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知识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知识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e544a157f01dc281e53af0a1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总星系 其他恒星系 其他行星系

河外星系

2、太阳系概况:

1)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2)行星分类: 类地行星; 巨行星;远日行星 3)公转运动: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 ★地球——一颗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

存在生命的条件:①适中的日地距离→适宜的温度;

②适中的体积和质量→适宜生命的大气; ③液态水。

4、★太阳辐射:

光、热;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大气、水、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5、★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的类型 黑子 活动周期 耀斑 11年 太阳的大气层 光球 色球 日冕 内→外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②磁暴:扰乱地球磁场,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极光;④引发自然灾害。

6、★A自转:

1)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的自转周期

太阳日:24时 →昼夜交替的周期

2)速度:①线速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②角速度:15°/h

③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南、北两极点

3)方向:自西向东。①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②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B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 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3)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1恒星年)

4)速度: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 5)二分二至的判断:①地轴北极倾向太阳时,夏至;

②地轴南极倾向太阳时,冬至。

自然地理 - 1 - (共6页)

7、★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晨昏线的画法(与南北极圈相切,经过圆心) 2)时差:24时区;国际日界线;时差的算法(例如下:)。

+8-(+9)=-1 → 北京比东京晚(少) 1小时 +9-(-5)=+14 → 东京比纽约早(多)14小时

3)地转偏向力:①南半球(左手):向左;②北半球(右手):向右;③赤道:无偏转

8、★公转的地理意义

1)黄赤交角: 23°26′→决定着回归线的纬度

2)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23°26′N 夏至

春分 秋分 春分 0°

23°26′S 冬至 ①直射2次:南北回归线之间; ②直射1次:南北回归线上; ③直射0次:回归线至极点之间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节气 春分 昼夜等长 夏至 北极圈极昼; 昼夜长短 南极圈极夜;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太阳高度角最大值 直射纬线 赤道 赤道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区域,一年内太阳高度角最大。 北回归线 赤道 赤道 昼夜等长 秋分 冬至 北极圈极夜; 南极圈极昼;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区域,一年内太阳高度角最大。 南回归线 赤道:昼夜差距最小,12-12= 0; ——永远为昼长12小时;夜长12小时。 两极:昼夜差距最大,24- 0=24。

——极昼时,昼长24小时,夜长0小时。 ——极夜时,夜长24小时,昼长0小时。

夏至日: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相同,太阳高度角相同。 冬至日影子最长;夏至日影子最短。

9、★地球的圈层结构

1)纵波:快;通过固、液、气;横波:慢;通过固体。

2)内部圈层: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3)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自然地理 - 2 - (共6页)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大气的热量来源、受热过程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

3)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2、★热力环流

高 上升 低 低气压 温度→→气流→→气压→→风 向 低 下沉 高 高气压 3、大气的水平运动

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与等压线间成一夹角。

4、★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和分布 5、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6、★北半球冬、夏季高、低压中心的分布

夏季:大陆增温快,空气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印度低压

海洋增温慢,空气下沉,在近洋面形成高气压。夏威夷高压

冬季:大陆冷却快,空气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蒙古高压

海洋冷却慢,空气上升,在近洋面形成低气压。阿留申低压

大陆东岸形成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原因:海陆热力差异

35°~60° 温带季风气候 北京 大陆东岸 20°~35°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上海 10°~20° 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 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暖湿多雨 炎热干燥 高温多雨 西北、东南风 孟买 东北、西南风 原因 西风带控制,海洋暖湿气团影响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西风带控制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7、★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大陆西岸 (纬度) 范围 40°~60° 30°~40° 20°~30° 赤道及其南北两侧

自然地理 - 3 - (共6页)

8、★锋面系统 降雨位置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冷 锋 锋后 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雨雪、降温、刮风 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暖 锋 锋前 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连续性降水 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

例如:长江中下游,初夏,梅雨天气。

9、★气旋与反气旋 气流运动方向 气旋类型 气压中心 水平方向 四周向中心 中心向四周 垂直方向 上升 下沉 天气状况 气旋 反气旋 低气压 高气压 阴雨 晴朗 10、气候变化——“全球变暖” 1)原因:CO2浓度增加,“温室效应”。 2)问题:海平面上升等。

3)对策: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

第三章 自然界的水循环

1、 ★水循环的过程: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降水;

④地表(地下)径流

③ ④ ① 海洋 ② 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目前,人类主要对地表径流等环节 可以施加某些影响。 主要措施: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3、★ 洋流的分类、成因:

寒流:低温→高温 = 高纬→低纬 暖流:高温→低温 = 低纬→高纬 成因:盛行风、陆地形状限制、地转偏向力

自然地理 - 4 - (共6页)