胜酒力,喝了两瓶酒就有些摇摇晃晃了。他不时地盯看蚊子的包,那些藏在心底的“恶”蠢蠢欲动起来。在监狱里改造了几年,他以为那些“恶”已经连根拔除了,没想到它们还在,偷偷地生长着,使他的灵魂扭曲变形。

⑤他现在太需要钱了,他想如果现在下手,蚊子没有防备,会很容易得手。于是他又给蚊子开了一瓶酒,想让蚊子醉得彻底些,那样他的成功率会更高。蚊子又喝了一大口,然后就嚷嚷着要睡觉。让他惊讶的是,蚊子竟然把钱包塞到了他的怀里,眯着眼说:“我喝多了,你替我拿着吧。”然后脸冲里,呼呼地睡着了。

⑥天赐良机!握着那鼓鼓囊囊的包,他的内心惊涛拍岸。这5千块钱对他来说,诱惑是巨大的。他望了望外面,黑黑的,只有远处几点稀疏的灯光。他转眼之间就可以逃之夭夭。他悄悄地起身开门,蚊子没有反应,依然鼾声如雷,睡得香甜。 ⑦工地无人,夜色浓重,他庆幸着,很快融入到了黑暗里。

⑧在一处昏黄的路灯下,他忽然停住了脚步,心底的“恶”有些退缩了。他想到,这几个月里,他受尽白眼,没有人信任他。所有的人都拒绝他,排斥他,只有蚊子帮了他一把,而且如此信任,对他毫无防范之心。如果自己真的拿走了这5千块钱,就是给唯一信任自己的人当头泼了冷水,让人寒心。这样做,还算个人吗?他不禁哆嗦了一下。想到这里,他折回身,重新回到棚子里,又躺到了蚊子身边。蚊子向里翻了个身,鼾声依旧排山倒海,气势非凡。

⑨不过这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躺在那里,他的“恶”并不死心,依然怂恿着他。一整夜,他被折磨得疲惫不堪,心底像压了一块大石头。

⑩他终究没有拿走那5千块钱。当东方云层缝隙中射出几线柔光的时候,他把包递给了蚊子,顿时感到莫大的轻松。他的眼睛红红的,蚊子问他怎么了,他撒谎说怕钱丢了,一夜没合眼看着它。蚊子忙说对不起、对不起啊,害你遭罪了。

7

?10年后,他白手起家,成为身价不菲的富商,经历可谓传奇,他的事迹常常是当地报纸的新闻。他被人称道的品质就是诚信,他的商品从不掺假。与人谈起自己成功的经历时,他总是毫不避讳自己曾经阴暗的心路历程,特别是那一个让他辗转反侧的夜晚。他说,那个夜晚,真正改变了他的命运。因为一个人的信任让他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他不能辜负信任。他感激那个人,他会一辈子记住他的名字:朱德文。

?看着报纸,朱德文微笑着对着报纸里的“他”说:“其实,那个夜晚,我也很担心。毕竟你曾经是个犯过事坐过牢的人,喝酒时,我看到了你眼神中的贪婪,我的钱甚至生命都处于危险之中。我就决定赌一次。我把钱给你,如果你拿走了,我也认了。那一夜,我故意装作睡得很死,其实你的每个动作我都知道。这场赌博,我赢了——不,那一晚没有输家,咱们两个都赢了。”

?是的,那一晚两个人都赢了。一个人赢回了钱和生命,一个人赢回了尊严、赢得了人生的精彩。 (原题为《一个夜晚的赌注》,有删改) 13.阅读④到⑩段,请写出“他”的心路历程。(2分)

贪婪——惊讶——( )—自责—( )

14.第?段中“我故意装作睡得很死,其实你的每个动作我都知道”,在前文中有几处暗

示,请找出两处,并说说反映了“我”怎样的心理?(4分)

15.分析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3分)

16.文中的“他”从一个“犯过事坐过牢的人”转变为被人称道的“诚信”的人,从“他”的传奇经历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不超过150个字)(4分)

8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