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养成训练(适合高一年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养成训练(适合高一年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66626778e9951e79b892713

A.意其邻之子;意:同“臆”,猜想,这里是怀疑的意思。 B.抇其谷而得其鈇 谷:坑。

C.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复:第二次。 D.有所尤也;尤:怀疑,怨恨

2.下列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视其行步,窃鈇也。

看他走路的样子,像偷斧子的样子。 B.无为而不窃鈇也。

没有一样行动不像偷斧子的。 C.变也者无他。

自己改变了,没有别的原因。 D.有所尤也

是因为有所怀恨。

3.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九、孙权谕吕蒙读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①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②,非复吴下阿蒙③!”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注:博士:古代学官名。②才略:才干见识。③吴下:指长江下游南岸一带。阿蒙:吕蒙。]

1.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即当途,当权之意。 B.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借故推托。 C.治经为博士 治:研究。 D.孰若孤 孰:谁,哪个。 E.刮目相待刮:擦。待:等待。

2.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但当涉猎

A.但是应当仔细地阅读 B.只是应当仔细地阅读 C.但是应当粗略地阅读 D.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

十、纪昌学射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于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①。二年之后,虽锥未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

视②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③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如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杆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附膺曰:“汝得之矣。”

[注:①承,接受。牵挺:织布机的机件。全句意为“用两眼直瞪着织布机的牵挺”。②视:看的本领,眼力。③浸:渐渐,副词。]

1.判断加黑字解释的正误,并改正错误。 A.彀弓而兽伏鸟下 彀:张满弓弩。( ) B.尔先学不瞬;瞬:眨眼。( ) C.视微如著;著:著名。( ) D.南面而望之;南面:在南方。( ) E.贯虱之心;贯:穿过。( ) 2。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A.视微如著 B.南面而望之

C.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3.从这则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十一、鬼怕恶人

苏轼

艾子行水,途见一庙,矮小而装饰甚严。前有一小沟。有人行至水,不可涉①顾庙中,而辄取大王相横于沟上,履之而去。复有一人至,见之,再三叹之曰:“神相直有如此亵慢!”乃自扶起,以衣拂饰,捧至座上,再拜而去。须臾,艾子闻庙中小鬼曰:“大王居此为神,享里人②祭祀,反为愚民之辱,何不施祸以谴③之?”王曰:“然则祸当行后来者。”小鬼又曰:“前人以履大王,辱莫甚焉,而不行祸;后来之人敬大王者,反祸之,何也?”王曰:“前人已不信矣,又安祸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恶人也。”

[注:①涉:徒步过河。②里人:乡里人③谴:处罚。] 1.加黑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矮小而装饰甚严严:整齐庄严。 B.顾庙中顾:回头看。 C.履之而去履:踏,踩。 D.再拜而去再:两次。

E.反祸之祸:祸患,灾难,在这里活用作动词,加祸。 F.鬼怕恶人恶:厌恶。 2.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前有一小沟 B.大王居此为神 C.前人以履大王 D.前人已不信矣

十二、老马之智可用也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1.下列对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春往冬反反:同“返”,

B.蚁冬居山之阳;阳:山北、水南为阳。 C.夏居山之阴;阴:山北、水南为阴。 D.以管仲之圣;以:介词,凭着。 E.不亦过乎;过:错误。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蚂蚁的洞穴有一寸高,那么一仞深的地方就有水。 B.至其所不知

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情 C.不难师于老马与蚁

不把向老马和蚁请教当做是困难的事。

十三、晏子使楚

晏子①使楚,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至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②,张袂③成帷,挥汗成雨,比肩继踵④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耳。” [注:①即晏婴,春秋时齐大夫,②闾(lú):古代一闾为二十五家。③袂(mai):衣袖。④比肩:肩并肩。继跑:脚挨脚]

1.加黑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晏子使楚;使:出使

B.齐命使各有所主;使:使臣

C.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延:邀请 D.婴最不肖不肖:不才

2.翻译“然则何为使子?”一句。

3.面对楚国恶意的羞辱,晏子有怎样的表现?(用自己的话作答)

十四、此夕卧不易得也

可法督师几一年,行不张盖,食不重味,夏不箑①冬不裘。军中值岁除封印,南北文移②交至,手自批答,夜三鼓,谓军吏曰:“今夕除夕也。”索酒试饮。酒未至,复呼曰:“礼贤馆诸秀才当共饮,顾夜已半,可赍(jī)酒分馈之。”吏往,乃独酌。庖人报

日中飨士肉已尽,乃索盐豉下之。可法素善饮,数斗不乱,军兴以来,竟绝饮,不解衣就寝者七月矣。是夕满酌,微醺,隐几卧。将旦,僚吏毕集③军门外,门未启,军吏遥谓曰:“相公竟隐几卧,奈何?”知府任民育曰“相公此夕卧,不易得也。勿惊之。”戒鼓人更击四鼓。可法寤(wù),天已曙,大惊,闻鼓声,怒曰:“何敢乱吾军法?”传令缚鼓人斩之。诸将士长跪言:“相公久劳苦,始得一夕暇,不忍相惊,故乱鼓声以待。此知府意也。”可法意解,亟具盥漱,启门,文武北向贺毕,将吏上谒,民育更前请罪,可法曰:“公固爱我,奈何以私爱变常法?”乃赦鼓人,然自是不复隐几卧矣。

[注:①箑:扇子②文移:官府文书③毕集:全部集结。] 1.下列对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顾夜已半,可赍酒分馈之(顾:但是,只是) B.庖人报日中飨(xiǎng)士肉已尽(飨:犒劳) C.戒鼓人更击四鼓(更:更加) D.亟具盥漱(具:准备)

2.下列句子翻译确切的一项是( )

A.相公竟隐几卧,奈何?相公竟然在案几后躺下了,怎么办? B.奈何以私爱变常法?怎能凭借私情来改变通常的法令?

3.任民育为什么要“乱鼓声以待?”史可法又为何“大惊”且“怒”?

十五、良桐

工之侨①得良桐②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③,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④,作古款⑤焉;匣而埋诸士。期年抱之出,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人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注:①工之侨——虚构的人名。②桐——又叫白桐、泡桐,木质轻松,是制琴的好材料,③太常——古代朝廷掌管祭祀礼乐的官。①篆工——描写篆字的工人。⑤古款——指古代钟鼎上所刻的文字。〕

1.下列加黑字的注音及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斫而为琴zhu?砍削

B.匣而埋诸土xiá用匣子装 C.以适市shì去、到

D.贵人过而见之guìr?n有钱的商人

E.入于宕冥之山dàngmíng幽深而又崎险。 2.下列句中省略,补充不当的一项是( ) A.自以(之)为天下之美也 B.莫不然(之)矣 C.工之侨以(之)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