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5bdc12ced630b1c59eeb55d

第四章 存贮系统

一、选择题

01.存贮时间是指 。

A.存贮器的读出时间 B.存贮器的写入时间 C.存贮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D.存贮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02.某一RAM芯片,其容量为512K×8位,除电源端和接地端,该芯片引出线的最

小数目应为 。

A.23 B.25 C.50 D.29 03.活动头磁盘存贮器的平均存取时间是指 。 A.最大找道时间加上最小找道时间 B.平均找道时间加上平均等待时间

C.平均找道时间 D.平均等待时间 04.活动头磁盘存贮器的找道时间是指 。

A.最大找道时间 B.最小找道时间 C.最大找道时间与最小找道时间的平均值 D.最大找道时间与最小找道时间之和

05.磁盘存贮器的等待时间通常时间是指 。

A.磁盘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B.磁盘旋转半周所需的时间 C.磁盘旋转1周所需的时间 D.磁盘旋转2周所需的时间 33 06.与活动头磁盘存贮器相比,固定头磁盘存贮器的特点是 。 A.不需要找道,速度快,所用磁头多 B.需要找道,速度慢,所用磁头少 C.不需要找道,速度快,所用磁头少 D.需要找道,速度慢,所用磁头多

07.交叉存贮器实质上是一种 存贮器,它能 执行 独立的读写操作 A.模块式,并行,多个 B.模块式,串行,多个 C.整体式,并行,一个 D.整体式,串行,多个 08.主存贮器和CPU之间增加高速缓冲存贮器的目的是 。 A.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B.扩大主存贮器的容量 C.扩大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 D.既扩大主存容量又扩大CPU通用寄存器数量 09.常用的虚拟存贮系统由 两级存贮器组成。 A.主存—辅存 B.快存—主存

C.快存—辅存 C.通用寄存器—主存

5

三、问答题

01.试比较内存、外存、缓存、控存、虚存。

02.解释下列概念:存储周期,存取时间、存储容量。

03.解释下列名词:存储元、存储单元、存储单元地址、存储字、存储字长

04.存储器主要功能是什么?如何衡量存储器的性能?为什么要把存储系统分成若

干个层次?主要有哪些层次?

05.什么是刷新?刷新有几种方式?简要说明之。 06.为什么多体交叉存储器可以提高存储器的速度? 07.提高存储器速度可采用哪些措施?简要说明之。 08.什么是快速缓冲存储器,它与主存有什么关系?

09.什么是“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存储系统中哪一级采用了程序访问的局部

性原理? 四、计算题

01.一个双面5英寸软盘片,每面40磁道,每磁道8个扇区,每扇区512个字节, 试问盘片容量为多少?若该盘驱动器转速为600转/分,则平均等待时间为多

少?最大数据传输率为多少?

解答:软盘总容量=面数×每面磁道数×每磁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 =2×40×8×512=320KB

平均等待时间为磁盘旋转一圈所需时间的一半,即:

12×(60秒/600)=0.05s=50ms

因盘每秒转10圈,每转一圈读一个磁道,每一磁道的容量为512×8字 节即4096字节,故最大数据传输率为4096字节×10(/s)=40KB/s 五、设计题(书上第一道例题)

第五章 运算器

一、选择题

01.MIPS的含义是 。

A.每秒打印的字数 B.每秒执行的百万条指令数 C.每秒敲键的个数 D.每英寸扫描线数

02.运算器由许多部件组成,其核心部件是 。

A.数据总线 B.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C.累加寄存器 D.多路开头

03.定点运算器用来进行 。

A.十进制数加法运算 B.定点数运算

C.浮点数运算 D.既能进行浮点运算,也能进行定点运算

04.串行运算器结构简单,其运算规律是 。

A.由低位到高位先行进行进位运算

6

B.由高位到低位先行进行借位运算

C.由低位到高位逐位运算 D.由高位到低位逐位运算 05.下面有关浮点运算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浮点运算器可用两个松散连接的定点运算部件(阶码运算部件和尾数运算部 件)来实现

B.阶码运算部件可实现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C.阶码运算部件进行实现加、减和比较运算 D.尾数运算部件只进行乘、除操作

06.下面有关定点补码乘法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被乘数的符号和乘数的符号都参加运算

B.乘数寄存器必须具有右移功能,并增设一位附加位,其初态为“1” C.被乘数寄存器必须具有右移功能

D.用计数器控制乘法次数,若尾数为n位,当计数器计到n+1时(初态为0)完 成乘法运算但不移位。

07.用八片74181和两片74182可组成 。

A.采用组内并行进位,组间串行进位的32位ALU B.采用二级先行进位结构(双重分组)的32位ALU C.采用组内先行进位,组间先进位的16位ALU D.采用三级进位结构的32位ALU 二、填空题

01.运算器的技术指标一般用 和 来表示。

02.定点运算器和浮点运算器是按数的 来划分的,定点运算器的结构 ,但表示数的范围 ,常用于 等类型的 机器。

03.运算器能进行 运算,运算器中通常需有三个寄存器,被称

作 、 、 。

04.按信息的传送方式来分,运算器可分为 、 、 三种结

构,其中 最省器材, 速度最快。 05.为提高运算器的速度,通常可采用 、 和 三

种方法。

06.进位的逻辑表达式中有 和 两部

分,影响运算速度的是 。

07.进位链是指 。

第六章 指令系统

一、选择题

01.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 。 A.实现存贮程序和程序控制

B.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

7

C.可以直接访问外存

D.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

02.零地址运算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地址,因此它的操作数来自 。 A.立即数和栈顶 B.栈顶和次栈顶 C.暂存器和栈顶 D.寄存器和内存单元

03.单地址指令中为了完成两个数的算术运算,除地址码指明的一个操作数外,另一 个数常需采用 。

A.堆栈寻址方式 B.立即寻址方式 C.隐含寻址方式 D.间接寻址方式 04.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 。 A.基值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05.堆栈寻址方式中,设A为累加器,SP为堆栈指示器,MSP为SP指示的栈顶单元, 如果进栈操作的动作是:(A)→MSP,(SP)-1→SP,那么出栈操作的动作应为 。 A.(MSP)→A,(SP)+1→SP B.(SP)+1→SP,(MSP)→A C.(SP)-1→SP,(MSP)→A D.(MSP)→A,(SP)-1→SP

06.指令的寻址方式有顺序和跳跃两种方式,采用跳跃寻址方式,可以实现 。 A.堆栈寻址 B.程序的条件转移

C.程序的无条件转移 D.程序的条件转移或无条件转移 07.扩展操作码是 。

A.操作码字段外辅助操作字段的代码 B.操作码字段中用来进行指令分类的代码 C.指令格式中不同字段设置的操作码

D.一种指令优化技术,即让操作码的长度随地址数的减少而增加,不同地址数指 令可以具有不同的操作码长度 08.算术右移指令执行的操作是 。

A.符号位填0,并顺次右移1位,最低位移至进位标志位 B.符号位不变,并顺次右移1 位,最低位移至进位标志位

C.进位标志位移至符号位,顺次右移1位,最低位移至进位标志位 D.符号位填1,并顺次右移1位,最低位移至进位标志位

二、填空题

01.如形式地址为D,则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为 ;间接寻址方

式中,操作数据的有效地址为 ;相对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为 。

02.存贮器堆栈中,需要一个 ,它是CPU中的一个专用寄存器,它指定 的 就是堆栈的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